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代社会中与宗庙相关的礼制多种多样。宗庙始成要举行落成典礼,作歌诗以纪之。祭庙的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而且祭者的态度要十分的恭敬、严谨。诸侯有丧事了,要在宗庙吊唁,规矩也很多。此外,如天子即位,天子(或诸侯)娶妻、嫁女、出国、归国、出征、凯旋等都要在宗庙举行郑重的祭告仪式。在宗庙的守护、装饰、迁移等方面,在当时也有着严格的、不同的礼节制度要遵守。  相似文献   

2.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字,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3.
马莉 《阅读与鉴赏》2008,(12):39-39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字,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4.
马莉 《湖南教育》2008,(11):40-40
祭祀是古代的国家大事。在上古时代,就有了祭祀。甲骨文中的“礼”亨,指的就是“事神致福”的祭祀仪节。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祭各种神物都有一套仪式.  相似文献   

5.
礼是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心部分。《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社会状况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保留了许多的古俗民风,与采摘活动相关的一些画面至今都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包蕴着许多原生态的古礼的内容,这些采摘习俗与婚礼、社祭、宗庙供祭、郊天之礼等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武德舞歌诗》是现存汉代唯一一首宗庙祭祀乐歌,它是合登歌、舞歌于一体的祭仪乐章。《武德舞歌诗》的创制、实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宗庙祭仪的传承、演变形迹。  相似文献   

7.
郑慧生先生提出了世家是“长祭不迁之宗庙”的新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字义上的根据,与《史记》世家的情况多不相符,因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8.
庆典活动是凸显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节庆活动可以拓展文化空间,彰显文化风格与标记。中韩两国都有民间传统的大型公共庆典仪式,以韩国的宗庙祭礼和中国的公祭黄帝大典作为个案对比,分析中韩对历史文化的呈递经验,体会韩国对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态度,借鉴以庆典仪式呈递民族文化遗产的做法,挖掘我国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内涵。  相似文献   

9.
释“享”     
“享”字古字应写作“亯”,先秦“亯”字即有“献”义,但关于其造字笔意,各家说法不一。“亯”字笔意应为城邑内供祭享祖先、神主的较高建筑物之形,本义为祭享之所。引申出宴请、孝养、享受、亨通、烹煮诸义项,后分化出享、亨、烹三字。  相似文献   

10.
历代经学家认为 ,古代出嫁之女在嫁前必先斋戒祭祀于宗庙 ,是不忘祖并借此学习礼节的习俗所致。但笔者则认为女子嫁前所祭之神不是祖 ,而是主管婚姻、生育之神高礻某。  相似文献   

11.
粤西地区化州县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同时也是该地区首批被收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且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随着近年该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间的艺术鉴赏能力普遍得到发展,这促进“跳花棚”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比较“跳花棚”现状与传统的表演形态和舞蹈本体形态的异同,“跳花棚”与傩有着渊源,在剖析动作中,总结出“跳花棚”的“稳、沉、蹬、跳”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形态。在此进行对该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现时发展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地区化州县传统民俗舞蹈“跳花棚”是傩舞的一种,同时也是该地区首批被收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且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随着近年该地区人均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民间的艺术鉴赏能力普遍得到发展,这促进“跳花棚”在传承中不断进行创新。文章研究的重点在于比较“跳花棚”现状与传统的表演形态和舞蹈本体形态的异同,“跳花棚”与傩有着渊源,在剖析动作中,总结出“跳花棚”的“稳、沉、蹬、跳”基本动律和基本动作形态。在此进行对该舞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民间舞蹈,是民众自行创作与传承的舞蹈形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方式,不是依靠语言文字,而是以人体动态保存文化与表现文化为主要特征,是在一定环境中,在群众之间直接进行传承的,它和群众的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展示出群众的民俗心理,展示出民俗化的诸多方面,因此,对侗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与研究,也是对侗文化精神和民俗文化的一次挖掘。  相似文献   

14.
"落地金钱"舞是广东梅州平远县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客家村民在传统节日自发排演的一种舞蹈形式,表演者身着客家花边彩衣,双手各握一只金钱棒,舞动金钱棒使金钱发出悦耳响声,节奏明快,深受人们群众喜欢。探究"落地金钱"舞的特点、源流及其文化内涵,对客家民俗舞蹈的迁徙、风格的形成研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原生态舞蹈应该是未经规范的,在原始社会的民间生产劳动中自然形成的,没有固定的形式或节奏,是即兴的,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反映生产生活的肢体行为。这种舞蹈不一定协调流畅,然而它却能一代一代的传衍下来,作为后来一切优美舞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豫南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展现原汁原味的豫南地区民情风俗,是特定历史下形成的独特文化,它作为探讨豫南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豫南民间舞蹈艺术不断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面临生存的困境。因此,进行豫南民间传统舞蹈文化文本和口述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一步探讨豫南民间舞蹈的传承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肖灿 《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0):15-17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是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它以其优美婀娜的舞蹈动作,清脆悦耳的杯声和客家味极浓的山歌调式改编的音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特色成为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周徐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5):99-100,106
中国民间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汉族分布最广,民间舞蹈的种类也繁多,主要有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安徽花鼓灯和山东胶州秧歌等。由于这些舞蹈风格特征明显,因此深受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喜欢。  相似文献   

19.
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活态现状及传承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南民间灯舞是浙西南民间百花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浙西南民间灯舞艺术风格特点的梳理及现状研究,揭示浙西南民间灯舞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舞蹈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机,进一步阐述了传承浙西南民间灯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闽南,传统宗教精神和意识都渗透到了传统戏曲与民间舞蹈的方方面面。章从一些戏曲与民间传统舞蹈的现象去追寻宗教对闽南戏曲与民间舞蹈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