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日子,有个家长托他的孩子转了一封信给我,没等我来得及拆封,那位家长便打来电话跟我打招呼说,他的孩子成绩不是太好,自己不好意思亲自来学校了解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于是便想到用写信的方式与我联系,并且再三嘱咐我一定要给他回信,哪怕是几行字也行。当我问到他为什么不敢到学校来的根本原因时,他在电话的那头告诉我:他以前到学校来了解孩子的情况时,许多老师都与他三言两语便结束了他的谈话,他看到成绩好的同学家长与老师总是有谈不尽的话题。他总是在怀疑自己是不是穿得太寒碜,或者是自己没有给老师“好处”。有的时候,受了这股“冷气…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低年级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把太阳涂成了鲜艳的绿颜色。妈妈看到了,告诉他,太阳是红色的,不能涂成绿色。孩子不听,说:我喜欢绿颜色。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太不讲道理了。老师看到了这幅画,也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要他把太阳的颜色改过来。孩子告诉老师:绿太阳好看,不刺眼。绿太阳凉爽,不晒人。孩子还告诉老师,他看到过绿色的太阳,那是在夏天树林里,透过树叶丛看到的。遇到这样的孩子,也许老师、家长都有些头痛。孩子太不听话了。中国的大人喜欢乖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断地培养着乖孩子,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说:乖,听话…  相似文献   

3.
一天,我上早班,我班的一位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责问我:“老师,我的小孩是不是在幼儿园摔跤了,走路怎么一拐一拐的?”听了家长的话,我察看孩子,走路确实是一拐一拐的。对家长的意见,我一方面虚心听取,另一方面把近几天的活动情况简要地向家长作了解释:“我没看见小孩摔跤,也没看到有别的孩子推他,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再仔细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抱怨这个孩子太顽皮,那个孩子太内向,另一个孩子又太爱管闲事……似乎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数不尽的缺点。阿毅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孩子。每当我和家长谈话时,他总爱插嘴。有一次我正和一位家长谈话,阿毅又来插话了:“明天还要带鸡蛋。”我这才想起第二天班上要开展“有趣的鸡蛋”活动,要每个孩子带一个鸡蛋。我忙微笑着说:“对了,明天让孩子带一个鸡蛋来。”如果不是阿毅提醒,我可能忘记了。我想,何不利用阿毅的特点,让他帮助我去通知家长呢?于是,我对阿毅说:“今天你帮老师去通知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明天带鸡蛋,好吗?”…  相似文献   

5.
很多家长常常叫苦连天:我的孩子不能说,你一说他,他比你还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为何难管?是因为很多的家长和老师把孩子培养成了玻璃人,不能碰,一碰他,哗啦,碎了,一地碎片。  相似文献   

6.
有问有答     
孩子对自己的物品太“大方”怎么办 问:我儿子8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个问题让我很困扰:他总是太大方,大方得让我头疼。我经常跟他说:想帮助别人是好事,但是要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他都听,但是做的时候就是另一回事了。上星期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班级活动,老师在上面讲完要求后就让孩子自己用剪刀剪。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位家长意味深长地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胆子太小,希望老师您多照顾。"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上课多让自己的孩子发言,以锻炼他的胆量,下课多引导他与同学玩耍,以锻炼他与人交往的能力。还有一位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对老师说:"我的这个孩子太调皮,老师,您要严加管教。"不难看出这位家长的言外之意是让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让他懂得遵守纪律,尊敬他人,学会学习。……可见,每位家长都关心、呵护着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健康、  相似文献   

8.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小学6年级了,我自认为是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但儿子却总嫌我唠叨,甚至告诉了班主任。因为他说的太严肃,所以老师来和我沟通。我认真想了想,确实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比较爱说,有时孩子根本不听。但是难道看到问题不去管吗?我觉得自己很难做到。请问应该如何做才能既不让孩子反感又很好地教育了孩子呢?  相似文献   

10.
很多家长常常抱怨:我的孩子不能说,你一说,他比你还狠!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现在的孩子为何难管?是因为在平时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把他们培养成了"玻璃人",不能碰,一碰,就碎了.  相似文献   

