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住北京某区文化馆附近,经常看到文化馆举办各类培训班的广告:奥数、英语、书法、绘画、钢琴、舞蹈、计算机……哪一个都挺重要,有不少家长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分成几半,好让他把所有的班都学了。我认识一位家长,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就给孩子在文化馆报了一个舞蹈班、一个绘画班,还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报了一个剑桥英语班。每周末孩子在文化馆上完两门课后,又要急匆匆地往二外赶,就跟演员赶场似的,真忙。后来,我自己的孩子也上学了,这才知道在学校里,这样的班也一个都不少,只是它不叫培训班,而叫文化艺术课或兴趣班、特长班,而且打的是素…  相似文献   

2.
许多家长十分重视孩子早期智力开发,为了孩子,可以说是不惜血本。但结果呢?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的往往不在少数。有一个孩子叫伟伟,不满周岁就会说话了,一岁半以后,爸爸妈妈就有意识地教他写字、背诗、学算术。伟伟两岁半就已经认识200多个字,会背十几首唐诗、宋词。伟伟上小学了,学得很轻松,成绩名列榜首,但渐渐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愿动脑筋,课上对老师的提问常常目瞪口呆,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又一个孩子叫静静,从三岁开始,父母就对他进行小提琴、绘画、外语的  相似文献   

3.
尊重与自尊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商人打算资助贫困山区的学生,但是只资助一名,知道消息的校长推荐了三个家里都很贫困的孩子。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叫周小康的男孩儿引起了商人的注意。别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身着的衣衫都又脏又破,而周  相似文献   

4.
运用“三画法”开发孩子右脑智力,就是启发引导孩子通过“画故事”、“画音乐”、“画文章”,来激发孩子右脑,促进孩子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画故事”,就是由父母先给孩子讲故事,然后指导孩子把故事中最主要的内容画出来,使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图示化、形象化。绘画和听故事,都是幼儿和小学儿童特别喜爱的活动。家长在选择故事时,应注意故事的内  相似文献   

5.
任教多年,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天天给孩子讲故事,有时一次讲2~3个,可我的孩子却听了就忘,一个故事也说不出来。”其实,这些家长走入了一个误区,以为给孩子讲故事讲得越多越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后来,我向家长介绍了一个诀窍——五天讲一个故事,收效甚好。 第一天,请幼儿自己看一遍家长事先选择好的新故事图书。告诉幼儿故事名称,并提问:“这本图书上画了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等幼儿看过一遍后,家长再与他共同认识图书中的重要角色,并帮助他记住故事的名称。 第二天,家长与幼儿共同看书,并声情并茂地讲一遍故事,一边讲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幼儿不易理解的字词的含义,或用容易理解的同义词直接置换,并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讲解。最后,与幼儿初步地讨论故事的教育意义,可问:“你喜欢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好孩子     
和我女儿一起长大的有两个女孩,一个叫亭亭,一个叫丽丽。因为是邻居,所以三个孩子玩得特别好,做父母的也都喜欢这三个孩子在一起玩。孩子大了就要上学,三个孩子就近在同一所小学读书。孩子上了小学后,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也都抓得比较紧,可三个孩子还是有许多时间在一起玩。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一年级开学现场时间:开学第一个月地点:学校人物:老师、家长、学生第一幕:报名现场一个女人拉着小男孩的手蹦蹦跳跳地来报名。家长:你是一(2)班的老师,是吗?(满脸笑容)老师:是呀!家长:哇,老师那么年轻漂亮呀。宝贝快叫老师好。(一旁爬桌子的孩子猛地回头"老师好")老师:孩子叫什么名字呀?母亲:我宝贝呀?我宝贝叫浩浩。老师:全名。母亲:王浩,老师,我宝贝好聪明的哦。算数题你说什么算什  相似文献   

8.
老师看问题有老师的视角,所以,家长倾听后还要细细思量,那样就不会误读了。一个班级中,出现四个典型的孩子,一个孩子叫壮壮,身体壮,喜欢用拳头说话.在群体中处于霸主的位置;一个孩子叫和和,天性随和,不善与人起争斗,由于畏惧强势,为了自己在群体中的生存,自然地做了壮壮的随从:一个孩子叫  相似文献   

