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其次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质疑,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从词句方面进行质疑、从内容方面进行质疑;此外,要启发点拨,让学生善于质疑,可以对照比较找疑点、提示矛盾找疑点、中心之处找疑点。  相似文献   

2.
1.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质疑能力。如《草船借箭》一课,引入课题后,学生质疑:“我觉得诸葛亮不是借箭,而是骗箭。”他的这种想法,充分说明孩子在预习课文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者首先充分肯定他善于动脑,大胆质疑,这是会学习的表现。请大家读课文后说清自己的意见。究竟是“借箭”还是“骗箭”?孩子们兴趣大增,调动自己探究的意识,同时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2.引导学生在课中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提问,毫无顾忌地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争议处""自相矛盾处""课文题目处"等方面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相似文献   

4.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质疑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气氛,使学生愿问敢问.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质疑、从题目上质疑、在课文“矛盾”外质疑、联系生活体验质疑、在比较中质疑,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鼓励,教师起主要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而且质疑过程中要有重点,从语文中的词句、课题和内容等方面产生质疑.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质疑,并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读有所思,思中生疑,疑中求答。1."扣眼"——从课文的题目质疑课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抓课题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疑问,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一、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在每篇课文教学前,让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问题写在书上。由于基础不同,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就不一样。教师要对不动脑筋,从习题中抄来“疑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二、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  相似文献   

8.
质疑能力表现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教师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从题目空白、关键字词、句段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质疑,并鼓励学生自主运用质疑方法,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9.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学习课文时,我们一般要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审题,分析研究题目中的关键词,从题目中揣摩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笔者在听课中也发现,许多老师在新课揭题时,都喜欢让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个环节应该说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奋点”,因为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自主探究、不断创造的过程。但有些质疑课题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和研究。如一位老师教学《哪吒闹海》(苏教版第五册)一…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善于培养学生质疑和鼓励学生质疑,才能让学生敢想、敢问、好问、善问。教师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课题开始质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和教授新课后要敢于质疑。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积极开展“质疑问难”教学模式的探索。则预习质疑——细读质疑——精读质疑——学后质疑,从始至终引导着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问”和“学”来展开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一、让学生在预习中质疑预习是学生自学、自己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学生预习首先接触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内容的钥匙,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能够统领全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师启发学生质疑: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  相似文献   

12.
《奇怪的大石头》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李四光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品质是文章的教学重点,可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质疑、研读释疑、赏读品味,感悟文章的内涵,突破重点。一、初读质疑,诠释重点1.据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奇怪的大石头》,“奇怪”在哪里?石头“大”就奇怪吗?大石头多了,奇怪的事岂不满天都是?可引导学生能带着这些疑问去阅读课文,激起阅读兴趣,学会思考质疑。2.据文生疑。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学生已开始课前预习,但大多停留在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上。课上一定要让学…  相似文献   

13.
<正>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获得真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起到辅导的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要求。一、从题目入手,质疑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是编辑或作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深思熟虑而成的精华。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题寻  相似文献   

14.
一、抓住"题眼"点明文章主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点明文章的主旨,有的揭示文章的线索.教学中从课题入手,以抓"题眼"作为破题导读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质疑,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重点.既能避免浅、碎、平的教学弊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课文,参与语文实践,让教学矛盾、思维冲突在课题上"扭结",义能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5.
安志 《黑龙江教育》2002,(10):24-24
一、学生自己读书,培养自学能力为了让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且要求他们先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写什么(中心思想)和怎么写(表现手法)这两个主要问题,然后从微观上考虑细节。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便会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二、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教师要从字、词、句、篇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逐渐学会巧妙地提问题,教师再通过适当引导,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提出:鲁迅不爱听三味书…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入和寻求突破:摒弃"满堂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让"潜能生"也活跃于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培养质疑意识,让学生敢质疑、会质疑、善质疑;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曹萃芬 《考试周刊》2013,(77):42-43
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本文首先就如何引导学生从题目、字词句段的理解、文体、文章结构、语言等学习困惑、回读深化等方面质疑进行探讨,然后从如何利用学生质疑资源、导语设问质疑、厘清文章的主问题,找到事半功倍的切入口,逐步搭桥、由浅入深、层层质疑、提高教师本身的质疑能力方面进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质疑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质疑,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质疑,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我们物理教师要搭建质疑的平台,指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积极地质疑.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内驱力、挖掘学生潜能、孕育创新精神、培养思维能力的良好办法。1.鼓励生疑要鼓励学生"生疑",首先要让学生有"质疑"的胆量。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想法越奇越好,越多越好,并且要求学生就课题以及自己在尝试自学中遇到的困难,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此时,即使学生提出的质疑少,质疑价值不大,教师也应该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只有首先保护好学生生疑、质疑的积极性,然后再通过得法的引导,将学生引入"从小疑到大疑""于不疑处有疑"的思维境  相似文献   

20.
一、打破定式,引发创新1.命题要"新"。学生在写作时因为提不起兴趣,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增强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比如,对于同一写作题目可从多角度来考察,选择不同的写作角度;对于同一写作材料可从不同的立意出发。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准备,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带着写作目的去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自己去命题,并根据内容确定新颖的题目。在学生的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