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方言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做研究,主要论述方言与儿童语言习得的关系。从方言运用环境、方言的特点、语言表层语音能力、深层内外部语言转换能力、心理因素等多个角度分析方言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方言与普通话教育之间的关系,探究克服方言对普通话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方言:方言是语言的变体。一种语言和其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汉语方言之间差别很大,但汉语各方言有着公认的标准音、统一的书面语和潜在的转换关系,仍然属于同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而不是不同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语言的支派和变体。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即使用同一种地方方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性别、语用环境、个人风格等等不同,语音、措辞、谈吐也会有不同。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方言”一般都是指地域方言。方言一方面是相对语言而言的,方言与语言是个别对一般的关系,语言是一般,方言是个别。人们日常使用的是个别的方言而不是一般的语言。另一方面,方言是相对于民族共同语而言的。民族共同语是以该民族所使用的某一种方言为基础,以某一个地点方言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北方方言是它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是它的标准音。语言与方言理论上的层级划分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复杂问题,因它涉及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但我们不难想像我国各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参差不齐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语言发展有离心、向心两种方向。有两种不同先后的共同语:一种是在方言形成之前;一种是在方言势力雄厚起来以后。中国境内的汉语方言格局呈现出方言发展的分、合景观。目前澳门处于回归祖国的前夕,语言走向统一是大势所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粤方言与普通话长期并存,各有其适用环境;二、法律语言亦将是粤方言与普通话各司其职;三、学校教学语言与行政语言将逐步向普通话转移;四、普通话的推广将势在必行。一个语言的分久必合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5.
黑人英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在本承标准英语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存在着不少差别。本就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讨论黑人英语与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标准英语的主要区别以及其部分形成原因。黑人英语并不是单纯的简化说法,而是和其他任何一种方言一样有着固定独特规则结构的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人近10年的城市居民语言态度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城市居民的语言态度与城市发展及人口流动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城市居民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相对稳定,而对方言的语言态度在不同地区间呈现显著差异:对方言的社会性评价与城市的发展呈正相关,对方言的行为倾向与人口流动呈负相关,对方言的情感性评价与城市发展及人口流动相关性不大。本文通过探究不同城市间居民的语言态度差异,为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和方言保护等领域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对农村儿童入学适应的特殊意义儿童入学后,与幼儿阶段以游戏活动为主相比较,学习任务加重,需要具备相关的学习准备。1.方言区农村儿童入学适应的主要问题(1)用普通话交流能力差。方言区农村儿童交往语言以方言为主,儿童入学适应的第一关是学会用普通话进行口头交流、逐步过渡到规范书面语。在对海南农村小学调查中发现:儿童写作文时习惯先用方言构思、再将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再转为书面语。因此海南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不高,主要问题是语言不  相似文献   

8.
瑞吉欧儿童美术教育特点表现为:"美术活动"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工作坊"是儿童从事美术活动的专门场所,"美术作品"是由儿童原创而成,"儿童美术作品解读"是教师的重要教学策略。因此,我们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特别注意,儿童美术行为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语言,儿童美术学习的目的不是技巧而是创造,儿童美术活动的空间不是教室而是作坊,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不是训练而是解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在城市学校生活中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城市孩子所使用的标准语系统,农民工子女在语音、语汇和语法方面呈现出诸多地域方言特征。由于作为一种象征性权力的语言建构了标准语系统和方言系统之间权势地位的巨大差异,从而造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基于此,从多语共处的语言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实现教育过程平等的路径:树立语言文化平等的意识,树立“母言”濒危的文化意识,以及创设平等共处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交流工具,而人又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也具有其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方言作为语言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社会性亦更加明显。本中,笔将就方言的概念以及类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顶山方言中的古入声字在青年人中正处在快速的演变状态,这次演变是一项还未完成的正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在这次变异中,方言中与普通话归类不同的古入声字在声、韵、调诸方面都趋向于和普通话语音系统对应一致。这种变异现象不是方言语音系统内的连续性的音变,而是在普通话影响下的方言语音特征的突变现象,用词汇扩散理论来解释这个音变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需要一种共同语言来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于是便形成共同语,而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普通话。当社会分化的时候,语言也就跟着分化,于是便产生方言。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现代汉语有各种不同的方言,他们分布的区域很广。现代汉语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语音方面尤为突出,可以分成八大区域。当然,我国推广普通话并不禁止说方言,更不要消灭方言,而是要把握好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使其各自发挥好不同领域中的作用,更好地为人们的语言表达及艺术需求服务,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3.
方言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被视为一种结构上依附于更高系统(如语言)的语言变体。方言翻译的理论主要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语言功能理论等。方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涉及社会学、民俗学等文化领域。国内外方言翻译研究主要有方言的翻译方法研究、方言翻译的文化研究和方言翻译语言学理论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14.
方言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基础和精华。从方言所体现的民俗现象、语言的分区流变及传承、海外词的吸收和转用等方面可透视方言与丈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方言,是一种语言中与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藏语的卫藏方言、安多方言和康巴方言,即三大方言。方言不仅仅藏语才有,其他民族出一样.如:汉语的北方言方言和吴方方言等,这是人皆共知的。要研究造成方言的原因,就要从这个民族的历史发  相似文献   

16.
方言与语言     
现代的语言学认为,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同属一种语言的方言有共同的历史来源,共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现代的形式在语音上必定有互相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方言,是一种在语音、语义和语法关系上具有特殊规定的地方化语言。而陕西关中方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关系,在历史上更有其特殊意义。作者从关中方言的特殊意义、关中方言例举及研究方向三个方面、提出了个人对研究关中方言一些意见,对研究关中方言有一定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郭付英 《陕西教育》2007,(11):114-114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用普通话与外界交流;但我们又难以割舍乡音,生活就是这样矛盾!近些年,推广普通话颇见成效,城市里方言逐渐没落了。很多地道的方言,年轻人连听都没有听过。再过些年也许会被人们彻底遗忘。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发展中国家,共有80余种民族语言,30余种文字。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语言交流的现实功利性要求:推广普通话,普及普通话。  相似文献   

19.
丰都县是一个方言氛围十分浓厚的地方,丰都人说普通话会受到复杂语言环境的多重影响,而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学龄前儿童,其语言的发展与生长环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他们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偏误。调查发现,造成偏误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生理和心智发展不完善、母方言干扰、语言态度消极以及社会支持欠缺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1.把握好学龄前儿童生理与心智发育的关键期;2.家长主动承担起幼儿学说普通话的责任;3.教师积极转变语言态度,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4.社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对丰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语音偏误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为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和语言水平提升提供借鉴,为提高重庆整体普通话水平,推动语言赋能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时筱惠 《考试周刊》2009,(40):30-30
任何地区的方言都会影响这一地区方言使用者接受另一种语言,大连地区的方言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系所存在的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差异,为大连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克服来自方音的影响、提高英语语音的纯正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