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针对电力设备在变电站等高电压环境中的运输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转运平台。为增强平台行驶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履带控制策略,通过制定合适的模糊规则,消除平台行驶时产生的抖动对摇杆操作的影响。仿真及现场调试表明,平台行驶速度稳定。将模糊控制应用于履带控制策略,能使履带行驶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针对履带车辆机动性实验教学要求,设计了测量履带板与可变形地面的动态加载附着力的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包含动态垂向加载系统、水平牵引系统和数据采集装置,利用电液伺服激振台的垂向加载特性设计了可实现高加载速率、重载荷的垂向加载系统,采用蜗轮丝杠升降机和减速机设计了可调速率的水平牵引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实验工况真实有效,可以满足高频重载工况下履带板与可变形地面之间的附着力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车辆悬挂系统和轮胎的几何非线性特性分析,建立了一重型卡车三维非线性动态模型,采用动态车轮载荷的影响因子即动载荷应力因子、最大和最小垂直动载系数,对路面随机不平度与重型车辆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了评价.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建立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及影响因子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不同路面条件对车辆行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静、动态工作载荷作用下螺栓联接实验装置,该装置采用偏心轴加载,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测试手段新颖,测量精度高,是工科院校比较理想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以B87C-6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应力松弛试验,着重研究循环载荷作用下弹簧所表现出的应力松弛行为,并对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寻求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风洞试验天平在高马赫数试验中免受冲击载荷所产生的破坏,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试验天平保护装置,该套装置安装与模型支杆内部,而不是安装于风洞上.采用改变受力形式的原理,将模型冲击载荷由单支点支撑改为双支点支撑.在保护装置设计中,采用传统丝杠传动与新式压电陶瓷驱动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轴向与法向两个方向的运动.新设计的机构具有尺寸小,承载能力大,定位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该套装置能够降低天平感受到的模型冲击载荷,减少天平所受应力,使天平免受破坏.  相似文献   

7.
基于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试验测试,探讨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张角可变的人字梯在受到不同静止载荷状态下的多类别应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当可变张角维持不变时,在量值相同但作用位置不同的静载作用下,人字梯踏板所产生的不同类别应变的变化规律。首先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初步计算了人字梯在试验设计载荷作用下的整体响应,继而采用理论计算方法计算了人字梯踏板的受力、应力和位移变形情况,以及安全使用人字梯的最大半张角,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试验方案并进行相关理论计算。得到了各类应变的最大值与两个等量载荷作用位置的函数公式,该公式属于经验公式,在工程实用中可用于进行对人字梯的安全评估和校核。  相似文献   

8.
选取橡胶块胶板式、聚氨酯密封胶灌注式和双组分PU密封胶灌注式三种加载块与飞机结构模拟件粘接后,采用MTS810液压伺服疲劳试验机通过施加拉-压双向载荷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试验方法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然后在某型飞机减速板进行了双向加载试验的考核验证,从而发展了一种施加拉-压双向载荷的试验方法。该方法能够满足复杂飞机结构静强度和疲劳试验中施加拉-压双向载荷的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加载所采用的胶布带相比,三种形式加载块的静强度、疲劳性能和加载速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结合三根静载试验桩的试验数据,采用载荷传递法,利用迭代计算方法,编制计算程序对三根试验桩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三根试验桩的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获得两种不同类型的桩(嵌岩桩和非嵌岩桩)在载荷沉降变化趋势,桩身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的分配,以及桩身轴力变化等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开展微动磨损试验研制了一台多功能微动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使用步进电机带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实现动态载荷加载;使用高温电热管和半导体制冷片构建高温低温工况;控制弹簧刚度改变动态载荷幅值,调节PID温控器精准控制温度。对多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试验机可精准控制位移,并且能稳定开展动态载荷、高温和低温等多种工况下的微动磨损试验,可用于分析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更好的汽车平顺性,构建1/4汽车主动悬架模型,采用悬架动挠度、车身动位移、轮胎动载荷和轮胎垂直速度等4项指标进行近似衡量,提出基于改进萤火虫优化算法(FA)的汽车悬架PID控制,并与基于LQR控制、基于Fuzzy-PID控制下的汽车悬架平顺性进行对比。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改进FA优化的PID控制的4项指标峰值均大幅降低,峰值最高下降36.1%,证明基于改进萤火虫优化算法的PID控制可提高汽车平顺性能。  相似文献   

