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芬 《现代语文》2015,(2):67-69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东南临广东省,语言主要以北流白话为主,北部有小部分地区使用客家话。北流白话属于勾漏片粤语,北流话在名量词的使用上呈现出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反映了该地区的传统与文化。通过对北流话几组名量词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可进一步分析北流话名量词的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慈溪话中的"勿"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慈溪话否定副词的用法。考察以慈溪话中否定词"勿"的语义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勿结构""勿字句"以及与"勿"有关的合音合义词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3.
南阳话属于中原官话的南鲁片。文章先描写南阳话中表示人们内心、吃喝、说话、过日子等方面种种愉悦感受或感觉之"美"的语义、语法、语言使用上的特点,再对比南阳话中与普通话里的"美"相关的"好看"、"排场"和"不错"等三类词语,最后主要比较南阳话和河南其他四地方言中与普通话里的"美"相关的词语之现状及变异并简析原因。  相似文献   

4.
从语义脚本、概念复合论等四大视角宏观勾勒认知领域幽默言语理论研究基本现状,同时也分析其中微观问题,认为幽默语义跃迁过程中隐含着被忽略的"释话"过程;而会话幽默中的共同心理预设实际上即是人们以知识结构的方式形成的趋同的社会心理默契。  相似文献   

5.
变调是每一种有声调语言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是语言里最主要的音变。北流白话属粤方言,变调主要有高升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高升变调是语法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是连读变调,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起语法作用的高升变调。该文把北流白话有普遍性的变调现象进行分类介绍,作出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变调是每一种有声调语言普遍存在的音变现象,是语言里最主要的音变.北流白话属粤方言,变调主要有高升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高升变调是语法变调,阴平变调、阳去变调和非固定变调是连读变调,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起语法作用的高升变调.该文把北流白话有普遍性的变调现象进行分类介绍,作出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7.
副词“白”的语法化及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文章把现代汉语中具有否定性和情态性副词"白"作为研究对象,从汉语史的角度在历时平面上描述"白"由实词虚化成否定副词"白"和情态性副词"白"的整个语法化过程,并从语义、语用方面分析了它语法化的动因。  相似文献   

8.
"正"和"先"是龙川客家话中两个能置于句末的时间副词。本文对"正"和"先"做后置时间副词时所构成的各种句式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考察这些句式结构的语义、语用。通过对"正"和"先"的分析,探讨它们做时间副词时的核心意义,以及探讨它们所构成的句法结构与其语义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桂林话的"XA"附加式状态形容词和重叠式状态形容词为具体考察对象,对其结构特征、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等进行全面描写与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桂林话状态形容词的特点,试图为西南官话词法比较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无标记语的情形多于有标记语的。在无标记谐音中,话轮内部谐音多于话轮外部谐音。有标记谐音中,谐音元和谐音对象都不是单音节语词,这一类谐音都有相似的结构模式,可概括为:甚(甚么)AB,《西游记》中此类拷贝式结构与谐音的结合,即可形成《红楼梦》中的"什么A(的)B的"结构型拷贝式谐音。从语用角度看《西游记》对话中的谐音,有利于人们深入鉴赏《西游记》的语言艺术,有益于人们充分"发掘"和有效利用早期白话文经典著作中"蕴藏"的丰富的语言资源;在理论上亦有助于人们解释话语结构、语义和表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上儿"是扬州方言中一个常用的时间副词。其在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从扬州话的语言事实出发,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句,并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求了解扬州方言时间副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临沂话中,介词"掌"和"用"、"凭"并行有表示"工具"和"凭借"的意义,根据持拿义动词向介词语法化的路径,"掌"应该有表示处置的意义,这在其他方言中也可以得到佐证,但是在现在临沂话中却没有发展出表示处置的意义。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强制停止语法化的现象。通过考察"掌"的意义及其语法化过程,我们验证了持拿义动词向介词发展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构拟了持拿义介词的语义图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云南方言中,"非"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使用的,其语义与句法结构形式都跟普通话有较大差异."非"以单音节形式作程度副词使用既不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又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差甚远.大理洱海沿岸地区白族话中用[φε44]作程度副词,它是白族话固有的词语,随着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φε44]这一白族话中的程度副词被汉族吸收、借鉴,成为云南方言中特有的表程度的副词.  相似文献   

14.
荆楚话中动词和形容词存在三种复用格式,显示了各自的语义、句法特点及情感态度。"没"和"不"在这三式中也显示出几组区别性语义特征,"都"在这三式中的语义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方言中,"非"是作为程度副词来使用的,其语义与句法结构形式都跟普通话有较大差异。"非"以单音节形式作程度副词使用既不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又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差甚远。大理洱海沿岸地区白族话中用[φ44]作程度副词,它是白族话固有的词语,随着民族的融合及文化的交流,[φ44]这一白族话中的程度副词被汉族吸收、借鉴,成为云南方言中特有的表程度的副词。  相似文献   

16.
陈继汀 《文教资料》2010,(25):81-83
"画中写话"是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基础训练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本文分析了"画中写话"的三种类型,以及"画中写话"的步骤、目标等应用要点,以促进"画中写话"模式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殷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117-119
Evans与Green提出了认知语义的四条基本原则,虽然在语义理解与语义的认知分析过程中有很强的解释力与指导作用,但是这些原则也忽略了语义认知过程中的无意识性、语义本质的复杂性以及语义的诗意境界。这些局限性源于经验主义,并受到表现为传统"概念"哲学的主客体关系"在场"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泰语中的潮州话借词在语义上的异变是多见的,并且语义异变也存在多种情况.泰语潮州话借词语义异变的原因主要有闽南和泰国文化、民族心理、认知(借代和转喻)、音译局限和语言学意义等因素,这对泰语和潮州话的接触研究在方法上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