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从政治、学术、人文、专业、技术、发展等维度,探讨了影响涉台图书编辑素质提升的六个重要议题:涉台出版要为台湾同胞服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国两制"就是中国特色、在反对"台独"并考虑台湾同胞心理感受的原则下规范使用涉台用语、数字中国建设是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的新契机、台湾问题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旨在推...  相似文献   

2.
郑超 《新闻传播》2013,(2):195+197
涉台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类型,主要根据其报道对象的特殊性,可理解为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并记录有关两岸关系及台湾的民生百态、社会信息、政治军事消息的报道。涉台新闻因其以两岸关系为重点关注对象,又肩负宣传与传播的双重性,使其在诸多新闻传播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上海电视界涉台新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落后于福建、广东等省份,仅有2009年在东方卫视开播的新闻周刊《双城记》,笔者就以《双城记》为中心,探讨影响涉台新闻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的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多年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大陆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和台湾问题。为使社区群众通过图书了解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信息。由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和著名画家吴佰如共同捐建主办、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北京时代联信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捐建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涉台图书阅览室活动,于2008年11月14日在广州市越秀图书馆举行。这是全国首家在社区公共图书馆设立的涉台图书阅览室。  相似文献   

4.
近70年来,两岸关系重要时间节点之一,是1987年两岸开展交流.两岸开展交流之前,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朝鲜战争、美国军事力量介入等;两岸开展交流之后,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有台湾岛内不同政治力量消长、美国等国际因素.本文梳理台湾问题由来、两岸关系曲折发展历程,探讨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认为无论台海关系如何起伏反复,大陆改革开放、大陆对台政策始终主导两岸关系发展,大陆始终掌握着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郑珑 《东南传播》2016,(2):18-20
新闻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历来处于先行位置,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做好对台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是每一个从事涉台新闻报道的新闻从业人员都必须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从秉持善意、客观报道、改进提高宣传方式、技巧等方面入手,探讨对台新闻报道应如何更加贴近台湾同胞的生活和实际,让台湾民众看得懂、听得进,使对台新闻报道能起到增进两岸民众心灵沟通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守明 《东南传播》2015,(12):28-30
青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青年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对台传播作为两岸在特殊历史形势下存在的一种特殊传播,受两岸双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需求导向等差异的影响,传播效果一直不尽如意。而台湾现阶段20岁到40岁的青年人将成为未来各阶层中坚力量,对台传播如何争取这一广大受众群体,提升传播有效性,从而完成对台广播服务祖国统一的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现阶段台湾青年心理特征、社会价值分析入手,进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结合作者所在的广播电台及对台广播采访的实例,提出实现对台青年传播有效性的四个重要手段,形成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艾然  陈赟 《新闻世界》2014,(9):127-128
在网络媒体风靡海峡两岸并迅速发展普及的今天,新闻评论这一重要新闻体裁在对台网络传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只有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涉台网络评论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涉台网络评论的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对台传播的形势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版次、选用体裁、报道题材等方面,对1978-2008年的《人民日报》涉及台湾问题的报道进行研究,从其发展变化情况探寻《人民日报》涉台报道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涉台报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台舆论宣传中,如何切实改善两岸关系,塑造一个友善、亲切、尊重台湾、值得台湾信任的大陆形象,是我们对台舆论宣传工作重大和长期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心态和情感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力求达到这样的效果:"舆论宣传工作者在舆论宣传中动之以情,使舆论宣传对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受众对两岸关系的日益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涉台新闻节目相继走入观众视野,其中,央视四套的《海峡两岸》、东南卫视的《海峡新干线》、凤凰卫视资讯台的《台湾一周重点》等堪称涉台新闻节目的“名牌”.随着厦门卫视于2005年2月1日正式开播,这几年,厦门卫视先行先试开展对台入岛立体宣传,以《两岸新新闻》为主体的涉台新闻已经做出了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有着极为密切的历史文化关系,闽台文化内容丰富,对密切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闽南高校图书馆在促进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肩负着历史使命,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来参与保护和发展闽台文化。  相似文献   

12.
王慧  任湘  张燕 《出版科学》2016,(1):105-108
通过华艺线上图书馆检索台湾地区自1999年以来关于出版研究的硕、博士论文,通过对其发文年代、发文机构、核心作者、学科分类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了解台湾地区出版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大陆出版业和出版研究的发展、两岸出版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南民族档案文献编纂历经千年的积累、百年的探索,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四十年来,学术界高度关注西南边疆档案文献整理和研究,从各个方面对西南民族档案史料做了大量编纂、出版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新史料的开放和公布,西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还有进一步发掘利用的空间。本文在回顾和总结四十年来西南民族档案文献编纂成就、特点的基础上,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阶段、地域分布及私家藏书特点分析,指出明代私家藏书在历代典籍文献的保存与流传,利用藏书进行学术研究与编纂史料,藏书理论建设,藏书楼建筑与图书保护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吴建新 《图书馆论坛》2008,28(1):164-167
简述了清代广东农书的存佚情况以及编撰特点.并从以下方面说明清代广东农书的史料价值:在农业科技史方面,清代农书不仅反映了传统农业科技的成就,而且反映了近代农业科技在广东的传播情况;在社会经济史方面,简述了乾隆末年劳潼的<救荒备览>在救荒史上的意义,以及其他农书对研究晚清珠三角农家经济的作用;从士人心态、社会情态、广东士人对鸦片的态度、花卉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说明了农书对于研究社会文化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六届玄览论坛”的主旨在于“金针度人:活化古学,提炼新知”,期望透过议题的互动讨论以及业务经验分享,齐力提升公众阅读素养,促进心灵契合,进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作为海峡两岸文化盛事,此次论坛在台湾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加强和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
国史纂修是清代官方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史纂修包含史料征集、编纂长编、拟定凡例、纂修稿本等几项步骤。档案文献是国史纂修的重要史料来源;纂办长编为稿本编纂提供了便利;凡例为国史纂修之纲;稿本初纂后再次复辑。全面广泛的档案史料基础,保障了国史纂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对于这些资料的整理、揭示及研究将对中西文化发展及交流史的研究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研究DCRM(B)、RDA两个规则的基础上,以美国各机构珍稀文献规则实施情况及PCC标准记录要求为参考依据,结合RDA(3R)的要求,提出本地化规则中一些难点与重点的解决建议,探究适合徐家汇藏书楼珍稀文献编目规则的路径,也为其他类似图书馆的外文古籍书目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海峡两岸图书馆2008-2018年十年间交流与合作历程回顾基础上,分析和梳理两岸图书馆合作与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海峡两岸图书馆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愿景,探索了在深化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图书馆交流与合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