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风》2017,(18)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汽车成为很多家庭出行的工具,汽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也正是因为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中职院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关键场所,汽车营销是中职院校教学的关键课程,汽车营销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适应岗位需求。目前,校企合作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营销教学中,不仅解决了中职院校学生就业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用人问题,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口众多也是汽车消费大国。我国要想在世界汽车行业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在世界汽车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借鉴国外的汽车营销方式。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营销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汽车营销模式的比较和对未来汽车营销形式发展的猜测,提出了我国汽车经营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而各行业也都开始融入环保理念。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大量的汽车会排放较多的污染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汽车行业就需要进行改革,新能源汽车就是汽车行业改革的重要标准,也是汽车行业迈向新时代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也层出不穷。分析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带动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汽车行业的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不断开发汽车行业的新科技,智能汽车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汽车产品,同时也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现阶段我们应加强对智能汽车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过程阶段,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人们对汽车的使用需求量在快速的增加,因此促进了汽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我国为了加强汽车运用行业标准化和应用的发展和建设,因此我国发布了许多有关汽车运用行业的新标准。汽车运用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强化和不断发展了我国的汽车行业。对我国的汽车行业以及为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起到了非常大的推进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逐年增长,极大的推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汽车行业的生产格局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汽车的生产及维护模式较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对汽车运用及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中职教育是对汽车行业职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方式,面对培养要求变化,中职学校也对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而"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对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5)
现代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汽车的使用量和占有量也不断在扩大,在交通工具中的作用也变得非常重要。汽车生产线的控制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在汽车生产线上,需要可编程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将各设备之间联系起来,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同时探讨PLC生产线现场PID控制,生产现场的电气控制系统,是实现汽车行业的生产周期稳定、生产效率高、大批量生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同时,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的行业,也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比较热门的行业。它不仅是对道路运输技术一个后勤的保障,也是在道路运输行业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汽车的车型和技术以及设备的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也进一步的给汽车维修的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对新的技术进行学习和了解,并且对技术不断变革的要求进行适应,才能促进我国在汽车维修行业当中开阔出一片广阔的天地,但是在汽车行业不断的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汽车维修业也存在着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就必须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从而可以全方面的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1)
随着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在不断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了快速提升,在交通工具的选择方面都是依赖于汽车,因此,汽车行业也在以一种快速发展的方式进行,人们对汽车的更换频率也在加快。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人们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无论是汽车部件磨损抑或是事故的发生,都会影响民众的安全驾驶。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已经有成熟的系统,对于汽车检测也有着全面的技术,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的检测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汽车能源问题也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这对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发新的能源动力汽车也成了企业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同时对氢内燃机汽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汽车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交通工具。但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也促进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改革和变化。对于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来说,焊接是保证汽车质量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本文以白车身试制为主,对焊接质量控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希望对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春迎 《中国科技纵横》2011,(13):385-385,37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生活枢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变化,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汽车行业对营销人才尤其是既懂汽车产品知识又懂营销知识、技能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点,通过对汽车技术与营销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高职院校开设汽车技术与营销专业的SWOT分析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开设汽车技术与营销专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车行业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该领域发展中应用了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先进手段,为汽车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随着人们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每年的汽车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鉴于此,笔者结合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汽车电子技术;最后,对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研究汽车电子技术的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促进我国汽车领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因此汽车行业也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关键时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压力,汽车企业只有对企业的内外饰设计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将汽车品牌推向市场,在有效缩短产品周期的情况下,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本文主要研究汽车内外饰设计质量控制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5,(19)
变速器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汽车操作的灵活性、可靠性,以及汽车的经济型等。传统的变速器相对来说具有很多的缺点,现在已经很难满足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汽车行业对新型变速器的需要也是极为迫切起来。本文主要应用Romax软件对变速器进行建模设计,为未来的变速器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也随之快速的发展起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汽车产业也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才能够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本文就对高职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汽车的追求是人们便捷生活的表现,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公路桥梁这个行业也不断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就对我国公路桥梁发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8.
汽车高效、安全运行的前提是汽车维修,如今汽车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要求汽车运行的质量不断升高。在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汽车维修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笔者在本文中就汽车维修的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内汽车维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辆的各种性能也在不断提升。由于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带来了大量困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安全性能作为购车时的首要考量因素。而汽车制动安全性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汽车性能,是与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紧密相连的一项性能。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将电子机械式制动系统作为主要选择,这也说明了该项系统的可靠。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原理及控制方法,并适当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该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汽车行业的制造、销售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中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