9.
如果一个家长,想叫孩子快快长大,便叫孩子从早到晚吃个不停,吃不下也硬塞,那么人们就会责备他:你简直要把孩子撑死!因为众所周知,人的肠胃有一定的容量,对食物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如果生活无规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能说出孩子10个优点,你是个优秀的家长;如果你能说出孩子5个优点,你是个合格的家长;如果你连孩子一个优点都说不出来,那你该是个‘下岗’的家长!”国家一级作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庆祥提出等级家长的概念。他说“:通常有三等家长:一等家长用眼睛管教孩子;二等家长用嘴巴管教孩子;三等家长用拳头管教孩子。你们应该争取做一个一等、至少是二等的家长,千万不要做三等家长。”“作为家长,你还有义务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陈庆祥向所有家长发出“通告”。在教大家该如何做个好家长之后,陈庆祥又举了一些反面教材,以此说明:如果…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个直实的故事: 在纽约一个叫大沙头的贫民窟里,生活着一群黑人孩子.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玻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俄罗斯出现了一些私立学校。其中拥有国家许可证的有近600所,这只是俄罗斯所有学校的1%左右。私立学校的经费来源有三个方面:创办者的资金、家长支付的学费和国家款项。大部分私立学校的创办者是自然人,或是想发挥自己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或是关心自己孩子学习的家长。比如说莫斯科一所叫“启示”的私立学校,它的创办者是一个母亲,她的孩子因健康  相似文献   

13.
尤顺凤 《早期教育》2006,(10):28-29
孩子没有不调皮的,正是调皮构成了孩子绚丽的童年时代。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家长要分析原因,加以区别对待。下面三个故事,是尤老师的做法,我们家长是否可以借鉴一下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开发幼儿智力,许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购买图书,并认真地指导孩子阅读图书。如一个叫林锡的小朋友有许多图书,购书时她的家长都经过精心选择,其中有启发智力的书,有培养道德品质的书,也有美工万面的书。家长经常用书本中的故事教育孩子,用书中的知识充实孩子,促进孩子智力、情感、能力等方  相似文献   

15.
平时,常常听到老师、家长抱怨:“现在的小孩子没有责任心!”其实,孩子的责任心要靠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慢慢培养。特别是家中的日常小事,日复一日地培养,最能磨炼孩子的责任心。朱良俊先生的故事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时,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家长和老师借鉴: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相似文献   

17.
〔迎“六一”,孩子过得不轻松〕我是一名母亲,女儿才上幼儿园中班。这一个月来,孩子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过得并不轻松,而我们家长也很累。我孩子上的幼儿园是一所实验幼儿园。从五月初开始,孩子回家就叫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完全没了平时生龙活虎的调皮劲。一问才知道,幼儿园为了迎接“六一”,正在编排舞蹈节目。女儿就是其中的小演员,每天排练都很辛苦。我们给女儿报了周末的绘画班。因为孩子的绘画功底不错,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现在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六一”节各种大大小小的比赛都凑在一起了,其中有好几个绘画比赛。我女儿因…  相似文献   

18.
学会赏识     
我的办公桌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本书,一本极普通的书——周弘的《学会赏识》。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学校的某个老师在某次考试后,留下了班里成绩最差的10个孩子,同时喊来了孩子的家长。这位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把他们的试卷发给家长,并问家长: “你们说怎么办?”这一句话犹如导火线一般,引爆了  相似文献   

19.
作为离异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重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获得一份没有残缺的爱,使孩子能最终健康地成人成才呢?让我们来看看两个妈妈和她们孩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常听小班老师说孩子不爱画画,有些孩子一参与绘画活动就哭。为此,我们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幼儿对初入园的不适应、家长对幼儿涂鸦的不理解这两个原因外,教师组织的集体绘画活动也是挫伤有些幼儿自信心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忽略幼儿年龄、绘画基础的差异,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