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为全面落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让研究性学习走入了课堂主渠道。一、研究性学习走入学科教学的认识1.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它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可以渗透、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2.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教育价值体现在创新既定教学模式,教师在输出观点与信息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感知、体验与应用能力.教师应切实突显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深究性、思想互动性、头脑风暴性,并明确其所具备的应用价值与优势.由此,进一步突显无机化学实验的探究性,并实现无机化学教学的方法化,将研究性学习运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阐述研究性学习的显著特色,分析研究性学习实践运用于无机化学教育中的优势并探究其策略.  相似文献   

4.
刘学勋 《江西教育》2004,(12):31-3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的更新,“研究性学习”已发展到小学教学领域,并在教学中取得较为乐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综合实践活动明确规定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是其中重要一项。所谓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全新的课程,如何确保并搞好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下面根据我校研究性课程的实施情况,谈谈具体的做法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变“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一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不仅对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而且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转型,教师是关键,要胜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就必须首先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否则研究性学习将“换汤不换药”而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研究性学习正以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化学学科出发,分析和探讨了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方法,并提出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郭继东 《教育科学》2001,17(4):22-24
研究性学习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一门独立课程,研究性学习既有历史的继承性有时代的发展性,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长久存在的价值,这门课程应当定位于国家宏观控制、学校具体开发、学生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0.
陈宽秀 《时代教育》2007,(6Z):104-104,105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要求我们从八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2.
《教书育人》2005,(4):58-58
第一,研究性学习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在对待研究性学习时,也要考虑它的有效性问题,不能任意拔高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研究性学习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研究性学习有独特价值,但也存在相应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强调探究的过程对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但操作困难、与之配套的社会环境尚待完善;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但往往使学习流于粗浅和表面化,容易与知识的学习相割裂。  相似文献   

13.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国家教委提出在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从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主要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必须先行一步。本文旨在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师范教学中的重要性,实施的难度及实施方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提倡的是让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说到底,它的根本性质仍然属于“学习”范畴,仍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但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开展和理论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群体——教师,忽视了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师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缺少教师的主体活动,也就无所谓教育实践了。  相似文献   

15.
解读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占据着支配地位。接受性学习在促进我国传统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缺陷.特别是在教育与国际接轨以及教育教学全球化趋势下,接受性学习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而言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值得关注的.它在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改革教师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学习方法的需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问题性、应用性和差异性特点,有一定的实施方法.研究性学习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及时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高中政治教师如何走进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版)》。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如何快速地走进研究性学习呢?笔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一、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学生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即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传授性教学与指导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就教育发展、人的发展而言,传授性教学与指导性教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都是必要的,在教育、学习活动中,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结合进行,才能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较完整的知识,如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和应用知识的学习形式。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倡导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素质发展奠定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这反映出人们渴望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为了保证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进行.我们应谊理性地认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教育目标变化的必然产物。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多元化的反映,倡导研究性学习是对学习过程教育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