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光伏直流供电系统的能量变动性,提出了使用市电作为直流负载的能量补偿来源。为实现直流负载的供电稳定,在系统中加入了PWM整流器电路,实现光伏发电能量不足时,由市电补充能量;光伏发电能量过剩时,将多余的能量馈送电网。光伏电池始终工作于最大功率输出状态,由后端PWM整流器通过电压闭环实现负载的稳压控制和电流内环实现最大功率因数控制。通过对PWM整流器进行控制分析,在能量控制回路中采用了模糊智能PID控制,通过跟踪误差信号的状态来动态改变PID控制器参数,所以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PID控制的PWM整流器可以实现光伏直流供电系统的稳定供电。  相似文献   

2.
介绍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光伏电池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数字PID控制实现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的方法,它能快速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光伏系统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鲁棒性和快速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光储实验平台硬件封闭、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项目驱动、模块化的三端口直流变换器实验平台。首先构建基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的实验平台,其次设计光伏、储能及负载的功率变换拓扑,然后建立变换器控制系统并研究控制策略;设计主电路电感、电容参数及系统电路,进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最后完成软硬件实验平台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负载电压调整率小于2%,系统效率高于94%,光伏侧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蓄电池实现稳定充放电功能。  相似文献   

4.
光伏电池模块可以直接将太阳能变为直流电,但模块转化率低,工作效率不高。为了克服此种缺陷,通常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此种技术提高了前期资金回报率和光电转化率,可以进一步推动光伏发电的发展。文章结合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技术两种常用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结合恒定电压法,通过加入步长的自动在线调整,得到一种快速的改进型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保证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通过建立光伏模块的数学模型和对光伏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变步长的改进扰动观察法能很好实现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相似文献   

5.
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大小决定着变换器工作效率的高低.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的方法对单移相(SPS)和双重移相(DPS)直流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进行分段优化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效率.比较分析了各类型优化策略的回流功率和电感电流应力,最后通过...  相似文献   

6.
对基于风力发电设施和光伏发电设施常用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优化的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并通过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实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相似文献   

7.
微逆变器可实现独立的光伏模组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极大优化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能量转换,提供即插即用概念。光伏微逆变器在功率变换中,常采用高频变压器升压产生期望的输出交流电压,根据直流链配置可以分为直流链、伪直流链和无直流链3种微逆变器拓扑结构。微逆变器控制技术包括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技术、输出电流控制技术、孤岛效应侦测与保证技术等,且功率开关对于改善微逆变器的转换效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针对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方法中的电导增量法,在光伏输出特性曲线I-V曲线最大功率点(MPP)左侧跟踪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案,即采用I-V曲线和P-V曲线的双轨迹跟踪方法。通过与传统的电导增量法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进行仿真比较,发现改进后的方法在不同区间内都能高效地执行跟踪算法,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跟踪效率。  相似文献   

9.
光伏阵列是光伏系统的发电设备,光伏阵列中的最大功率点追踪影响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对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几种传统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与牛顿插值法相结合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扰动观测法及电导增量法相比,改进型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可对最大功率跟踪点输出的功率波形振动幅度高效控制,具有追踪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M32微控制器,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占空比扰动算法,引入了步长实时修正功能,可在光伏板输出远离最大功率点时,以大步长快速跟踪提高跟踪速度,在光伏板输出靠近最大功率点时;以小步长精确跟踪提高跟踪精度,并以同步整流Boost电路作为功率电路,降低损耗并隔离负载。通过光伏模拟器验证此算法的转换效率可达97.97%。通过搭建实物试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工作的可靠性,同时适用于光伏车辆行进过程中的最大功率跟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