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如今正处于经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到2016年,中国每100个人中就有96人拥有手机,中国的手机网民占总网民的90%以上,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网络速度更快,人们有了更好的网络平台,也涌现出大批的低头族。低头族现象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也普遍存在,学生离不开手机,手机阅读成为学生每日的必修课。然而,手机阅读对学生有利有弊,如何将手机阅读正确应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2.
由于电子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手机媒体因其强有力的传播力,成为了高校学生的必需品。但是手机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也有弊。本文主要分析了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手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型载体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吕燕 《考试周刊》2011,(11):158-15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的发展史不仅代表着科技的进步,而且证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手机软件业是一项新型产业,作为高科技领军产业中的一员大将,移动软件行业以其多样化和多功能化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手机媒体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运用手机媒体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手机媒体可以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但手机媒体还有可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我爸爸为我上高中置办的第一件必需品是手机,我原先还心想这会不会太张扬呀。走进教室的一刻,我才发现有手机完全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我们教室后面有一个插头,插头上插了一个巨大的接线板,上面密密麻麻全部插上了手机充电器,足见手机是多么普通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1.崇尚“卧室文化”的青少年把手机和网络视为必需品,图为艾威同学想要购买的诺基基亚N86手机,关于这款手机他在互联网上找到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手机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以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为数据支撑,剖析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性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里,手机成了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人手一机”的景象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需从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努力消除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如何爱护和科学的使用手机成为我们的必修课。手机怕水、怕潮湿、怕油脂、怕高温、怕大温差、怕摔、怕碰撞、怕静电。充电时不要开机,以免手机充电时的高温影响电路板;汽车充电器应在车子发动后再插上,以免发动时的瞬间高峰电流沿电路回流到手机,对内部零件造成破坏;还要注意防止手机的电磁波辐射。  相似文献   

10.
事件开学前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范手机在学校内的使用,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评析当今,手机是成年人日常生活必备品,但并不是未成年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必需品。学生在校园里更多的应当是听课学习、动笔写字、阅读书籍、户外锻炼、参与艺术活动、动手实验、交流集会等,而不是盯着自己手机,沉浸在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11.
王宏林 《班主任》2010,(4):46-47
一次,有个学生上课用手机被老师没收了。我想,如果就事论事只批评这个学生,其他带手机的学生可能庆幸自己没被发现;没带手机的学生则会认为此事与己无关,漠然视之。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受到教育?怎样才能解决使用手机这一教育难题?最终,我采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用手机镜头     
《中学科技》2014,(9):42-43
咔嚓!不对? 现在手机几乎都有摄像头,很多人常用手机拍照,小明也不例外。但当他把自己拍的照片和爸爸用专业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比较时。发现手机照片远不如相机照片景物清晰、色彩明丽。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你们知道人生的四大悲剧是什么吗?一是刚出门手机就没电。二是一上网速度就变慢。三是刚月初流量就用完。四是好不容易上传个照片,却没一个人来点赞。我很纳闷现在很多人好像没了手机就不能活,难道生活不该是放下手机,去读几页自己喜欢的书,去阳光里走走吗?这样一天下来,你就会发现,其实还是玩手机有意思。所以很多人的旅行,不过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它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劣势的一面。本研究旨在考察手机成瘾大学生与冲动性行为特别是冲动性决策之间的联系。我们使用了手机成瘾量表与延迟折扣任务程序,研究了988位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状况以及其中的70位被试的延迟折扣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的高低与反应时并无明显相关,但是无论延迟时间的长短,低成瘾性被试的延迟选项选择百分比远远高于高成瘾性被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手机作为一种通信设备,具有通话、短信和游戏等功能,而大学生也成为了最大的手机使用人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手机视为一种必需品,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无法离开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依赖将会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笔者就主要对当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于丹 《大中专文苑》2011,(12):10-12
今天晚上我受太美之约来这里谈梦想。其实刚才我看大屏幕的时候一直在想,这个时代,梦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到底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可以说梦想人人有,但是每个人对梦想的判定很不一样。很多人说现在现实压力太大,梦想真奢侈,  相似文献   

17.
新发明     
策划者语 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和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手机。这固然是因为手机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更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手机几乎惠及了我们每一个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手机(文中的手机均指智能手机)功能的提升和普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设备了,很多学生"机不离手"。智能手机不但具有电脑的功能,它还有很多传感器,已经成了智能化的个人学习终端。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手机的这些新功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现在手机已经逐渐地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不仅仅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媒体播放、智能控制、网络访问、计算服务一体智能设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13,(28):28-28
近日,武汉市武昌某高中将没收的学生手机用铁锤砸毁,并设立“手机尸体展示台”进行展示,尽管事后校方表示“砸手机是为了让学生更专心地学习”,但此事还是引发不小的争议。其实,如今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在中小学校园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现在不是争议“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以及“如何管理学生在学校中使用”手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素静 《家长》2012,(11):11-13
“你还没给孩子买手机呢?太落伍了。”以前手机是奢侈品,现在却几乎人人一机在手,小学生用手机都是平常事,如果没有反倒显得落伍和另类,“手机族”已呈现低龄化趋势。但是,家长可能没注意到,手机在方便与孩子联系、预知不安全因素的同时,也存在着影响学习成绩、危害身体健康的隐患,甚至如同一场“内战”搅乱了孩子的安宁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