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光民 《中国培训》1999,(11):28-29
“十五”计划是我国下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我国“十五”期间工业发展的政府政策要点,对实现“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推动我国工业化发展,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十五”期间工业发展政策主要内容是:工业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工业政策特点,政府在工业发展中的政策职能。一、帮助国有企业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党的十五大提出国有企业三年实现两大目标,即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现代化制度,大多数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据统计,中国国有企业总体亏损额1996年为18亿元,1997年为293亿元,到1998…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之年。年中,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的一则最新消息让人振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取得重大进展,为国民经济出现重大转机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地区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25个地区整体盈利。从重点行业看,14个重点行业,10个行业盈利增加,国有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4.1亿元。有色、建材行业扭亏为盈。煤炭、军工行业亏损减少。从大中型企业看,到今年6月底,6599户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已减少3626户,占总数的54.9%。党中央、国务院提 出…  相似文献   

3.
中央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已经非常明确。近期的有限目标,就是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单、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当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今年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脱困的第二年,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国有企业的盈利有恢复性增长,亏损额有所减少,但亏损面还比较大。鉴于目前国内通货紧缩的趋势仍在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日趋严峻,在新的困难条件…  相似文献   

4.
1998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1998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战略部署,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大局,以...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是,现在也是.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的不适应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举步维艰,成为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国企机制不活、动力不足,竞争力低下,最终表现为经济效益的低下.1996年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首次出现净亏损,全年实现利润比1995年下降42.5%;1997年一季度再次出现净亏损,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高达943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亏损企业6599户,亏损面达39.1%.  相似文献   

6.
1997年党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这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三年已经过去了两年,这两年成效如何?目标能否实现?这是全国人民都很关心的问题。从这两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进展看,从今年整个经济形势看,可以肯定地说,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完全有望实现。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依据:1、正确理解三年脱困目标。党的十五大及十五届一中全会、四中全会,对于脱困目标有两种表述:一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二是使企业经…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今年起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脱困,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这是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来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今年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的热门话题,无疑也是全国职工乃至全国人民热切关注的大事。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宏观状况明显好转。但是在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国有企业几度出现了盈利水平下降、亏损增加的状况。1996年一季度国有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首次出现净亏损,亏损额达34亿元。虽然效益状况从当年二季度开始好转,全年实现利润总额达417.9亿元,但…  相似文献   

8.
信息万象     
国企改革成本8000亿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说,在今后三年时间内,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即大多数中国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为达到这一目标所支付的直接成本将会达到6000亿到8000亿元人民币。 他分析说,国有企业改革的工作其实从去年就开始做了,算上去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努力奋进,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必须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极为严重。其持续时间之长、亏损面之大、亏损额之高,是建国以来罕见的。以最近几年为例。1990年,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亏损面一直在30%上下徘徊,月亏损额上升为30亿元左右;除了明亏外,还约有80%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亏,潜亏为明亏的1.72倍。1991年,国有企业总数的27.8%亏损,亏损额高达310.5亿元,约占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数的2/3(见《人民日报》1992年8月25日莫新元、王清宪文章),国家因此花了500亿元填补国有企业亏损。1992年的情况改善不大,国有大中企业总数的22.5%亏损,亏损额高达283亿元,国家除了要拨专款补贴外,还要注入100亿元资金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收效甚微。1993年的情况也很严峻,仅1—4月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中就有33.8%亏损。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明亏,另有三分之一潜亏,只有三分之一真正做到盈利。实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潜亏将亮在明面,企业将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局面,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可能由1/3扩大到2/3(见《中华工商时报》1993年4月23日报道)。 综观这几年国  相似文献   

10.
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已刻不容缓 ;国家企业亏损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转换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前提条件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根本途径 ;有效地运用宏观政策是国有企业实现“转机建制”、扭亏脱困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90年我国有壹万零柒佰多个大中型企业,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而上交税利却占全国工业上交税利的60%以上。然而,从目前的盈利憎况来看,大中型企业有1/3是明亏的1/3是暗亏的。1992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亏损面为22.5%,亏损额为283亿元,1993年4月末,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3.8%,1993年7月起,国家实行新的财务制度后,企业潜亏暴露出来,亏损面竞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已刻不容缓;国家企业亏损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转换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前提条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根本途径;有效地运用宏观政策是国有企业实现“转机建制”、扭亏脱困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据沈阳市总工会宣教部最近在 12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一线职工中的调查,了解到职工对新的一年有七盼:   一盼国有企业真正好起来,实现彻底脱困。许多职工反映,现在说国有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脱困,但职工们认为还没有真正摆脱困境,就沈阳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还有不少仍然十分困难,有的还在继续恶化。有的职工说,我们企业工资没有保证,企业欠资不还,劳保福利不能到位,工人心里着急,就盼着企业能尽快好起来,在新的一年里,党和政府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是我们工人的最大心愿。   二盼增加收入,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增强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一直被作为经济体目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几年过去了,多被企业的状况并无根本性变化.95年末,全国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中停产、半柱产的企业的4.1万户,涉及职1665万人,对住发工资的职1479万人,停住发工贸总流105.7亿元,不能正常压取退休金的人员近70万人,评注发离退休金总伍达7.88亿元,黑龙江省大约有15%左右的国有企业很难救活.96年以来,国有企业亏报面继续扩大,第一季度,国有企业亏报担达201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38.4%.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这种困境,一是历史包袱沉重,二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艰巨性,以及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对策——扩大需求的局限性,着重论述了从战略高度审视和看待中小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条件,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到1995年底,全国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量达到47472.1亿元,占全部工业的53.7%:全国的大中型企业总数为15668个,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2%,但资产总量为39346.4亿元,占44.5%,上缴税金2265.5亿元,占48.8%,实现利润705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利润的43.1%。国有企业中邮电、铁路、电力、煤炭、石油、冶金、化工等行业的资产分别占全行业的100%、100%、91%、90.9%、95%、79.2%、77%;国家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去、现在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民族的脊梁。在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7.
梁侠 《中国考试》2000,(4):59-60
经济发展:希望的主题 1999年国有企业改革有了突破性发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达96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左右;纺织行业作为三年脱困的行业突破口,结束了长达6年之久的亏损局面;全国铁路提前一年实现扭亏;石油化工系统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重点企业扭亏增盈有较大进展。1997年底亏损的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国家审计署对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审计,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利润总额38.87亿元,其中有36.92亿元是虚报的,另外还隐瞒利润20.53亿元。据国资局190年1月至1993年6月对部分地区抽样调查,全国每天平均流失的国有资产在1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在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强大支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到1990年我国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8,177亿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和资金分别占全国的65%和62%,国有企业创造的利税是国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战略部署。世纪之交,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迎来又一次宝贵机遇。国有企业就是国家所有制的企业。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国有企业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巩固和加强国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50年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保持了年均增长14%以上的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工业增长41%的水平。到1998年底,国有企业有238万户,国有资产总量为82211亿元。目前,我国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已跃居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