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杨静 《天津教育》2002,(9):32-34
今天,班内的“评星颁牌”活动又如期举行了。这次活动是经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任课老师考评三道程序之后,最后由我这个班主任裁定并宣布评比结果:第三学习小组获得“最佳合作学习小组”金牌,第五学习小组获得“最佳创新学习小组”金牌……王红同学被评为“学习星”,陈亮同学被评为“纪律星”,沈吉同学被评为“自强星”,程艳燕同学被评为“创造星”……我每宣布一项结果,孩子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每一张小脸上都写满笑意,或为集体或为自己或为他人。“同学们,现在我郑重地宣布陈铭铭同学被评为本大周惟一的‘智慧星’!”我作了…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班会上,我提出中学生要慎重交友,不要过早涉足早恋这“情感禁区”。会后,班上的小美同学递上一张字条:“老师,你试图说服我们不要早恋,用心良苦,可是,你的努力可能徒劳,只因我们达过‘孤独’。”我佩服小美同学的勇气。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谈。  相似文献   

3.
翟晓芳 《河南教育》2005,(10):45-45
昨天布置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文后的几道题。今天上午一上课我就问:“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举手。”“刷”,全举手了,我很高兴。又问:“谁能说说短文写了什么?”这回和刚才完全反了,全班学生竞没有一个人举手。我疑惑了:“你们不知短文写什么,怎么做的题?”“我是抄的答案。”一个同学大声回答。  相似文献   

4.
一天上班务处理时,我和一位应邀校访的学生家长谈话而迟到。当我疾步赶到教室门口时,班长已在上班务处理。“现在班主任高老师正在和李勇同学的父亲进行‘严正交涉’,估计来不成了。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时间谈谈对昨天‘李勇事件’的看法。”   话音刚落,全班顿时沸腾起来了。“昨天上数学课,李勇同学迟到本已不对,加上顶撞数学老师,更是错上加错。”“昨天班务处理时,班主任巧妙地给了李勇同学台阶下,可他却站在讲台上,低垂着头,涨红着脸,一言不发……”   大家就像点燃的鞭炮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李勇。然而李勇却像吃了“豹…  相似文献   

5.
上大学时,一位教育学教授曾给我们讲了陶行知先生“四个糖果”的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于是立即上前将其制止,并责令男生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行知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  相似文献   

6.
说起“Polly”,大家立刻会联想到鹦鹉“Polly”。但今天所说的“Polly”,并非长着彩色羽毛、模仿人讲话的鹦鹉,而是初中时我的一位同学。也许你会很奇怪,为什么我会有一位外国同学呢”。不,“Polly”可不是什么外国人,而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男孩。他之所以叫“Polly”,是因为──你听我慢慢说。 他姓李,名左,因长得较胖,同学们就戏称他为“胖李”。可谁知“胖李”和英语书中那只鹦鹉的名字差不多,因此,“Polly”这个“洋名”就很自然地属于了他。 见过他的人都用一个字概括了他的长相──帅。那穿…  相似文献   

7.
“能称出体积的大小吗?”“能。”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发明”。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时,临近下课,同学们都能熟练地利用体积计算公式求出有关长方体的体积。有位同学突然问:“像土豆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提问,并顺势说:“那  相似文献   

8.
“青春痘”给我们中学生带来了许多烦恼。为什么有些同学有“青春痘”,有些同学没有“青春痘”?导致“青春痘”的原因有哪些?有没有能够预防和消除“青春痘”的良策?带着这些疑问,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做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李怡洁 《师道》2002,(11):35
初一时教我们英语的孙老师眼窝深深的,鼻子钩钩的,长得有点像外国人。那时我们还小,总爱给上课的老师乱起绰号,孙老师也因为过于严厉被我们乱起了例如“巫婆”之类的外号。虽然这个绰号真的有些难听,可她确实具有某些巫婆的特性,特别严厉,有时候还有那么一点不尊重我们,总是恶语相向,班里的同学基本难逃“魔网”!记得有一次上英语课,上课铃声一响,她就“飘”了进来,那时我班的杨嘟嘟同学正打哈欠,恰好被她发现。“杨嘟嘟,刚才上课铃响了之后你在做什么?”一向老实的杨嘟嘟赶忙站起来,脑子里使劲回想,一时还真想不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一件小事微不足道,可它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不知各位同行们是否听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奶塘”的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一日他看到一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责令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先生掏出第一块奶塘送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第二块奶塘给男生:“这也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接过奶塘。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奶塘。…  相似文献   

