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老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要慎用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语言生态化,构建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相互平等、交流的平台,培养师生之间的亲情,融化学生冰冻的心灵。达到提高教育效果之目的,起到"润物细无声"之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叶圣陶说过,“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那么,作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学会自学,“授之以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核心意义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同自己、提升自己,从而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个体教育的本质在于:教学设计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差异;学习方式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学评价上承认学生的差异,使之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应该把培养幸福的职业人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应教育学生发现文化之美,增强组织认知,实现人与组织的和谐;教育学生体察人性之善,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教育学生追崇技术之真,感悟工作价值,实现人与工作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赖雅琴 《教学随笔》2016,(8):161-161
感恩教育意在唤起学生对为自己付出而不求回报之人的感激之心,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懂报恩。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道德情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信服《中庸》里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要学生有爱心,首先自己要有爱心;要学生能创新,首先自己不自封;要学生爱读书,首先自己要爱读书;要学生有独立人格,首先自己不做奴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树自尊之本、固自尊之势、养自尊之心这三方面谈论自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激情来激发学生的自尊,让自主德育落到实处,给学生生命成长对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感恩教育意在唤起学生对为自己付出而不求回报之人的感激之心,让学生识恩、知恩、感恩、懂报恩。感恩教育是教育者利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道德情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亚彬 《甘肃教育》2014,(16):31-31
正俗话说,一树之果,有酸甜之分;一母同胞,有优劣之别。同样的,教师所教育的学生,也会有差别。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优缺点,不可能都处于同一个层次和水平。有优等生,自然也就会有后进生。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为了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就要在抓好对优等生教育和督促的同时,做好对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尊重学生,不歧视不体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这就造成对许多学生的不良影响,特别  相似文献   

10.
1.心灵教育。"心灵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谈心,以达到"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具有自我存在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教师能够平等、深入地和学生进行交流,因而让学生通过自己对道德的理解来端正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老师的工作影响学生一生,作为老师,应该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平等之心、平和之心、欣赏之心、怜爱之心对待和教育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老师,我们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为学生的未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不断将自己作为教育对象,有目的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完善自己的人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过程。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紧紧抓住中学生自我教育愿望强烈的心理,对学生激之自教、导之自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管班”为“带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抓教育契机,促使学生自我激发   自我激发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内在动力,需要教师找激发点,给以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点拨。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能否激起学生的动力的一系列教育设计是关键。于是,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对班级管理的工作,作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用滚热的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让"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题。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把生命之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自己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4.
钱红艳 《教师》2012,(36):18-18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进修说:“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对他们的关心、热爱和责任感还应超过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一个个学生培养好。”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笔者从言语之爱,架设沟通的桥梁;关切之爱、维护自尊的良方;赏识之爱,照亮心灵的阳光等方面诠释了爱对幼儿教育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整套教育观念方式而言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它强调把学生看做教育的终端,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学生是获得教育的受体,更是自我教育的重要予体,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生产力,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最终通过学生自己才能最后完成。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释放学生的巨人能量,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性的有效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表里如一,在思想、品德、学识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伴之以生动透彻的说理教育,感染、陶冶学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提高师生文明礼仪作为出发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师生整体素质的载体,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觉行为意识的提升,使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同时通过培训教师礼仪教育,带动感染着学生,推动了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健康发展,对学生身心发展,树立自信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学校的文明礼仪之风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佳伟 《文教资料》2014,(11):124-125
苏霍姆林斯基希望学生用各种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心别人的痛苦和欢乐,像关心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别人的命运。要培养出这样的学生,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的。教师要研究教学和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和微妙之处.需要有育人之心、博爱之心、求知之心、公正之心.以“心”育人。  相似文献   

19.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作用
  低年级的学生爱模仿,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讲文明、讲礼貌,那么,教师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谈吐文雅,举止端庄。怎样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教师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德育工作才会更轻松。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育,教育学生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把关心体贴父母、赡养父母,敬重老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