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百科知识》2014,(2):1-1
正事件癌症免疫疗法取得突破,人类的克隆胚胎技术又有新进展,发现最接近地球的"姊妹星"……2013年已经过去,这些全新的科学发现、惊人的技术进步依然激动人心。癌症研究在2013年取得了巨大突破,癌症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出现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今年(2013年),癌症免疫疗法取得了突破,而且前景广阔。到目前为止,这一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的策略只对某些癌症及若干病人有效……但许多癌症专家确信,他们正在目睹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新模式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近日新加坡科学研制出一种智能纳米载体,能够把癌症治疗药物准确地运送到癌细胞里,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却不损害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射波刀(Cyber knife),又称"立体定位射波手术平台",是全球最新型的全身立体定位放射外科治疗肿瘤的设备。它可治疗全身各部位的肿瘤,只需3-5次的照射,即可杀死肿瘤组织,是目前唯一集"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等优点于一身的放射手术形成,患者术后即可回家。美国著名股神活伦·巴菲特,2012年4月,确诊前列腺癌早期,尚未威胁生命,2012年秋在美国采用射波刀治疗,后期症状良好,没有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7,(11):115-115
近日,杭州市疾控中心通过本市死因登记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监测,排定了2006年杭州市前5位癌症"杀手"名单,这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肠(大肠)癌和食管癌。2006年,该市因这五大癌症共死亡8143人。  相似文献   

5.
DNA序列的变异是所有肿瘤细胞发生的重要的分子层面的原因,当前学界已经有能力对一定规模的癌症队列样本开展全基因组变异图谱的分析.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ICGC)于2007年成立并启动了全球范围的肿瘤基因组研究工作.ICGC提出对50种癌症、总计25000例患者样本绘制体细胞基因突变谱.多个国家的参与课题组已经阶段性地总结了特定癌症的数据并报道了研究成果,当前跨癌种的泛癌症基因组研究已经成为ICGC的工作重点.我国以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组(CCGC)的形式参与了ICGC的合作研究,选择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大肠癌、鼻咽癌等13种癌症并取得相关进展.CCGC和ICGC研究工作将积极推动癌症基因组学向肿瘤生物学的转化研究,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13-I0013
<正>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柳素玲教授在肿瘤干细胞领域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发现一种叫做microRNA100(miR-100)的核糖核酸小分子可以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的更新和增殖,从而扼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迁移。相关论文以长文形式于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癌症研究》上。在此项研究中,中国科大科研人员发现,miR-100的表达水平与细胞的分化状态相关,在乳腺肿瘤干细胞中,miR-100表达水平很低,从而促进了乳腺肿瘤干细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5):F0002-F0002,I0001
引言:纳米技术介导的光热消融治疗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手段,即采用具有强近红外光热效应的纳米粒子累积到肿瘤部位,肿瘤局部近红外光照下导致过高热而杀死癌细胞。无论癌症组成以及DNA突变有多复杂,癌细胞均不能在过高的温度环境下幸存,因此可以实现理论上的对所有实体瘤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肺癌全球高发。在我国,每年肺癌的死亡人数超过癌症死因的20%,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令人关注的是,云南肺癌发病率居全国首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至今仍居高不下,成为困扰我省的重要社会问题。肿瘤生物治疗是继传统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新的治疗手段。尤其肿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细胞)融合疫苗成为杂交瘤技术在肿瘤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我们首次将肺癌细胞和DC细胞融合,建立针对肺癌且有高度特异性的杂交瘤疫苗。肺癌/DC杂交瘤疫苗既表达肿瘤的所有抗原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4,(4):74-75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由哈佛大学韦斯仿生工程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多机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实验室培养的小鼠乳腺肿瘤的癌变状态,遏制癌症发展,有望带来一种治疗早期癌症的新方法,而无需手术、化疗或放射治疗。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转化医学》上。  相似文献   

10.
癌症,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字眼,是萦绕无数病人的梦靥。攻克顽疾,尽力挽救病人生命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2012年2月3日中央十套《走近科学》栏目报道了CIK细胞免疫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的奇效,让无数病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成功的背后记载着无数医学工作者奋斗的日日夜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薄剑就是  相似文献   

11.
脱靶效应     
制药业曾宣称癌症靶向治疗将成为治疗领域的下一次浪潮,该疗法攻击通过分子分析识别出的特异蛋白。这种方法在去年十二月遭遇挫折,因为欧洲的制药商阿斯利康(AstraZerleca)报告说他们的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Iressa,又名吉非替尼[gefitinib])虽然能够缩小肿瘤,但是并不比一般安慰剂对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命更有效。根据这项包括1700位病人的研究,阿斯利康撤销了其在欧洲获取许可的申请。  相似文献   

