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工业化是由两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工业化组成的,一个是城市工业化,另一个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始于1952年,迄今已有38年时间;农村工业化始于1980年,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从1952——1979年,我国工业化主要在城市推行,这是由我国不合理的城乡经济结构造成的。我国传统的城乡经济结构模式是:城市——工业,农村——农业。工业  相似文献   
2.
全面地确立企业的经济法人地位和权利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全面地确立企业的经济法人地位和权利,就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科技农业的概念和特点现代化农业的概念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外先后提出了两种不同理解:先是认为现代化农业的标志是机械化、电气化、灌溉化、化学化,亦称“石油农业”;近十多年来,有入认为未来农业的象征不再是拖拉机、化肥以及农药等,而是生态农业。这两种看法对不对,还是让实践去回答,这里暂且不加评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代化农业不是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是对初级阶段的初步认识阶段。这一阶段,我们党先后三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但尚未从理论上作出全面而深刻的阐述。第二阶段,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对初级阶段的深化认识阶段。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阐发,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三阶段,从十四大到十五大,是对初级阶段的认识飞跃阶段。十五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境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在理论上有一系列突破和贡献 :深刻论述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 ;对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 ;对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全面概括 ;进一步精辟阐述了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科学概括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不是凭空制定出来的,它有许多科学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笔者认为,生产力理论就是对外开放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生产力理论是研究和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论。本文试以生产力要素多样性、整体性、运动性等特征为依据,论证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今年开始,集中三年的时间,对国民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革、整顿和提高。这是一个加速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英明决策。调整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是这次调整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来,我国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处理得不够好,其突出表现是积累偏高,消费偏低,消费长期没有摆到应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农业,这是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我省忽视这个问题,结果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再也不能无视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努力奋进,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必须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亏损极为严重。其持续时间之长、亏损面之大、亏损额之高,是建国以来罕见的。以最近几年为例。1990年,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亏损面一直在30%上下徘徊,月亏损额上升为30亿元左右;除了明亏外,还约有80%的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亏,潜亏为明亏的1.72倍。1991年,国有企业总数的27.8%亏损,亏损额高达310.5亿元,约占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数的2/3(见《人民日报》1992年8月25日莫新元、王清宪文章),国家因此花了500亿元填补国有企业亏损。1992年的情况改善不大,国有大中企业总数的22.5%亏损,亏损额高达283亿元,国家除了要拨专款补贴外,还要注入100亿元资金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但收效甚微。1993年的情况也很严峻,仅1—4月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中就有33.8%亏损。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有三分之一明亏,另有三分之一潜亏,只有三分之一真正做到盈利。实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后,企业潜亏将亮在明面,企业将会出现大面积亏损局面,预算内工业企业亏损面可能由1/3扩大到2/3(见《中华工商时报》1993年4月23日报道)。 综观这几年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4条新思路:一、由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移到产量和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轨道上来。二、用降低生产成本方式取代农产品提价。三、在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的同时,大力拓展非农产业的空间。四、增收和减负并重,增收先减负,减负先减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