12.
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动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车辆随机荷载作用下的大跨径钢桥面铺装层动响应,首先根据目前钢桥面铺装的平整度现状,利用功率谱密度函数模拟桥面不平度;然后选取单轮车辆模型计算由桥面不平度引起的行驶车辆随机动荷载;最后采用瞬态动力分析方法计算了铺装层的竖向位移及最大横向拉应力等主要力学响应,并与以往的移动恒载作用下铺装层的动响应及静力计算结果做了比较、分析表明,针对铺装层而言,相邻的2块横隔板的跨中位置为最不利荷栽位置;考虑桥面不平度情况下铺装层的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横向拉应力的峰值分别是只考虑冲击系数的移动恒载作用下的1.33倍和1.39倍、研究结果为铺装层的混合料和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桥面施工及维护提出了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磁浮车辆与三跨刚构桥之间的耦合振动.考虑主动控制电磁悬浮力的作用,建立了磁浮车辆-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使用数值方法对车辆通过时桥梁的动力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的梁墩线刚度比宜在2.0到3.0之间.桥梁的动力反应随着桥梁刚度的降低、车速和跨度比的增加而加剧.建议桥梁动力设计中以控制桥梁的冲击系数和振动加速度为主.移动荷载模型和移动质量模型在磁浮桥梁动力设计中均不适用.所得结论可为高速磁浮三跨刚构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客车为平台,分析其车辆动力学各子系统的型式和参数,根据现有积累的试验测试数据,采用Trucksim软件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客车制动、转弯、冲击及扭曲等典型运行工况进行动态模拟,提取出悬架系统各部件的受力情况,包括弹簧、减震器等。结果表明,城市客车在冲击工况下悬架整体受载最大。该仿真结果能够为城市客车有限元模型各典型工况下的载荷施加提供精确的输入,有利于提高受力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从汽车使用的角度研究节油措施。运用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基础知识,通过对汽车启动、起步过程中发动机温度、负荷对燃油消耗影响的分析,规范了汽车启动、起步操作,强调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的启动不能踩油门,否则会加大燃油消耗;将汽车起步过程的离合器踏板控制过程规范为快-慢-快3个阶段:指出车辆低档、低速行驶比发动机无负荷高速运转更能缩短发动机热车时间,节油效果更好;明确了商务车空载二档起步可以节油,而乘用车采用一档起步才能节油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第二代在线故障诊断(OBD II)标准在不同品牌汽车上的强制应用,针对普通用户如何很好地了解汽车运行状态和故障诊断的需求,系统开发采用ELM327芯片通过OBDⅡ读取汽车ECU的数据,在PC、PDA或Mobile上显示汽车运行状态和进行故障诊断,省去繁杂的通讯协议,为广大普通用户提供一种简单易用的通用汽车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取智能车在运行中的各项实时参数及切合实际需求的控制策略,提出基于PTR2000无线通信MODEM的解决方案,设计并实现了智能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获得智能车运行中的实时数据,对智能车的运行状况实行实时监控,能在线修正运行参数,并为智能车控制算法的离线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It is crucial to conduct a study of vehicle ride comfort using a suitable physical model, and a precise and effective problem-solving method is necessary to describe possible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obtain the best analysis of vehicle vibration based on the numerical model. This study establishes different types of vehicle model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freedom (DOFs) that use different types of numerical methods. It is shown that results calculated using the Hamming and Runge-Kutta methods are nearly the same when the system has a small number of DOFs. However, when the number is larger, the Hamming method is more stable than other methods. The Hamming method is multi-step, with four orders of precis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solve the vehicle vibration problem. Orthogonal experiments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re introduced to analyze and optimize the vibra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he effects of the parameter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 The solution F 1 (vertical acceleration root mean square of the vehicle) reduces by 0.0352 m/s2,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of 7.22%, and the solution F 2 (dynamic load coefficient of the tire) reduces by 0.0225,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of 6.82% after optimization. The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analysis of vehicle ride comfort.  相似文献   

19.
对四轮转向汽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了四轮转向汽车与二轮转向汽车在低速时的灵活性和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给出了瞬态响应曲线,并对四轮转向汽车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