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其影响持续至今,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竞争日趋激烈。中职毕业生虽然存在学历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劣势,但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岗位专业技能,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因而,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和训练,将是中职学校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影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教育     
《当代学生》2013,(7):10-11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大学生2013年2月27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统称为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就业率超大学就业率,表面上看,这表明中职发展前景好,可是,  相似文献   

3.
中职新生常见心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教育重点从大学扩招转移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社会认知心理的影响,中职学生心理的负面成分较多,尤其是中职新生对中职学校及其专业缺乏认同感,更对未来的就业没有信心,因此,学习上动力不足,很多学生找不到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一学期之后的流失率达到10%以上,有的学校达到20%;学生毕业时,有的专业学生流失率甚至高达50%以上.学生流失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很大的,一是导致"中职"招生难度愈来愈大,于学校发展不利;二是导致中职教育资源流失,于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不利;三是导致高中阶段的教育畸形发展,跟不上整个教育的发展趋势;四是不利人才培养,于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利.因此,对职业学校学生流失要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声音     
《教师博览》2013,(10):33-33
<正>美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放心态,中国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的是以"爱国主义教育"包装的"围城心态"。哈佛校长告诉毕业生,你们要"改变世界";北大校长告诉学生,你们要"服务国家战略"。前者的舞台是世界,后者的舞台是国家。那么培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和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推进,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给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文章围绕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这一重点,探讨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以促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的提升,确保其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的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教育是学校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欠缺,适应社会能力较弱,针对中职毕业的就业观与择业观,及对社会的不适应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就业对策,以使中职毕业生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笔者站在学校的角度分析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职业素质偏低;综合职业能力较差:对职业信息不敏感;对自己缺乏应有的了解;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原因等。学校在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学校要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学校要全面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教师应帮助中职毕业生树立就业信心和勇气等。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和渠道,学校帮助学生就业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师》2013,(12):5-5
<正>编者按: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第一,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但就业质量普遍较低。那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第二,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经济落后,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那么,采取何种对策才能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呢?第三,中职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10.
邓琤玲 《教师》2012,(8):14-14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困扰高校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相对于高校学生就业的困难,中职学生的就业却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以长沙财经学校为例,其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主要在长沙市的金融、商业、民航、邮政、电信、物流、医院、四星级以上酒店和大型超市等行业就业。据笔者对往届中职毕业生的回访调查得知,虽然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没有大学毕业生择业困难那么明显,却存在着“就业容易,稳定难”的现象。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在校学生的职前教育与辅导。  相似文献   

11.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毕业求职季,2011年有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再加上历届没找到工作的约150万,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总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在大学生求职季以及职场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学历倒挂"、"用工荒"、"考霸"、"考碗族"、"面霸"、"职场木乃伊"等,这些名词反映了毕业生在求职路中走过的艰辛,也昭示了新的毕业生将要走过的路。作为面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会有怎样的求职困惑,又将要如何调整自己去有效面对?这是每个学生的疑问,也是家长们、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工业学校:诚邀未就业大学生7月25日,福建工业学校校长杨运齐向尚未就业的应届及往届本科、大专毕业生发出邀请:"到福建工业学校来,学一门市场急需的就业技能,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杨校长认为,部分学生难就业的原因之一,是所读学科技能性相对较弱,然而现在市场上技能性岗位的需求量大。每年报名到福建工业学校要毕业生的企业至少300家,学校还要对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岗位、薪酬、发展空间等进行评估,筛选最好的百家企业进校招聘。比如学习工商管理的大学生,到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读1~2年,未来可走高级技师——技术总监这条路,也可走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策划人语开学了,各中职学校敞开怀抱,迎接新一批初中毕业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经历了中考的鏖战,带着复杂的心情踏入中职学校的大门。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年的学习生活。他们需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对每一个学生都至关重要。开学的第一堂课,是新生踏入学校后迎接的第一股"春风",是学校向学生传递"正能量"的良机。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向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学校,其授课方式不同于普通高中,那么开学第一课也应有所区别。一些学校往往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开学第一课上淡化职业教育特色,墨守成规地开始课堂教学,导致学生将中  相似文献   

14.
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是国内第一份专门聚焦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但社会认可度依旧很低.(据2月28日《京华时报》报道) 对于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大学生,人们并不感到惊讶.随着国家对蓝领型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有一技之长的中职院校毕业生颇受青睐. 吊诡的是,毕业生成为香饽饽的中职教育,却是"叫座不叫好",遭遇"就业火、招生难"的冰火两重天.  相似文献   

15.
侯丹 《学子》2014,(8):23-24
一、问题提出 《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产业大军中的技能人才队伍的有生力量。“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有28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6.
赵丰秀 《新疆教育》2013,(7):179-179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中职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分配由统包统分向“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新生群体,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了解,在就业上,处于不利地位,就业的数量及质量不容乐观,更应切实关注。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就强  相似文献   

18.
关注就业技能: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增强他们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是推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联合会和商会共同提出了"就业技能框架"。"就业技能框架"包括8个方面内容: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技术、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此后,澳大利亚大学和其他职业教育培训部门开始注重对上述8项能力的培养。澳大利亚通过增加投入与资助、改革课程与教学、制定就业技能标准等多种措施,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与评估。澳大利亚在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培养、评估、改革、教学等多方面经验,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一个中职学校来说,良好的就业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一所中职学校如没有良好的就业体系,就业形势不好,那么对考生的吸引力就小,从而导致招生负增长的情况出现。相反,如果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有良好的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则学生报考一定踊跃,学校办学也会蒸蒸日上。中职学校的学生该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普通高中比高考,中职学校比大赛",成为评价学校办学的一个标准,各中职学校都围绕着技能大赛这根"指挥棒"来开展和评价教学。通过举办技能大赛,使学生掌握一技或几技之长,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技能大赛来带动教学、评价教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会计这个专业的显著特点,而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又越来越高。因此各个中等职业学校都在积极推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怎样充分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来促进会计教学改革,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素质高、适应性强的中职会计毕业生,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