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城区方言调查是按照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的要求开展的,此次调查明确了西安城区方言的代表区域,通过海选确定了方言发音人,并进行了语音、词汇、语法、话语讲述、口头文化等项纸笔调查和音视频摄录。通过对老男和青男发音人语音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城区方言原有的突出性特征弱化,不同年龄发音人的语音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音系的变化、一些字词读音的不同。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普通话的影响、周边方言的渗透以及书面语的影响等。西安城区方言特征的弱化和消失,必然伴随着对地域文化认同感的淡化,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2.
"嘎"是昆明方言中一个很有特色的词,可作句首语气词"嘎_1[ka~(44)]",无实义;作句中语气词"嘎_2[k?~(53)]/[ka~(53)]",表提醒、警告的语气意义;做句末语气词"嘎_3[k?~(53)]/[ka~(24)/ka~(53)]",表祈使、不满、商量、催促、感叹的语气。能与语气词"了""呢"连用,有停顿照应、凸显焦点信息、缓和话语的语用功能。"嘎"的虚化、具体语境中对听说者心理认知因素的影响使得语气词"嘎"凸显出主观性。  相似文献   

3.
毕节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其北部、西北部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和云南省镇雄县接壤,东面、南面、西面以本省大方、纳雍、赫章三县为邻;全市人口110万,城区15万多人(1995年公安年报数)。毕节方言隶西南次方言,属北方方言区;毕节方言可分城区方言和区乡方言两大类。城区方言语音内部差别不大,本文从描写语言学的角度,对城区方言语音进行描写,用国际音标记音。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衡水市政府所在地衡水市城区的方言,富于特殊色彩,是方言花枝上的一朵异样小花.尽管衡水市距离北京比较近,但是衡水市城区方言的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差异比较大.了解和记录衡水市城区方言,对更好地与衡水人民交际和研究衡水文化,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鄂州方言是反映吴都文化的窗口,吴王古都的历史文化信息需要由鄂州方言来承载。在鄂州作为国际化空港城建设的重要时期,记录并保护鄂州方言,也是呈现和保护吴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鄂州城区方言着手,从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两个方面分析鄂州方言词汇中程度义地域的表达形式。通过对方言乡音的举隅,唤起人们认识到方言独特的文化属性以及不可再生性,激起人们对方言传承紧迫性的重视,并引导当代鄂州人发现方言的美好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嘎子嘎,嘎子嘎,淀上嘎子本领大……"《嘎子嘎》,这首乡土气息浓厚的儿童音乐电视歌曲,塑造出一个当代白洋淀"嘎子"童趣、诙谐的形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连同姊妹篇《嘎妞妞》一起,被国家教育部收入统编小学音乐教材,陪伴着孩子们度过幸福的童年时光。《嘎子嘎》的曲作者蔡海波,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电视导演。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为孩子写歌的人""乐坛里的赵树理""明星背后的明星"。  相似文献   

7.
北方官话方言词"玍古"不是来源于满语,而是来源于"各"。在方言的共时词汇系统中,"玍古"和"葛""嘎"音近义通,是一组来源于"各"的同源词。"玍古"和"葛""嘎"的本字都是"各"。  相似文献   

8.
安康城区方言中的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4):6-10,17
安康城区方言有着较为发达的副词系统,本文分程度、范围、情态、时间、语气、否定六类,列举并描写安康城区方言中的副词。  相似文献   

9.
汪化云 《中国语文》2012,(2):167-169
本文所谓"宣城方言",指安徽省南部原宣城县、今宣城市宣州区通行的江淮官话,分布在宣州城区和周边的夏渡、黄渡、向阳等乡镇。该方言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归入江淮官话洪  相似文献   

10.
陈元光是闽南民系的共同信仰。陈元光入闽应是经沙县、永安一带进入九龙江上游到达华安九龙山再到漳浦、云霄,而陈元光开漳的影响范围远至虔州(赣州)、潮阳,但由于历史原因,"唐史无人修其列传"。在今天的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仍保留着"圣王文化"信仰,而龙岩方言的许多语音、词汇源自陈元光祖居地固始。  相似文献   

11.
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醴陵方言为赣方言,以城区语音为标准,周边邻近的王仙、黄沙、大林、富里、神福港等乡镇,以及泗汾、板杉等乡镇部分地区的语言,与城区的语言基本一致。其他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语言,因受毗邻县市方言影响,各有一些差异。本文在归纳了醴陵方言语音系统的同时,总结了其声母、韵母及声调的文白异读情况。对醴陵方言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无方言族"。无方言的语言环境是"无方言族"壮大的主要原因。审视地域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无方言"只是相对概念,每个人都是"无方言族",又是"多方言族"。  相似文献   

13.
<正>秋天来了,又到了大雁南飞的时候了。一群"人"字形的大雁鸣叫着从天空上飞过。"嘎——嘎——嘎——"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村庄和田野。这支雁群却没有发现在他们身后紧紧跟着一只断了线的鱼形风筝。  相似文献   

14.
传说皮影戏的主人,是滦州一个外号叫"大嘎奔儿头"的汉子,此人长相出奇地丑,满面大麻子,一只胳膊长,一只胳膊短。这样的人总是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大嘎奔儿头也不例外,他家里  相似文献   

15.
恩施(城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小片,其音系包括声母21个、韵母37个、声调4个。通过与中古音系的对照,归纳了恩施(城区)方言语音系统的特点,如泥来合流、日母分读、不分尖团等。此外,还发现[]声母处于正在消失的过程中,语音在其发展过程中差异性的不断扩大使得阴平和去声的调值发生了变化。最后列出了恩施(城区)方言的同音字汇,描写湖北恩施(城区)方言的音系,概括其声韵调特点,并列出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6.
《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引导学生品读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有关语句,感悟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者在描写嘎羧的神态、动作时,多处写到了嘎羧的眼睛,其中有三次"凝望"特别震撼人心。在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后,笔者这样进行教学:一、扣"凝望",拎主线师:课文中描写嘎羧的动作、神态时,多次写到了它的眼睛。其中有三次"凝望"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能找出是哪三次吗?分别是在哪一个片段中?  相似文献   

17.
巴蜀方言重庆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生,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8.
湘西州的洗溪方言和河蓬“死客话”属于湘语性质,它们的声调是个三域六度系统,存在两种比较特殊的发声态:嘎裂声和假声.嘎裂声存在于阴去调中,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凹调.假声存在于阳去调中,这种现象在湘赣语中比较罕见.  相似文献   

19.
在宝鸡方言中存在着一类如"辣人"、"捂人"、"烧人"、"痨人"等不管是在语义上还是构形上都十分有特色的词语,这一形式一般由一个单音节语素"X"加"人"构成,表达一种由外界的刺激给人造成的某种不舒服的消极主观感受。学术界普遍将其称之为"使感结构",也有称为"自感动词""、使受结构"的。文章对宝鸡方言的使感结构进行初步探讨,并与相关方言作比较。  相似文献   

20.
身为江西人,多少有些不自信,这是我10多年前的心态. 那时的我在江西南部赣州中心城区的一所小学担任校长,年龄不到30岁,踌躇满志:那时的我们常常走出江西农业大省之门去大城市的学校参观考察,每每一对比觉得样样不如人,自尊心备受打击:那时,社会上对江西考生"高分低能"的抨击,总是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环境,作为在江西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我来说,总有一种不安、焦躁的情绪,有一种想飞而不能飞的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