12.
正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3-01ISBN:9787302348214所属分类:图书健身与保健常见病预防与治疗肿瘤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迄今依然肆虐人类。人们谈癌色变,因为它不仅严重摧残患者的身心,也严重伤害患者的家属,一人得癌全家茫然,人们的希望何在?本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带来希望。作者苏珊娜是一位癌症幸存者,也是一位胆识过人的战士,她旗帜鲜明地反对当今癌症治疗中所倡导的"把癌细胞整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由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美)推出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的研发与应用"被授予2013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此时,距离莱美开始研发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商品名:卡纳琳)已经过去了15年。15年,蕴涵着莱美从诞生到上市的成长历程,也寄寓了莱美人对药物创新研发的耐心和守护。正如莱美副总经理唐小海博士所说,他们认准了的事,就一定努力去做到。创新起步于纳米炭唐小海真正接触到纳米炭是在日本。1987年唐小海从华西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省肿瘤医院从事肿瘤临床工作。1992年,他以研修员的身份被选派至日本国立癌症中心。1997年,  相似文献   

14.
虽然生物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是提及恶性肿瘤,依然令人"谈癌色变"。癌症一直在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及癌症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除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的改变及预防不到位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问题的关键,许多科学家一直在与癌症作斗争,试图找到一种药或治疗方法来解决癌症问题,为病患造福。来自复旦大学药学院的杨永华研究员就一直潜心于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和抗癌药物靶标发现的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为分子肿瘤药理,包括肿瘤基础研究、抗肿瘤药物靶标发现、药物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生导师吴健雄教授用他发明的肝区域性全血流阻断新技术,为第50位患者成功切除占据肝中央区拳头大的血管瘤,该患者近日平安出院。以往在治疗肝癌的手术中,通常采用"无血切肝"的方法,这种阻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华放射肿瘤学会成立及第1次调查至今已20年,为了解20年来我国放疗的发展及现状,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在2006年对我国放疗人员及设备进行了第5次调查,方法采用了第4次调查表,仍是通过中华放射肿瘤学会各位委员将表发至各放疗单位,各单位填写后直接寄回,也有的省市由委员将调查表汇总后寄回,结果截至2006年9月30日全国共有放疗单位952个人员共18992位,其中放射肿瘤科医师5247位(包括住院医师2110位),技术员4559位,护士6864位。物理师1181位,维修工程技术人员114、位,设备中直线加速器918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472台,深部X线治疗机146台,模拟定位机827台,CT模拟定位机214台,近距离治疗机400台,治疗计划系统851台,剂量仪796台,X刀467台,Y刀149台(头部Y刀74台,体部Y刀75台1,病床数35503张(其中35家未提供病床数),每日治疗42109人次,每年收治新患者409440人(其中49家未提供数字),结论近5年来,我国放疗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高速发展,不少单位还采甩了最新技术,但与我国人口相比还是不足,今后在建立新放疗单位同时应保证放疗质量;开展再培训,特别是实际工作中再培训:制定适合我国情况的放疗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系统并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32-32
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教授谷泽克行和副教授黑田俊一等人,与日本的神户大学、冈山大学、庆应大学日前合作,成功开发出可将药剂直接送至癌变肝脏部位、并释放出药物的纳米粒子。这一方法对治疗其他癌症的纳米粒子的合成具有启示意义。可以说在通过将药物直接传送到患部、进行无副作用治疗的DDS(药物输送系统)的开发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全数字PET成像关键技术5日通过中国工程院士俞梦孙带领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科学家在PET数字化领域的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是继超声、CT和核  相似文献   

19.
向阳 《百科知识》2012,(18):10-13
正癌症的治疗现在已经有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免疫生物疗法等多种疗法,而且在化疗方面还产生了癌症的靶向治疗。所谓靶向治疗,就是用药物准确瞄准肿瘤进行攻击的治疗,可分为器官靶向治疗、细胞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而分子靶向治疗就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如蛋白质分子、基因片段等)进行攻击,以阻止癌细胞的分化。这些治疗方式在很多癌症上都得到体现。如果对近年来一种男性比较容易患的癌症——前列腺癌的防治进行深入了解,就可以比较深入地理解癌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南京海克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克高强度自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HKSFU),经过2年多对子宫肌瘤和晚期肝癌临床试验,已表明其安全、有效性等多项指标已超越当前的国内外同类产品。自1942年以来,国内外许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利用超声能量杀灭癌细胞的"绿色无痛微创"临床理念,但是至今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和完善的实际技术难题,如透过肋骨的聚焦、缩短肿瘤治疗时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