11.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后,作为家长,你肯定收到过幼儿园老师希望家长参加开放活动的通知。面对这样的通知,你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是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在参加幼儿园开放活动时,你是满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将他视为整个班集体的一员?现场的你,完全是个旁观者,还是过多地干扰了老师、孩子的活动?综观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们,想向广大的家长说几句心理话。一、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开放活动幼儿园不定期地向家长开放,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看到老师手里拿着一份考试排名的名单。我战战兢兢地听老师念最后10名学生的名字,生怕自己的孩子又成为老师“慷慨陈词”中的一段“精彩片断”。好在那次老师没拿我的孩子做例子。不过,别的孩子“给全班拖后腿”的问题,对我来说也起到了“杀鸡给猴看”的作用。最后,老师宣布几个学生的家长留下来,其中就有我。只见那几位家长的脸色也都不太好看。老师指着名单开始“训话”,某某就是不踏实,从多少名降到多少名;某某实在不用心,已经排在第多少名……我想起在瑞典参观小学和中学的情景。小学的孩子是…  相似文献   

13.
我在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独特。他说:“程校长,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她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为什么和别人想得不一样呢?”他笑着说:“老教师太死板。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如果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要是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里想,“这个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教育当儿戏!”也就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太在意。然而,随着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关注,我逐渐意识到,他所说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班主任把我叫去,说孩子的成绩不太好,要测一下智商。"一位家长向报社反映了这件事。家长说,他觉得老师是在怀疑自己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是弱智,这令他很"受伤"。问及老师,她承认此事,且已成功让5名家长带孩子去测了智商,她还打算再叫5名学生家长去。老师说:"这10名学生成绩都  相似文献   

15.
王萍  彭蕾 《山东教育》2004,(30):38-38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以后,作为家长,你肯定收到过幼儿园老师希望家长参加开放活动的通知。面对这样的通知,你是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是找个借口搪塞过去?在参加幼儿园开放活动时。你是满眼只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将他视为整个班集体的一员?现场的你,完全是个旁观者,还是过多地干扰了老师、孩子的活动?综观家长在幼儿园开放活动中的表现,身为教师的我们,想向广大的家长说几句心理话。  相似文献   

16.
一位朋友在一则博文中写他同事三岁的儿子上幼儿园,老师就留作业了,孩子不愿意做,时常和家长哭闹。一位家长在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说老师每天布置给孩子小山一样的家庭作业,家长看到孩子累得可怜,于心不忍,便替他分担,否则上学是过不了关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孩子为什么受批评嘟嘟妈妈(幼儿家长):嘟嘟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孩子,如午睡前,老师发卡通书给小朋友阅读,别的小朋友发到什么看什么,他说:不,我要奥特曼!有一天他回来自我检讨:今天我有一点不乖,因为和小朋友讲话,被老师批评了。作为家长,面对嘟嘟这样的情况,我是既骄傲又烦恼。一方面,我希望孩子能够有自己的个性,但我又担心他太自我而没有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他虽然活泼好动,但也敏感好胜,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他会努力克制自己。长期下去,他会不会成为一个特别老实的孩子?晨晨妈妈(幼儿家长):在我看来,你的担忧已经比较深层次了。我家…  相似文献   

18.
经常有家长以羡慕、奇怪的口吻对我说:“真怪 !我的孩子在家里谁的话都不听;可一进幼儿园,老师要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脾气也不犟了。真不知老师的法宝是什么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孩子在家里很任性,在幼儿园却规矩、听话,判若两人。为什么同一个孩子,在 幼儿园和在家里表现如此不同呢 ?  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儿园教师与某些家长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不大相同。许多家长当孩子犯任性毛病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经常见到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商店去玩,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爱不释手,不管家中有无,都吵着要买。如果愿望实现了,就高高兴…  相似文献   

19.
早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总是嘱咐我:"李老师,麻烦你多让孩子喝水。"我也总是满口答应:"放心吧。"可每次活动后喝水,孩子们总是不太情愿,喝几口就把杯子放下了。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喝水呢?我一直很苦恼。有一天,洋洋带来了一瓶橙汁。喝水的时候,他就从包里拿出橙汁喝了起来,好几个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他,天天说:"我也想喝饮  相似文献   

20.
每当看到家长风尘仆仆地送孩子到校,我总是十分感动,越发觉得肩上担子的沉重。有这样强烈关注孩子成长的家长,不仅是我们学校的幸事,也是孩子的福分,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一次,一个家居仙河镇的孩子病了,我去探望。这么遥远的路途,来来回回折腾,连我都觉得太累。家长的育人观却感染了我,他们说:既然孩子喜欢这所学校,我们再辛苦,也要送到四小读书!回来我跟老师们说:假如我们办出了一种平庸的教育,这位家长居住的楼旁就是一所小学,为什么这么辛苦地跑100多公里送到我们学校,还要花更多的钱?这就是我和老师们的态度: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