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军 《高中生》2008,(8):61-61
母亲带着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那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朝儿子笑,"不过你先等等。"女人早就准备好了,女人有恐高症,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儿子也笑了。  相似文献   

2.
读过一篇题为《纸篓与墙》的故事。两个母亲的儿子打小都喜欢画画。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面墙,凡是儿子画的画,她都把它贴在这面墙上,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他们欣赏她儿子的画,因此收获了许多的赞扬;另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个纸篓,她对儿子说,你画的所有的画都将被扔进这个纸篓里。第一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  相似文献   

3.
<正>曾有个母亲带着她9岁的儿子去见爱因斯坦,向他讨教如何让她的儿子在数学方面更上一层楼。爱因斯坦说:"给他讲故事吧。"这位母亲不明白,依然缠着爱因斯坦讨教。爱因斯坦说:"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让他拥有智慧,就给他讲更多的故事。"十六七岁的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几乎都不喜欢老师讲  相似文献   

4.
听说我已经康复出院,母亲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了。说是来看我,可母亲只是匆匆地瞥了我几眼,说我的脸色比在医院时好多了,随后便径直走过去抱起了我的儿子。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对待我们几个儿女好像从来就没有过太多的热情,从没像抱起他的孙子那样爱不释手地抱过我们。我也曾经多次地嗔怪于母亲不喜欢我们,嗔怪于她给予孙子的热情远远多于她亲生的儿子。对于这些,母亲总是淡淡地一笑,说她就是喜欢孙子,还指望着孙子养老呢。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三年后胡适出世。六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抱母亲》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从标题来看,"抱"是一个很温暖的动作。"第一次"说明了"我"从来没有抱过母亲,这是第一次爱的表达。母亲把我们抱大,我们却没有给她一个温暖的怀抱,这第一次的"抱"凝聚着"我"的歉意、愧疚以及感恩之心。课文先写母亲身体的"轻",再转到母亲用弱小的身体  相似文献   

7.
杨莉婴 《考试周刊》2014,(10):40-40
<正>一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篇题为《散步》的课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初春一天,"我"带着母亲、妻子、儿子去田野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后来走到岔路口,母亲说走大路,因为大路好走;儿子要走小路。最后"我"当即拍板:"走大路。"不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最终是依了儿子的主张。小路不好走,于是,"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一家三代四口在小路上散步。课文的结尾非常精彩,请看原文:  相似文献   

8.
爱的盛宴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成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已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  相似文献   

9.
教育故事     
<正>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一个星期天,她领5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电动"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这辆"小汽车"至少也要值20美元。开始她以为儿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和德国小孩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商店,让他知道这辆‘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第二次做这样的蠢事了。"  相似文献   

10.
杜宏琴 《科技文萃》2000,(7):186-187
"十加一等于几?"星期一,母亲问儿子. "等于九."儿子回答. "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树上还剩下几只鸟?"母亲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其余都给吓跑了,所以树上零只鸟." "十减一等于几?"星期二,母亲问儿子.  相似文献   

11.
段贵林 《班主任》2006,(7):31-31
我给您讲一个听来的故事.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喜欢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差不多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宝宝进步最大."当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12.
一天,母亲为正上高一的儿子收拾房间——母亲:抽屉里清出"情书"儿子补课去了,母亲帮儿子清理书桌。书桌抽屉里有个鼓鼓的塑料袋,出于好奇,母亲打开塑料袋,发现里面有很多信件。她随手一翻,发现这些信都是同班的一位女生写给儿子的"情书"。粗略一数,大约有60多封。按时间推算,儿子与这位女生"接触"应该有好几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有一位母亲下岗了,她没有勇气把真相告诉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原因之一是,她觉得这事太"残酷"了,怕儿子经受不住这种刺激;二是怕儿子知道母亲下岗,认为是没有本事,会瞧不起自己,从而丧失了在儿子心目中的威信;三是儿子快要参加升高中的考试了,怕影响他的情绪.  相似文献   

14.
拂开耳边那一绺黑色的卷发,艾瑞儿把她那只微型窃听器塞入耳中,倚在床上。"……不知道,卡洛斯,"传入耳中的是艾瑞儿听惯了的母亲那极力压抑着的声音,"也许我们应该到此结束,再从头开始。我不喜欢她现在的样子,简直是个小精灵,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而且……"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一次作文课上,十多岁的郭刚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做一名理发师。老师提醒他,"要有点志气",同学们笑话他,"郭师傅!没出息的郭师傅!"他哭着问母亲:"我是不是比别人傻?"母亲笑着告诉他:"我的儿子是最聪明的。""那……理发师是不是没出息呢?"母亲想了想,肯定地说:"理发也会有出息。""可是,他们为什么笑话我?"母亲拉着儿子,让他看芝麻中那一粒饱满出众的米,"好儿子,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就像这一粒  相似文献   

16.
故园的夜     
母亲总喜欢住在山里的老屋,因此我总要隔几个月回去看看她。准确地说,是“把自己拿回去让母亲看看”,因为母亲对儿子的思念.远远超过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上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又把自己拿了回去.一是让母亲看看,再是借机睡几个好觉。城里嘈杂,欲念又多.根本不能睡好。而山  相似文献   

17.
林虹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而且是大多数人眼中成功的母亲,因为她儿子成绩优异,为人正直,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顶着"尖子生"的帽子。但林虹却觉得,虽然自己在教育儿子方面不乏成功之处,但更有许多遗憾,等她醒悟时,儿子的许多习惯只能有所改变,很难彻底"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18.
周榅玉 《早期教育》2005,(11):36-36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她在国外亲身经历过的襄一个星期天,她领着五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架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她大吃一晾。因为那架纸飞机只值五美分,而小汽车少说也值二十美元。开始时她以为是儿子在撒谎,当她找到“汽车”的小主人和她母亲时。那位母亲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孩子去商店,让他知道那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架纸飞机。”  相似文献   

19.
儿子的礼物     
属羊的儿子在远方读书,心牵着家乡的父母,母亲生日寄来礼物,"让这羊羔带去儿子的祝福"。  相似文献   

20.
<正>只有经受雷电的山水才更美丽,只有抗过风暴的彩虹才更绚烂,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功才值得喜悦。有一位母亲说过,儿子喜欢吃冰淇淋,而她却只给孩子买冷冰激凌的钱,让儿子冒着中暑的危险去排队买冰淇淋。是这位母亲懒惰吗?是这位母亲不爱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