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程序公正”观最早产生于英国,是英美国家的一项法治原则,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各项法律程序中,也要确立程序公正原则,在民事诉讼中也不例外,笔者在此欲探讨在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实现的最低标准。  相似文献   

2.
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是建立在对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价值衡量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因违背法官中立的原则而使程序正当性缺失。基于对实体公正的追求,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是必要的。那么对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程序进行矫正就成为程序正当性得到保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实现社会公正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性课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但是人类实践已经证明那种“绝对平均主义”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我们应当构筑以机会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公正体系。机会平等就其内涵来讲,应该包括机会起点平等、机会实现过程的程序公正以及舍理的差别原则。  相似文献   

4.
直接言词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它决定了民事诉讼“对抗与判定”的基本结构,在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是其他几项基本原则的基础、前提与保障。直接言词原则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充实庭审的功能,使判决更具活力;符合程序公正的内在要求,有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有利于发现案件真相,促进诉讼的实体公正;有利于判决的承认和执行。  相似文献   

5.
行政程序与行政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合理、规范严谨的行政程序对预防腐败、抑制腐败发生和有效惩处腐败具有一定的作用。鉴于我国程序法制建设的现状 ,应从科学化与法制化的统一、公正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平衡、公开原则与秘密原则的结合、发展模式的二元化以及程序建设的补充举措等五方面 ,强化程序建设以促进反腐败  相似文献   

6.
大学制度的程序伦理是指对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合理性要求,即是对大学制度制定程序、执行程序及评价程序的伦理要求,具体表现为大学制度制定伦理、执行伦理及评价伦理三种形态。在大学制度运行中,坚持中立和平等对待、民主参与、公开、科学、效率、稳定等伦理原则在大学制度程序中的价值引导作用,保障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合理性,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西方程序公正的演进逻辑看我国程序公正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阐析了程序公正发展的源流及其深刻内涵,通过梳理程序公正的发展脉络,认为程序公正的发展演进有其内在逻辑规律,并追循其逻辑轨迹提出了程序公正的标准体系,进而为我国程序公正的制度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和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制度的程序伦理是指对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合理性要求,即是对大学制度制定程序、执行程序及评价程序的伦理要求,具体表现为大学制度制定伦理、执行伦理及评价伦理三种形态.在大学制度运行中,坚持中立和平等对待、民主参与、公开、科学、效率、稳定等伦理原则在大学制度程序中的价值引导作用,保障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合理性,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程序法治原则对于实现诉讼公正、秩序、效益的价值和在诉讼中保障人权、抑制国家权力的滥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程序法治原则的内涵和价值,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学制度公正性的重要内容,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不仅是大学制度公正性的主要表现,更是大学制度公正性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中立、平等、民主、公开等价值取向是大学制度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大学制度程序在整体上发挥最佳效能及更加公正、合理。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在实践中所反映的制度程序过弱的民主参与性、过强的封闭性及中立性缺失不仅削弱了制度程序的权威性,更导致了大学制度的不公正,造成了负面的后果。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将中立平等、民主参与、公开的大学制度程序加以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以监督和保障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实现大学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11.
举证责任倒置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中的一个特殊内容,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的前提是举证责任倒置在证据制度中的正确定位,并明确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民政部下,不同类型案件中被告的举证责任范围;在我国现有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中,关于举证责任置适用的案件类型范围之规定过于狭窄,已不能全面解决在司法实践中日渐突出的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事简易程序作为快速、经济地解决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适用。民事简易程序并不仅仅是法院为提高办案速度的权宜之计,还是诉讼法理之必然要求。而且,在对其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时,必须遵循诉讼法理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实体与程序并重乃司法公正之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制建没之目标——司法公正为本文论述重点,提出了司法公正的前提乃是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观点。文章首先分析了“重实体而轻程序”的传统观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在今天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追求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务员人事处理的救济呈现出途径单一化、程序控制与实效性缺失、司法审查无法介入的困顿状态。究其原因乃是“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与官制传统的复合作用。相比较而言,外域法对于人事处理行为的规制更具有合理性。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均将此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遵循法治与正当程序原则,“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已渐行渐远。《世界人权宣言》更是对公务员的行政诉权作出了范式性的指引。我国应当将保障公务员的行政诉权,框定司法审查的范围,同时运用穷尽行政救济的原则,并对审查的强度作出理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民事审判中,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公平公正裁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个别情况下,由于立法者在立法时未曾预见的案件,出现对规则规定的缺失或者模糊,这就需要利用诚实信用原则补充法律漏洞,做出恰当的裁决,使法律和裁判适应于社会发展变化.但另一方面,如果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不设置标准或界限,极可能导致诚实信用原则的滥用,以致损害法律的权威和司法体系的安定.据此,文章对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审判中的应用,以及对法官由诚实信用原则授予的自由裁量权使用界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了解和掌握教师和学生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和实际,不断完善现代图书馆的功能,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的问题,是我国在司法改革和制定国际私法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国际民事管辖的一般原则和"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进行简要论述,并为我国在实践中合理地适用该原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整体设计和具体规则表明其立法原则是国家本位主义。在此原则指导下所制定的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不仅导致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失衡,助长了法官在诉讼中的专制和违法,而且也制约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为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需要,修改民事诉讼法必须先剔除这一立法原则,并将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确立为指导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4世纪,雅典的陪审法庭享有一定的立法审查权,在民主制中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法律对民主的监督作用也相应增强;设立了公共仲裁人,以灵活而便捷的方式及时化解民间的矛盾纠纷,并相应减少城邦的财政支出;改革了陪审员的选举和投票方式,从技术的层面保证民主制的运行程序的公平和公正,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这些变革措施使得雅典的民主制在公元前4世纪得以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曾经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它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然价值和效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