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莲河苦咸水来源分析及治理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莲河流域属于水资源极端贫乏的严重缺水区域,由于河流上游的苦咸水造成整个干流水质变差使其失去了利用价值,使该流域本就十分贫乏的水资源愈加紧缺。本文在分析和研究马莲河苦咸水来源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苦咸水治理的合理方案。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从中新元古代时期开始至晚新生代时期结束,详细研究了马莲河上游环县一带的地质、地貌的变化过程。根据地质、地貌的调查结果,结合马莲河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对马莲河苦咸水的来源机理进行研究。将马莲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思路由"充分利用"变为"保留利用",提出了苦咸水治理的合理方案,即在上游各个河川支流和干流的主要河段上修建像淤地坝一样的拦蓄工程,以消耗苦咸水而尽量不使其进入中下游。分析表明在马莲河上游区域修建拦蓄设施可达到以下效果:①改善气候,有利于改善流域局部小气候;②保水效益;③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④遏制流域水土流失,改善水土流失现状;⑤防洪保护效益。通过对苦咸水治理的潜在效果分析,该方案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流域宏观尺度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地  甄霖  陈操操  杨丽 《资源科学》2007,29(2):156-163
大流域宏观尺度上长时间序列的降雨变化、景观变化、径流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是近年来研究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研究泾河流域降雨-景观-径流变化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40多年来的降水具有微弱下降趋势,降雨倾向率为-4.9mm/10~-11.3mm/10年;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降雨量表现为不变或微弱下降;②泾河流域1986年~2000年15年之间,景观结构变化不大,一直以草地景观和耕地景观为主。草地景观和农耕地景观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林地景观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景观类型一直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在宏观景观格局的变化中,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农耕地景观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农耕地景观所占比例维持稳定;③泾河流域中上游主流域年径流量逐年较大幅度地减少,下降速度达到每10年减少1.78m3/s。在泾河流域马莲河分流域,年径流和径流模数在过去30年中基本维持稳定,整个泾河流域年径流量逐年下降;④相应年份内对应的径流和降雨相关性极为显著(P<0.01)。在泾河主流域中上游地区降水每减少10mm,径流可能相应减少70×108m3,在马莲河分流域地区每减少10mm,径流可能减少110×108m3。在泾河流域,若维持景观结构的稳定,则径流的变化趋势会与降雨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景观结构的微弱变化会改变径流对降雨响应的变化幅度。在景观组成中,耕地景观比例的增加会显著减少径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水体污染遥感监测的原理和水体的基本光谱特征.利用水体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对某流域地区水体污染情况进行了监测实践,证明了水体污染遥感监测方法的可行性,指出了目前水体污染遥感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牡丹江市区、宁安市、海林市、林口县四个控制单元中选取了北安河、海浪河、马莲河、蛤蟆河四条支流,通过对各支流的污染源结构分析及水质评价,识别其主要环境问题,针对各支流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保障各支流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生态环境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水体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水污染科技瓶颈问题,突破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提高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中心负责人张毅敏研究员带领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团队,长期深入开展湖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面源水污染发生机制及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等研究,开展流域水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变、湖(河)岸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的监测评估研究。团队通过研发流域面源水污染控制、水体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6.
胡雅杰  董阳  郭映  党慧慧  董军  魏国孝 《资源科学》2014,36(10):2038-2045
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体相当匮乏,准确掌握区域内径流情况对科学配置稀缺的水资源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中部马莲河上游的环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SWAT模型进行径流模拟研究,并结合1980-1990年的径流实测数据校准和验证模型。分析显示:1采用30m精度的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比用90m分辨率DEM数据获得的河网更精细,而模拟误差较小;2子流域划分水平对径流模拟有一定的影响,当子流域划分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径流量趋于稳定;3通过调整模型中敏感性较高的参数率定模型,使得校准期和验证期月均径流深Re均小于10%,R2分别为0.893和0.822,Ens分别为0.89和0.82,SWAT模型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水少,砂多和时空分布不均以及内陆河流域降水稀少,山地冰川和积雪是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域水资源的主要补给和来源,指出了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阶段的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少陵河干流水环境的污染已成为该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通过对少陵河干流水质现状和污染原因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少陵河流域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来源,以少陵河流域水体功能恢复为目标,提出治理污染源的相应对策:污染源头减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推广生态养殖等,为少陵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对人地关系的和谐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土地承载力评测模型。以五龙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流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测评的技术途径,为五龙河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米兰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区流域,如何将流域十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该流域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水资源配置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兰河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初步分析,阐述了本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水质情况,为今后本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当地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水资源情况阜新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占有量544m3,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3,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又极不均匀,东部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均较丰富,西部地区人口密集,工矿企业集中,水资源严重缺乏。根据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特征将全市划为四大流域:大凌河流域,面积3161km2;饶阳河流域,面积3534km2;柳河流域,面积1962km2;巨幅流域,面积1705km2。大凌河流域包括细河和牤牛河两个二级流域,巨幅流域包括养息牧河和秀水河两个二级流域。阜新地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51454万m3,其中:大凌河流域18727万m3,饶阳河流域13377万m3,柳河…  相似文献   

13.