11.
无须"检举"     
常听班主任自豪地介绍自己的“经验”之谈:要想知道班内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坏事,只要让同学之间相互检举……这种“方法”似乎有一定的效果,殊不知这样做法是犯了个大忌。这是教师在利用学生的善良,培养一种不良的品质,揭别人短,搞得同学间不团结,往后何以发挥集体的力量?再者,学生间发生的事情需要靠这种“检举”来发现,可见班主任工作的被动与失职。那是不是不用听孩子的话,光凭自己的“经验”就足够了吗?不。作为班主任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心中装着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朋友,真正用自己的爱心,听听孩子说什么,去感知他们的…  相似文献   

12.
上课伊始,我让三位同学到黑板前默写李白的几首诗,其中柳净同学默写《将进酒》。写着写着,一人默写不下去,中途“下”了。柳净跟另一位同学还在自信地默写着。默写完毕,他们高兴地回到座位。我观察了一下,觉得柳净的字写得太对不起观众了——潦草得无法辨认,尽管内容大致是正确的。而另一位同学的默写不但内容正确,而且字迹工整。我在给他的默写打了一百分后,也给柳净同学打了一百分,稍顿片刻,又加了十分。这时有人指出:“‘天生我材必有用’中的‘材’写错了。”我一看,果不其然,柳净同学把“材”写成“才”了,于是我顺手又扣了十分。我说:…  相似文献   

13.
学生笔下的人物大多一个样,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抓不住特点,所以写不出富有个性的人物。为此,我设计了一堂将作文训练穿插于游戏活动中的作文训练课,过程是这样的: 课伊始,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做一个“让我猜猜你是谁”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做到“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胆发言,仔细倾听”。接着宣布游戏的规则:游戏需七个人,一个人被蒙上眼睛,其余六人牵着手围着他转圈。蒙着眼睛的同学伸手去抓这六位同学,抓到后要猜出被抓的同学是谁,还要说说这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如果猜不出,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描述被抓…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教学的一个片段为:师(让一位中等个子学生站起来):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生1:他很高。生2:他很矮。生3:既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高也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矮。生4:要互相比较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师:你们的说法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高矮”问题。(板书“高矮”并请身高差不多的几位学生分开站着)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谁高谁矮?生5:好像差不多高。生6:都一样高。生7: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打算怎样来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呢?大…  相似文献   

15.
一、现象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名任课教师颇有些神秘地告诉我,高二(1)班(我所带的班级)在“China Ren”上有一个班级网站,且成员已达到三十多人。我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除了现实的班级之外,一个“影子班级”已经建立,且在学校、年级、班主任的视线之外。据说有些同学几乎每天进“班”闲逛、神侃,个别同学进去的时间甚至长达两个小时。他们会讨论什么?他们对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有组织了吗?都是哪些同学进“班级”活动?……我难以想象那个虚拟的班级所发生的一切。而作为一个班主任又不能置身“班外”,怎么办?二、对策1.…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接初三(2)班,开学的第一个主题班会是“老师,我想对您说”。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有几个同学谈到,原来班上成绩好的同学有四五个都转校了,还有的偷着跑到其他班上课了,我们班全是些歪歪扭扭、不成气候的学生。他们问:“付老师,明年我们能考上重点高中吗?”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育专家到一所远近闻名的学校去考察,跟一位同学闲聊之中,无意地问及最近学校有些什么考试,他的考试成绩怎么样时,这名同学羞赧地低下了头,怯怯地说:“刚刚考过一回数学,考得不怎么好。”专家在心里估摸着他的成绩,以为平平常常,便小心翼翼地问道:“考及格了没有?”同学说:“是按分数算,还是按名次算呢?”专家有些疑惑:“当然是按分数了,只要满60  相似文献   

18.
我班的龙光武同学上体育课打篮球时不小心折断了手腕骨,本以为这位同学要在家休养十天半个月,可是他三天后就带着夹板来到教室上课了。在感动之余,我灵感一闪,何不利用这一契机举行一次“敞开心扉,寄语同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陕西韩城市张友朋、湖南郴州市苏仙区陈晓琳、江苏通州市胡飞宇等同学来信,反映他们有一种“作文恐惧心理”,说“就要中考了,很着急”。现特刊发刘咏梅老师的文章,希望对以上同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广东教育》2005,(10):60-61
事件:2004年秋季开学伊始,南京市某中学初中部的学生每做一件好事,都会得到老师送的一张与普通银行卡一般大小的硬纸的“道德银行”储蓄卡,卡上印着“阳光洒满校园,道德永驻心间”的字样。到该学期结束时,校团委将统计每位学生得到“道德银行”卡的数量,凡拿到“道德银行”卡数量多的同学就有机会获得“道德银行小卫士”的称号并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