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音乐等各类艺术学科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小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赏析能力,而且往往表现出对于音乐课的喜爱,之所以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教学滞缓不前,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等思想的影响,认为音乐课就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过分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剥夺了学生陶冶情操、提升个人内在素养的机会。这些观点都是初中音乐教学道路上的障碍,而随着人们观念上的转变,这些现象逐渐有所好转,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挥音乐教学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知识以外的素养,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音乐教师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有益于学生人文艺术素质与审美价值的培养与发展,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因此在小学开展音乐课是非常有益的,而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影响着音乐课的效果。论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学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诸多问题。下面试对现今中学的音乐教学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这个领域包括了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等各方面,其特点是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参与性强.音乐教学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同时也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相关文化的渗透,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有利阵地,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初中开设音乐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与创造力。传统音乐课堂教育方式较为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有所创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一门艺术.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审美观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可以让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音乐的起始阶段.这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今后对音乐的态度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小学生爱上音乐课,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是小学阶段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我认为只有让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才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才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呢?  相似文献   

8.
从人类的诞生之日起,音乐的发展就一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它是历史悠久的一门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并且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音乐素养也成了人们综合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为学生开设音乐课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不仅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成了教育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想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音乐是用来听的,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论述了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音乐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艺术熏陶,使得小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得到审美教育,提升艺术素养,这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要想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标,首先音乐教师就要保证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并且乐于学习音乐,那么音乐教师如何能够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感兴趣呢?本文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浅谈。  相似文献   

10.
王美侠 《快乐阅读》2011,(24):102-103
音乐课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现代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也确认了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性。那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呢?笔者在这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希望能与同人们共勉,以期达到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一、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形成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是我们实施艺术教育的有利阵地,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让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中音乐的处境非常尴尬,高中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在音乐课上做语数外的练习题。学生家长也认为音乐学科并不重要,不要在音乐上投入太多时间。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新时期,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认清现状,转变教学方式,让高中生意识到音乐的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自主音乐需要、实践能力、情感体验、文化理解等四个要素,自主音乐需要是第一要素。进入初中,学生会有明显的自主发展需要,表现在音乐学科学习中,就是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的满足。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从逻辑的角度来讲,有两个必须做的工作:一是激活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二是满足学生的自主音乐需要。研究中发现,一方面,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艺术实践,另一方面,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在于学生应当经历一个能够丰富音乐认知、满足音乐需要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心灵与时间的艺术,是情感与素养的艺术,对美化生活,陶冶性情,端正生活态度都有重要作用。高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的衔接、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以及音乐与德育、音乐与生活的交融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音乐的知识技能是学生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可持续发展的重妻保证,学习和掌握音乐的知识技能是音乐课必不可少的内容。音乐的知识技能如拍子、休止、弱起、变化音等等,它们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音乐艺术的本质的美。作为教师。就需要别具慧眼,发现之、共鸣之,并在教学中充分揭示其美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音乐课的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也应该培养学生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能,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让学生多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德育是音乐课不可剥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在涵养着美感,和谐着身心,陶冶着情操,健全着人格。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把握德育渗透,勇敢尝试探索多种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素养是音乐感受和体验、表现、创造能力的总和,是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音乐素养支撑的音乐审美能力课程目标是空洞的口号,对学生成长无益。因此在音乐课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成为当前音乐课的基本目标。具体到音乐课中,就是从感受和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等方面,使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影像并茂的特点,对音乐教学来说,具有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既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9.
小学音乐课是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它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表现力与创造力。因此,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笔者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创设有效的情境导入;形成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所谓的音乐素养,其实是指在音乐的理论,音乐知识,艺术行为和思想行为等等各个方面所具备的综合性的素养。这其实包括了很多个方面,比如对音乐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对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对音乐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创作能力等等,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本文主要是讨论音乐的综合素养对于美声演唱者来说的作用和重要性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