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WAS P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以及美国传统教育史学代表人物卡伯莱及其代表作《美国公立教育》出发,探讨了卡伯莱教育史观的WAS P文化倾向,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以卡伯莱为代表的美国传统教育史学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史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创立与变革两个大的阶段,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传统教育史学范型的创立,同时阐释了美国教育史学变革的两条路线。  相似文献   

3.
论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教育史研究经过20世纪几代教育史研究者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20世纪美国教育史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顾,认为美国教育史研究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30年代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运动时期教育史研究出现危机,40年代教育社会基础理论的创立时期教育史研究开始徘徊和遭受挫折,4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在曲折中前进,50年代后期教育史研究出现新曙光-新教育史学的滥觞,70年代新教育史学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史研究出现了新动向。  相似文献   

4.
美国城市教育史学是以城市教育史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美国的城市教育史的研究历程进行反思的学科。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初,城市教育史并没有引起教育史学家的重视。1968年凯茨的《对早期学校改革的嘲讽:马萨诸塞州19世纪中期的教育革新》标志着美国城市教育史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是美国城市教育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城市教育史学有三条研究路径:温和修正派的一致论、激进修正派的冲突论和"折衷主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城市教育史学转向了"后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维护教育史专业的独立性,以卡伯莱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史学家追求职业取向;以克雷明为代表的新教育史学家以学术取向为导向,倡导教育史和社会史的结合,但两者在宣扬新教的虔诚、民主的向往以及功利主义的奋斗精神三位一体的“美国价值观”是一致的;而克雷明的教育文化阐释模式也大大拓宽了教育史学家的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6.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教育史学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美国公立学校颂歌模式.一部美国教育史就是民主派战胜保守派,公立学校不断发展的史诗.但自20世纪中叶末期开始,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美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本文重点研究战后美国教育史学流派发展演变的历程,以便为从事美国教育史研究的学者提供相关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60年代迄今,美国教育史研究受到社会科学越来越大的影响.社会科学对美国教育史学实际上起到了全面推动的作用,不仅扩大了教育史的研究范围,打破了传统教育史学的封闭状态,而且使教育史家提出了新的问题,提高了教育史的解释力,使美国教育史学摆脱了编年史的枯燥形象.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美国教育史研究具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陷入了相对主义的泥潭.而且,美国教育史著作,更象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不是历史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教育史学虽然动摇了传统的教育史学,但并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研究取代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克雷明著作的认真研读,初步探讨了克雷明的教育史观。立体多元的进步教育史观和修正了的和谐教育史观最能充分体现克雷明的教育史观特色。一方面,克雷明的教育史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没有跳出卡伯莱时代的教育史观。卡伯莱教育史观的"普遍原则"、"线性发展阶段论"和"世界主义价值观"等理论仍然在支撑着他的思想意识。但另一方面,克雷明也在努力地挣脱卡伯莱时代的教育史观,不再是单线的进步史观,而是一种立体多元的教育史观。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克雷明是美国著名的温和修正派教育史学家,其代表作是<美国教育史>(3卷本).劳伦斯·克雷明在教育史史料的选择上,偏重于边缘史料,如布道词、诗、个人传记、档案甚至书信;在教育史编纂上,试图综合叙述史学和问题史学两种方法,发展起一种面向问题的叙述史学写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教育史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英闺女性主义教育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妇女教育史到妇女——社会性别教育史的嬗变过程。教育史学家围绕妇女教育问题及引入社会性别分析范畴展开激烈的争论.涌现出一大批女性教育史研究的作品,修正了传统教育史学.扩大了教育史研究的视野、空间和深度。女性主义教育史学家还以解放妇女、两性教育平等及社会公正为教育史研究的价值诉求.这些对于我国教育史研究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百年的曲折发展后,今天的美国教育史学已是全美社会学科中富有成就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研究领域之一。对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状况的了解不但有助干我们推动对美国教育史学的研究,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认识教育史学科的价值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活跃思维、拓宽视野。