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节"角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后,老师们对如何"摸一摸角"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共提出了如下四种"摸一摸角"的方法: 方法1.从角的顶点开始,以"顶点--一边--另一边"的顺序去摸.  相似文献   

2.
1.最大边长 例1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1,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  相似文献   

3.
“角的分类”投影教学效果好杨慧聪,刘志平一、利用旋转片切步认识角的性质在课的一开始,投影出示角的示意图形——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然后围绕角的顶点,旋转一边,角由小变大。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角的大小由两边叉开的大小决定。伸缩角的两边,引...  相似文献   

4.
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类角,分别是邻补角、对顶角,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1.邻补角 如图,∠1与∠2有一条共同的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温馨提示]①邻补角是成对出现的;②邻补角有一边是共同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③邻补角有共同的顶点;④邻补角也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与端点在这条直线上的一条射线组成的两个角.  相似文献   

5.
秦丽萍 《初中生》2018,(3):33-34
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小刀是学习数学的必备文具.近些年,以文具为载体的数学题备受命题者青睐.这些题目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看以下例子. 一、三角尺类 例1如图1,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块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的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____.  相似文献   

6.
"一线三等角"问题一直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中考在这个领域都有所涉及。所谓的"一线三等角"模型就是两个相等的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在该直线的同侧或异侧,还有另一个与之相等的角的顶点在前一组等角的顶点中所确定的线段上或线段的延长线上,另外两边分别位于直线的同侧或异侧于两等角两边相交,会形成一组相似三角形,把该组相似的三角形习惯上称为"一线三等角"形相似三角形。以此,探讨"一线三等角"模型在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应用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重点内容 1.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1)重叠法:先把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把另一边放在重合的这条边的同侧,通过观察另一边的具体位置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这是从"形"的角度来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8.
在一节“角的初步认识”的公开课后,老师们对如何“摸一摸角”表示出了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共提出了如下四种“摸一摸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 中学数学月刊》1997年第2期上介绍了第十一届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解答.其中第三道试题为: 设△ABC三边上的三个内接正方形(有两个顶点在三角形的一边上,另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两边上)的面积都相等.证明:△ABC为正三角形. 这里,笔者给出上述赛题的另一种证法. 证明 如图1,设一边在BC边上的内接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由△AGF∽△ABC.可得上x/a=(h_a-x)/h~a,于是x=  相似文献   

10.
一、重点内容 1.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1) 重叠法:先把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把另一边放在重合的这条边的同侧.通过观察另一边的具体位置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这是从“形”的角度来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11.
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学习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对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学习角呢? 一、会用两种方法定义角 1.从"静止"的观点定义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定义中的公共端点和两条射线是构成角的两要素,缺一不可,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边.显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2.从"运动"的观点定义角:"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在这里,初始位置的射线叫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角的终边,射线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相似文献   

12.
正题目呈现(人教版数学必修五113页第2题)如图1,树顶A离地面am,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bm,在离地面的C处看此树,离此树多远时视角最大?此题在各种教参、资料上都有详细的解析,但题目丰富的背景与广泛运用却未曾提及.本文将重点介绍该问题的中等数学背景和其在生活、高考与竞赛中的广泛运用,供参考.1、背景探讨题目的本质:一个角的一边上有固定两点,另一边上有一动点,求以动点为顶点,动点与两固定点为边形成角度的最大值.它源于一个著名的数学问题:米勒问题.米勒问题  相似文献   

13.
角是几何知识的基础之一,下面介绍角的有关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一、角的两种定义 1.“静态”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动态”的概念: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如图1所示,无论从哪种定义考虑,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条射线和公共端点,二者缺一不可. 二、角的四种表示法 1.用三个英文大写字母表示:用角的两边上的两个大写字母和顶点的字母表示角,如图1中的角,可记为∠AOB.注意顶点字母写在中间.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和一边,可以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列式,求出另一边.但在有些几何计算题中,题设没有已知角,这时可以设辅助角,然后利用同角或等角,互为余角的关系,把辅助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另一个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值.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根据空间等角定理及推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与顶点位置无关,将角的顶点取在其中的一条直线上,特别地可以取其中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所在平面的交点,选择与已知量有关,以便于计算.具体步骤是: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③利用三角形来求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π/2].例1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A1=a,E,F分别是A1B1和B…  相似文献   

16.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根据空间等角定理及推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与顶点位置无关,将角的顶点取在其中的一条直线上,特别地可以取其中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所在平面的交点,选择与已知量有关,以便于计算.具体步骤是:①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②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③利用三角形来求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0,π/2].例1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A1=a,E,F分别是A1B1和B…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中大量的概念、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等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生长点上萌发出来的。这样,新知识的学习就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基础。新知识的掌握也离不开学生的认识基础,教师必须注意到新知识的提出要符合认识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如在初三几何教学中,弦切角这个概念的建立可以看作是在旧知识圆周角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圆周角的一边静止,把另一边以顶点为中心绕顶点旋转,当这边与圆的两个交点逐渐接近直到重合时,这边就和圆相切,这时它也就失去了弦的特点,这个角也失去了圆周角的特点,萌生出具有新  相似文献   

18.
教学片断: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了量角的方法,很复杂,有没有兴趣把量角的过程编成儿歌,边唱歌边量角呢?生:有。(众生一起回答,声音特别响亮。)师:用量角器量角时,第一步干什么?生1: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生2:可以说成:中心顶点先重合。生3:中心对准角顶。生4:中心对顶点。生5:心对点。生6:中心顶点先统一。生7:你拍一,我拍一,中心顶点先统一。生8:花对果,根对茎,角的顶点对中心。师:(教师演示:把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第二步该干什么呢?生1:再把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生2:零线重合角一边。生3:杯盛…  相似文献   

19.
角平分线是一条值得关注的特殊射线,它是角的对称轴,沿着这条射线可以将角的一边翻折到另一边,因此,在与角平分线有关的问题中,我们常常作翻折变换, 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1 如图1.已知△ABC中,P  相似文献   

20.
<正>一些几何问题中往往含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二倍的条件,处理这类问题常用如下方法添加辅助线.1.作二倍角的平分线,构成等腰三角形如图1,在△ABC中,∠ABC=2∠C,作∠ABC的角平分线交AC于点D,则∠DBC=∠C,△DBC是等腰三角形.2.延长二倍角的一边,使其等于二倍角的另一边,构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题如图2,在△ABC中,∠B=2∠C,延长CB到D,使BD=AB,连结AD,则△A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