王瑾  蔡演军  安芷生  刘娟 《资源科学》2013,35(6):1300-1309
利用遥感影像和多源地理信息提取峻河流域高寒灌丛,分析近30年来区域高寒灌丛分布面积的变化,并与峻河流域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年蒸发量以及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进行对比,探讨影响高寒灌丛面积变化的气候因子.研究结果表明:①峻河流域高寒灌丛面积在10年尺度上具有一定的波动性,1977年-1990年高寒灌丛的面积增加14.37km2,1990年-2000年高寒灌丛面积减少了12.61km2,2000年-2009年高寒灌丛面积又增加了8.53km2;②峻河流域高寒灌丛面积变化与该区域的温度和降水变化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但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呈反相关;③峻河流域高寒灌丛面积变化与整个青海湖流域的干旱强度变化相关,干旱强度越大,高寒灌丛分布面积减小,反之,干旱强度减小,高寒灌丛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流域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人工湿地技术、生态补偿机制和发展有机农业措施控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减轻水体负担。  相似文献   

15.
卢进步 《科协论坛》2014,(11):11-13
位于湖北省境内的四湖流域区位优势独特,水利资源丰富,推进四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是四湖流域自形成以来,水利工程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之中,由于规划建设任务尚未完成,防洪排涝能力不足,粮食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同时河湖水体污染重,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任务艰巨。四湖流域在湖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水问题,全力做好水文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呼尔达河现状分析了干涸成因。并对流域内产生的危害进行了简述,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生玉  徐亮 《青海科技》2011,18(1):38-41
利用2010年5~7月格尔木地区自动气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不冻泉、玉珠峰、纳赤台)气温降水资料、积雪卫星遥感资料、格尔木河流量资料和相关文献等,应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格尔木河流域2010年夏季(5月1日~7月18日)降水偏多及格尔木河发生洪水的气候成因——受较强高原季风影响,高原低值系统活跃,从而导致格尔木河流域降水强度大,降水日数多,持续时间长,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繁,同时,格尔木河流域同期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都较历年为高,促使冰雪融水明显增高,导致了温泉水库和格尔木河汛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流域水文条件变化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彦春  王晗  龙笛 《资源科学》2009,31(9):1506-1513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平原湖泊,具有缓洪滞沥、蓄水兴利、保护生态平衡等诸多生态功能.近几十年来,气候向暖干方向发展,流域气温逐年升高,降水和径流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上游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下游水质恶化、湿地锐减.尤其是下游的白洋淀.正面临水体污染,湖面萎缩,湿地锐减,千淀频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分析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水文条件的变化情况,讨论了白洋淀流域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统筹分配流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节水型社会是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运用水化学分析技术测定了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某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体的水化学和硝酸盐氮污染水平.结果表明:自流域中上游,地表水体均受到了污染,并且向下游呈现出污染加重的趋势;在流域上游和中上游,地下水体受地表水体的影响,呈现出严重的污染,上游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呈现出超标趋势.受河水下渗的影响,某河流域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浓度自上游而下至中游呈现出急剧升高的趋势,上游和中游区域之间的地下水的硝酸盐浓度超过了10 mg/L的标准,而向流域下游和河口处呈现出浓度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晋西三川河流域水资源评价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三川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是我们对全流域各种农业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目前我省许多地方水资源开始出现紧张的情况下,逐步地有计划地对一些流域和地区作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水资源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意见,这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重要价值。 通过现场考察和对收集调查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我们对三川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供需关系和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初浅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