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某校2394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好于非独生子女,应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往届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农村学生。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9.15%,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偏执""抑郁""情绪波动""交往障碍"4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本文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建议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对新生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咨以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蚌埠学院4361名2013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新生心理异常和筛查一类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1.3%和4.8%,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有部分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突出,其中女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男生,农村生源新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城市生源新生.结论: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体因素是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需要几个方面因素行成合力,共同探索提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本文运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0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3%,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结合新生的心理特点,本文建议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朋辈心理辅导等方面对新生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 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 2 0 0 2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方法 :用SCL - 90量表对医学一、二部 84 4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结果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 7.13% ,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 17.5 7% ;男生在敌对因子方面 ,女生在恐怖因子方面 ,专科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方面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结论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2、院系领导应当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3、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培养。 4、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 5、应当开展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主动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贫困生、农村学生、往届生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结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 2012年,笔者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以及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16PF)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全国各地生源的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和人格测评。测评结果表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有365人,占检测总人数的21.1%;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的学生有528人,占检测总人数的30.5%;心理健康的学生有834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成为退学、休学、自杀、犯罪等现象的重要诱因,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调查发现,师范新生心理可能存有问题的达到50.1%,一个很高的比例,其中,女生心理问题多于男生,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往届生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远高于应届生;而城乡不同、专业不同的师范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心理适应性自测量表对67名大学新生进行三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8.3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6.00%。焦虑产生的原因有生理需要不满足、安全感缺失、没有归属感、实现自我价值有压力。高校可以通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缓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指导策略;方法:采用UPI对266师范新生进行测试、统计、分析;结果;大学新生心理可能有问题的人数占38.3%,男女生、文科与艺术类学生之间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论说明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南京大学2005-2013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探讨时代变迁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研究发现:1.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2008年前后有较大波动,在2008年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2009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上升,此后心理问题又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可能与经济危机、"90后"进入大学、互联网发展等社会因素有关。3.家庭背景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4.大学新生中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3.
了解西部地方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UPI对西部地方高校2012级3408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新生中一、二类学生各占17.38%(592/3408),22.19%(756/3408);(2)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源地、应往届因素有关,与性别因素无关。结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中等偏低,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往届生,应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04级2866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常模,11.09%的新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发现了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以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方法:采用SCL-90对4966名新生进行心理症状的自评测试。结果: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水平,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民办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本院学生,艺体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理科学生,理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文科学生。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6,(3):118-124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和SCL-90问卷,考查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与SCL-90问卷中大多数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学习心理问题会影响心理健康。要解决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开设学习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采用心海大学生危机干预系统大学生入学普查问卷,对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级新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提示:抑郁情绪明显的学生占4%,有潜在自杀风险的学生占5.7%,入学新生总体心理状况普遍较好,但仍需重点关注前两类学生.  相似文献   

18.
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量表对咸阳师范学院2011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1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显性的心理问题。在分析新入学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4.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一些学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研究。就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38.33%;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4.7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5.36%。但不同的地区,如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平原与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