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德国新教育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学历危机和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讨论阶段;2)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针对教育和社会的关系、青年教育和青年运动等问题,新教育史学进入自我反思阶段;3)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新教育史学从自身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改进研究方法、拓宽研究宽度和深度。新教育史学在德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影响,如扩大了教育的内涵,教育史研究的中心从政策和课程转向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实际互动;计量方法被广泛采用,对社会机构的变化作出了细致的检验等等。但新教育史学也受到诸多批评,如教育史研究具有明显的政治化特色,并且在当今德国的教育史研究中,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仍然将现代教育的矛盾性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中心,这些将使德国新教育史学陷入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英美两国教育史学同属一个学术传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修正派教育史学的兴起,两国的教育史研究趋于成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风格:美国教育史学界热衷于争论教育史研究的范围,批评、颠覆之风十分盛行;英国教育史学家则侧重扩大教育史的研究范围,英国教育史学的变化是渐进的,而不是革命式的;另外,英美两国的教育史研究都强调借鉴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但在具体研究中,英国教育史学比美国的更富有洞见。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历史学的转向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英国教育史学研究模式也发生了嬗变,从传统教育史学向新教育史学迈进。从最初的传统教育史学内部反思到专业历史学家的批判,对英国教育史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大门被打开。而后,伴随社会科学的发展,英国社会教育史学和后现代教育史学对传统教育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和讨论,取得突出成就。同时,英国教育史学在创建过去和现在的教育史观念连续性体系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史学史是教育史学的客观演进历程,不仅为人们提供教育史学演进的知识谱系,而且提出教育史学研究中的问题、局限性与不确定性。由于中国教育史研究源于新式学堂的教学需要,服务教学成为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起点并使其盛行于20世纪上半叶,由此出现了不同取向的教育史学研究。从1950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史研究者在借鉴苏联教育史学的基础上,对以往教育史研究成果重新作出分析评判,教育史学史得以兴起;然而,由于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不当,在改变学术研究性质的同时,还改变了研究方向。改革开放后,研究者在教育史的恢复重建中,开始关注以教育史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史研究,教育史学受到高度重视并取得显著成果。但是,这不意味着教育史学研究没有问题。为繁荣教育理论,为人类教育事业贡献智慧,未来的中国教育史学研究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其一,克服固守于“用”的教育史研究定位;其二,教育史研究中的概念和概念体系建设;其三,教育及教育史研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四,外来教育史学理论与本土教育史研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期以来,法国教育史学在国际历史学转向和教育理念变革的背景下,在国内年鉴学派为主导的历史学的影响下,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大量应用,研究视角的转换,史料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和学术成果的不断涌向.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100多年中,以兰克为代表的传统史学理论不仅主导着历史学的研究范式,而且支配着教育史学的研究方法。文章分析了传统史学理论的内涵,阐释了该理论对外教史研究范式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范式革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修正美国传统教育史学的两个流派,即“温和”修正派和“激进”修正派。本文试图通过对温和修正派形成的背景及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研究成果以及该流派的一般特征的研究,揭示战后美国教育史学嬗变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变革,观念为先。教育史学变革,亦以教育史观的变革为前提。教育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历史实践活动的总观念,反映的是教育历史理解的目光与视野。教育史学变革,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史研究者目光与视野的变革。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实践唯物主义是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发展。实  相似文献   

20.
贝林通过对美国公立学校起源问题的研究,将教育转变为一个社会——化的命题。他在1960年发表了堪称新教育史学奠基之作《美国社会形成中的教育》,将教育定义为“化逐代相承的全过程”^①。按照他的理解,教育归根结底是对某种化的适应。教育与社会其它部分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不应将教育作狭隘的理解。教育史研究重心必须有所调整,研究方法需要更新。历史学家要以一种更精确的态度研究过去的教育现象,加强历史研究的批判性,不应隐恶扬善,回避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