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6%,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1%,人均GDP仅相当于东部平均水平的40%左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影响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成效;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又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薄弱。据调查,西部职业学校平均在校生仅620人,低于东部830人的水平。每万人中,职业学校在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的“两基”建设与全国是同时起步的。但为什么东中部地区教育发展迅速,而西部地区却无大的改观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邓小平的“特色”理论为指导,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接着又发展中部,最后才开发西部,使得西部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教育也无一例外地与东中部拉开了差距。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女童低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1990年全国10%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在全国三百多万6—14岁不在校人口中,西部地区就占了1/3强,其中56.96%的人口是女性,即在西部地区有65万多6—14岁的女童因为各种原因应该在校读书而没有在校。能否加快西部12省(区、直辖市)“普九”的步伐,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成为落实“两基”目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实施西部经济开发战略,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西部是中国的重要经济生态区,幅员面积达54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的57%;人口2.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人力、矿产、能源、旅游等自然资源都很丰富,开发潜力大,是我国经济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地区的的差距逐渐拉大。西部地区有国家重点贫困县366个,占全国总数的61.8%以上。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距和矛盾,已日益成为我…  相似文献   

5.
《教育情报参考》2005,(10):25-25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教育差距的严重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的差距更大、更明显。课题组以北京、天津、上海3个城市的平均数作为东部水平的代表,以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青海5省区的平均数作为西部的代表,通过对居民消费支出与教育支出的比较发现:东部3市与西部5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从1995年的2.8倍扩大到2002年的3.73倍,  相似文献   

6.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公报对全国1998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用数字作出报告。──义务教育: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至1998年底达到73%,进行“普九”验收的县(市区)达到2242个,有9个省市实现了“普九”要求。全国现有小学近门万所,在校生13953.80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3%。初中学校6.54万所,在校生5449.73万人。初中毕业生1603.l万人,升学率为50.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3.4%。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危房率为1.01%。──高中阶段教育:即普遍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金融制度的改革中,中西部地区却没有像东部那样突破全国统一的金融供给制度,建立起有效的融资机制,中部融资机制呈现灰色化、边缘化的趋势,这导致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遇到资金“瓶颈”的制约,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解决中部地区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就必须从金融体系着手,建立中部统一的金融支撑平台,即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金融控股体系、以郑州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为依托的股指期货交易平台、体外循环资金平台和中部区域统一的网络化金融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缓慢,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民族地区在制度供给、制度变迁方式和制度的利用效率上存在巨大差距。西部民族地区在这种差异背景下必须努力寻求制度突破,打破制度"锁定"。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快于东部地区,上述四个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65%、21.39%、22.47%和21.10%。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62%、36.36%、35.11%和22.08%。东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46.4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分别提高0.2、0.59和1.25个百分点。另外,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均快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从工业经济增速看,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74%、19.06%、21.41%和15.73%。中部地区增速创造今年以来新高,而东部地区创造近几年的新低。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意味着社会经济结构、社会运行机制、大众心理和价值观念的转换与除旧布新,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具有特殊意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各地区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即东部沿海地区迅速而西部地区相对滞后,这是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原因。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西部开发与社会转型的内在关系,加快西部地区社会转型的进程,以社会转型促进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省自然条件最艰苦、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地区是青南,而青南地区尤以果洛为最。2008年,全州财政总支出达12亿元,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仅为4141万元。全国未实现“普九”的42个县中,青海省占9个,其中果洛州又占3个,也就是说,果洛有50%的县至今未“普九”。  相似文献   

12.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情况  百色地区位于广西的西部 ,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地区 ,也是全国十八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经济相对滞后 ,有 13万人口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到 2 0 0 0年底 ,全地区有小学 1888所 ,另有教学点 3979个 ,在校学生 386 4 0 2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99.6 % ;初级中学 2 30所 ,在校生 176 0 11人 ,初中毛入学率 83% ;全地区 12个县 (市 ) ,已有 3个县 (市 )基本实现“普九” ,“普九”人口覆盖率 4 1%。普通高中 2 8所 ,其中公办 2 6所 ,民办 2所 ,在校学生 2 0 996人 ;职业中等专业学…  相似文献   

13.
浅谈教育技术“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的整体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是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本文分析了农村、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市之间的教育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且探讨了如何缩小差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贫困的西部呼唤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是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占了一半以上,按贫困人口计算,90%集中在西部地区。仅就从1999年农村居民农庭人均年纯收入看,西部无一省(市、区)达到全国平均 4770.53元的水平,更是远远低于东部一些地区(参见表1)。 江总书记说:“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长期落后,造成西部人力资源也较为紧缺。据统计,西部地区每万人中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92人,相当于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为1.5亿人,总面积为6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4%。我国的陆地边境线长达2.1万公里,分布着123个边境县,与12个国家接壤,这些地方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30多个民族与外国同一民族毗邻而居。我国西部包括西北和西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和重庆11个省区市,拥有全国2/3的国土面积和22.8%的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我国的民族状况和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搞好“西部建设”。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与西部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党和国家作出了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对于长期受经济发展滞后困扰的西部地区来说,是一次历史性机遇。这个重大决策具有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与政治意义。在各种因素中,西部开发的政治意义是首要的、核心的,它是对世纪中国国家利益的最高体现。所以国家对西部高等教育的支持,也必须以此为立足点,跳出常规的政策模式发展西部的科教事业,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为先导,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西部与东部高等教育的差距 改革开放20年来,东部与西部不仅经济方面的差距在拉大,教育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西部地区的职业教育虽经过10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离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差距尚远。据1996年《中国职业教育年度报告》统计分析,1996年我国每万人口中的中专和职业中学在校生数分别达到27.22人和39.19人。东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每万人中的中专和职业中学在校生数分别为36.91人和45.57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广西和海南两省区;中部9个省、自治区,每万人口中两类学校在校生数分别为27.78人和46.71人,中专基本持平,职业中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两类学校在校生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吉林一省;西部9个省、自治区,每万人口同类学校在校生数分别为19.61人和22.09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地区间的差距,表现为西部不如东部,中部不如沿海。而矛盾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地区的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甘肃等省、自治区,而这些地区正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从某种意义上讲,少数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数据为依据,对西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初浅分析,发现西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总数规模增幅快,但在全国中的比重仍然过小;在校生数量增幅大,但在全国中的比重仍远远低于西部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每万人中平均在校生数低于全国和东部平均数,增幅高于全国和东部平均增幅;专任教师数、师生比增幅较大,师生比低于全国和东部平均数;有些省份的在校生增幅远远大于专任教师数增幅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中部崛起战略,都是为解决这一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战略选择。我国中部地区,身处中国经济的腹地,如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东启西”,“呼南和北”,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无疑成为影响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实现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中部经济却并没有像许多学者预测的那样,依托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和贯通东西的地理位置,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反而出现了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慢于西部等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前后,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研充。解析中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通过对现实背景的分析,为中部崛起战略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考察表明,我国“普九”后的西部民族地区存在着学校负债严重、教师收入偏低、班额和校均学生人数太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效益低下等问题。主要是“普九”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的,国家“普九”经费数额远远不够,许多学校是迫于压力而借债“普九”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