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科学数据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其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网络和文献调研梳理社会科学数据长期保存关键问题、国内外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政策、长期保存研究进展,并总结国外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实践经验,从促进集中管理、加强顶层设计、重视鉴定、开展合作等方面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和保存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英 《档案学研究》2022,36(2):110-119
国外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由来已久并拥有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对我国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的规范管理及数据伦理权益的维护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以国外社会科学数据档案馆政策为样本,深入挖掘和提炼政策核心要素,识别和划分政策主体类别及确立各自的责任分工。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可以从强化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政策的制定、确立政策主体的责任分工、提高潜在型政策主体对社会科学数据管理的参与度、加强高水平社会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力度与服务能力等方面展开,促进我国社会科学数据中心开放负责任的数据,满足公众的科学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意义]总结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经验,分析对我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国家级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策略。[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查法,分析全球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概况,选取国外8个主要平台,从基础保障、服务内容、评估认证、合作交流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分析我国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现状。[结果 /结论 ]我国应建设全国性的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平台应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可信赖性评估认证并与国内国际相关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可考虑出台相关数据政策,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遵循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的基础上,牵头建设国家级社会科学数据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是信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数字档案馆在大数据到来之际面临着艰巨挑战,本文分别从数字档案的接收、存储和信息挖掘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数据档案馆发展中涉及到的大数据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我国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科学数据使用上的特征。重点分析研究者获取实证数据的主要来源,所要分析的数据类型,处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及数据分析完成后的表现形式,并分析一些空泛概念的名词在人文社科论文中的使用情况。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图书馆提供科学数据服务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科学数据的共享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几所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实地调研,重点考察其组织管理架构、运营模式、数据共享平台、在线分析软件、数据长期保存与监护、数据处理规范等方面,并探讨了对我国社会科学数据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述科学数据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对美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作法和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数 据共享平台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科学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构建所具有的组织模式、政策制定、标准规 范、主体特点、技术服务等特征,进而从政策法规、标准与管理规范、统一门户、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提升关键 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探讨我国科学数据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学术期刊作为科学数据共享的重要媒介之一,其数据共享相关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数据的开放访问。 为全面了解学术期刊科学数据存档与数据共享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文章以公共科学图书馆· 综合期刊为研究对象,从数 据的提交、存储、访问到利用及数据的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数据共享政策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其数据政策及共享措施 的探索,为我国学术期刊制定相关的数据政策及推进科学数据共享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兰台世界》2022,(2):55-58
大数据时代,我国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工作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数据治理为档案馆信息化提供了新视角;数据管理成为档案馆的新职能;协同治理有助于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数据技术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本文完善政策、落实规划,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转换思维、丰富场景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多维进路。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助力社会科学研究:挑战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发现知识,寻找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趋势和相关性,揭示社会现象与预知社会发展规律,需要我们拥有更好的数据洞察力.随着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兴起,大数据会越变越大,网络科学和数据科学提供了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方法论.大数据对社会生活、媒介生态和商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是颠覆性的,大数据同时带来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春天,我们必须拥抱大数据,拓展新闻传播研究新疆界,勇于创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口述档案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差距之处,并且可以根据研究热点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出国内外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趋势。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基于Citespace软件,从年代分布、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角度对国内外口述档案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总体发文量上,国内关于口述档案的研究要低于国外,作者之间和机构之间的合作程度也是同样趋势。此外,国内外在口述档案领域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口述档案与社会记忆相结合。因此,围绕"记忆、社会记忆"开展的口述档案研究可能是国内外共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宋代的科技档案具有两种不同的面貌,从科技档案的外在发展角度看,宋代的科技档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两宋时期达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巅峰状态,这一时期的科技档案不但类型多样、连续性强、内容丰富,而且在两宋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中受到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整理和保存。但与此同时,宋代科技档案的实质内涵并没有摆脱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窠臼,宋代对于科技的社会评估和科技档案的内容选择依旧从属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实用标准之下。本文通过归纳和总结科技档案在宋代发展变化的本质特征,力图寻求这些特质背后所反映的特定社会秩序和传统文化理念与科学技术和科技档案发展的内在逻辑,试图揭示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为何在十一、十二世纪到达顶峰之后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对目前我国档案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从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档案编研、查阅利用档案等方面分析甘肃省档案馆档案利用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编研能力不强、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档案利用的内容主要涉及社会经济方面、档案利用的群体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且集中在个别高校、档案利用的类型主要是文字档案、档案开发利用率较低、现代化程度不高和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并提出建议:面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优化服务;完善利用渠道,共享档案资源;重视科技,强化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斌  杨文 《图书情报知识》2020,(3):28-40,62
[目的/意义]梳理和分析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为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和档案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档案实践工作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洞见与支持。[研究设计/方法]以我国档案学领域2015—2019年间在《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上刊载的所有论文、出台的重要政策、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立项的国家课题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其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此得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说明。[结论/发现]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包括:档案学研究、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新一代数字和网络信息技术与档案工作、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建设、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与非遗档案管理、档案职业、档案与记忆、数字人文与档案、档案治理、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价值]梳理和分析了中国档案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图情档学科和专业发展的主要趋向进行评析。[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对2020年度发表的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立足于社会认识层次论,对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行了理论解析,并解读了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课程模块。[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情档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趋向是:积极对接数据科学、数字人文,进一步培养从业者在文化服务中的人文情怀,扩大对数字记忆工程的参与度,提升对传统文化资源保存、组织与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创建是现代学术发展与社会转型的结果。20世纪初期,整理旧王朝出土和遗留的历史档案,以及改革现行公文程式、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等不同性质的档案问题集中到来,史学、图书馆学和行政学等先行现代学科自觉展开相应问题的档案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现代学术交流机制的推动下,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初步形成。1940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为申请增设档案管理专科致教育部的呈文是中国现代档案学的独立宣言。中国档案学独立化过程表明,中国现代档案学在创建之初具有中国化内驱力和综合性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学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战略规划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五大重点研究领域和26个研究选题。选题的特点是信息资源概念的进一步确认、实践需求性、问题导向性、学科的综合交叉性、视野的宏观战略性和图情档学核心知识的扩展性。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可适度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教育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目前该学科教育的专业发展规模、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的现状是什么?经验与发展建议有哪些?论文采集数据的方法和途径为:向全国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所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院系机构发放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问卷并回收56份有效机构问卷,并通过网络调查获取另外22家机构的学科点现状,对七所院校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核心研究结论为:第一,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百年发展中学科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艰难而荣耀,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历经各自独立创建并发展之后在1998年融合基础上走过了坚守主流专业并积极拓展新领域的道路。第二,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无论是单独建系还是在历史、文学、管理或图书馆实体机构之下创立,经历了平均3. 77次的院系名称更名,目前大多数学科点以信息管理或信息资源管理作为名称并基本稳定下来。第三,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经历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后,尽管师资规模仍然偏小,但已形成相对稳定、不断更新换代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学缘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值得关注。第四,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的在读学生中本科生培养规模大于硕士和博士,但从学科点授予学位情况看,从初创时期的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已过渡到现在以培养硕士生为主的阶段;本科、硕士和博士在就业去向上均以签署就业协议或者国内外升学为主要去向,本学科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论文最后提出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教育发展中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