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教师和学生。这是鼓励他们的第一步,否则你怎么知道有什么不同呢?比如说一个总是很早来校的老师,怎么突然来晚了呢?在操场上,在饭堂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你应该深入到师生中去,看一看他们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了解你的员工和学生是鼓励他们的第一步,否则你怎么知道他们有什么不同呢?比如说一个总是很早来校的老师,怎么突然来晚了呢?在操场上、在饭堂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你应该深入到师生中去,看一看他们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是最好的说话训练材料,它提供了许多口语训练素材和形式。低年级的教材中,篇篇都有色彩鲜艳、内容可爱的插图。我在讲授新课之前,出示书中插图,请同学们认真仔细观察,根据图意说话,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常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一册中《入学教育》这一课时,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重点看人物,请学生说出:你是从哪看出他们是小学生的?他们的服饰为什么不同?他们手拉手要去哪儿?他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再请学生…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24)
了解教师和学生。这是鼓励他们的第一步,否则你怎么知道有什么不同呢?比如说一个总是很早来校的老师,怎么突然来晚了呢?在操场上,在饭堂中,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你应该深入到师生中去,看一看他们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小读者》2011,(3):44-44
嗨,已经开学了吧?试图向不认识的人介绍自己,可能会是件非常令人不好意思的事吧?如果你对他们完全不了解,你怎么知道该说些什么呢?你如何能和完全陌生的人开始有趣的对话呢?这儿就有五个避免第一次相识尴尬的英语开场白。  相似文献   

6.
指导自学。教材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渗透在每个单元之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有计划地、系统地指导学生学会自学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按“读、想、问、练”的方式进行阅读。读课本,读生字,想“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中心是什么?有哪些优美词句?你为什么觉得它优美?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懂?”等等,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昵?——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带着和朱自清一样对时光飞逝的慨叹,职场人又迎来了一年的尾声,他们收获了什么,失落了什么.又在期盼着什么呢7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了谁?他们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呢?生活中,你参加过或看过拔河比赛吗?瞧,图画上的裁判员嘴里含着哨子,  相似文献   

9.
“你的QQ号是什么?”“唉,你说×班×××是不是个靓妹呢?”“嘿,放学后咱们到××网吧去玩反恐精英吧?”“哥儿们,咱们吃麻辣烫吧?”您知道吗?这些是我们学生平常的话语,他们在想什么呢?人的思想是人脑思维的产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思想对人的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的行为总是同一定的思想联系的。一般说来,看一个学生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反映了一个学生有什么样的思想,思想表现行为,行为反映了思想。因此,作为班主任要通过学生外在行为去把握学生内在的思想。当今社会人们都知道最苦的是…  相似文献   

10.
再过几个月,你就要小学毕业了。离开母校的怀抱前,你是不是想为母校做点什么呢?是做几件好事,还是送点纪念品?其实,我倒有个好主意,用你的智慧,写封信,留下你的美好祝愿,给学校提点建议!一、定好中心。这次作文比较特殊,综合了写建议书与写书信两种形式。不要紧,它的中心,它的具体内容并不受什么限制。写什么呢?比如,你可以回忆一下近年来的学校生活,找找还有哪些没做好的事情;与同学谈一谈,了解他们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听听他们有什么好办法。有了这番调查,你再分析一下:哪些是最需要做的事情?有…  相似文献   

11.
猫又 《音乐世界》2010,(5):38-39
《完美小姐进化论》播出得如火如荼,其中的帅哥4人组们,在引起话题上可谓功不可没。在演出了那么多集中之后,他们有什么心得体会要分享呢?另外,现实中的他们,对于“须柰子”型恐爱的女生,又有什么建议呢?全在此刻告诉你。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结合对重点词、句、段的理解,感受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染和教育。2.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教学重点: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其目的是训练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教学时要突出这一训练重点.着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提问: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什么时候成立的?导入:那么当时大典的盛况是怎样的呢?2.板书课题。解题:“开”是什么意思?“典”呢?“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3.检查容易读…  相似文献   

13.
想像你脑中有一幅图画:假设有一天你乘坐时光回到原始人部落,这时天气实在热得吓死人,你又看到两男一女正叽哩咕噜不知道在讲什么,看他们面红脖子粗的,又好像在吵架……请问,你觉得他们三个“可能”在讲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大家好!愉快的暑假又要开始了,暑假里有什么打算吗?玩和学当然是免不了的,但有没有想过尝试别的体验呢?比如说打工。对于打工,同学们一定没少听说,可是你体验过吗?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吗?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直播室,听一听来自湖南、江苏这两个地区的同学的感受和体验吧。·直播室·阿木老叔:假期打工,这好像是近年来学生中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假期打工对中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大家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薛俊:我认为打工可以适当地尝试。大家知道,学生在假期打工,这在西方是非常普遍的,对学生的成长是很有利…  相似文献   

15.
如果有人问:你的学生喜欢你吗?你的学生会像喜欢明星一样的喜欢你吗?秦老师就是这样的“明星”,她的身后可有一大群“粉丝”呢。提起秦老师,学生的眼睛放光、闪亮,情绪激动、兴奋,脸上满是笑意。秦老师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着他们呢?这群粉丝是这样评价明星老师的:我们有一个幽默风趣的秦老师,她带我们科学课,一上课我们的快乐气氛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黄汉才 《新课程研究》2009,(8):158-158,167
有一次,笔者在白色的写字板上点了个黑点,问学生:“这是什么?”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一个黑点。”笔者故作惊讶地反问:“只是一个黑点吗?这么大的白板大家都没看见吗?”同样的道理,换个立场,老师在学生身上看到的又是什么呢?每个人都有一些缺点,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只看到了他人身上的黑点,却忽略了他所拥有的一大片白板呢?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换个角度,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学生,你将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7.
走进中学校门广西百色中学董湘元“你叫什么名字?”“吴迪?哇,吴迪———‘天下无敌’,好厉害呀!”“你呢?”“肖倩?真好听!就是太斯文了点。”“你这个高佬叫什么?”“董湘元,湘———湖南,元———第一,湖南出了那么多伟人才子,你还敢争第一,有雄心!有气...  相似文献   

18.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使用青岛版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数学问题。那么,如伺引导学生根据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下面结合两个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一次     
你最后一次告诉你的父母,你多么感激能成为他们的孩子,是什么时候呢? 你最后一次告诉你的父母,你多么抱歉过去带给他们的麻烦,是什么时候呢?  相似文献   

20.
针对小学生观察不正确、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指导学生看图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去看,如教学看图作文《好姐姐》,在指导学生看图时,要指导学生回答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问?文中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从图中哪些什么地方看出姐姐“好”呢?学生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一步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边想,怎样突出姐姐“好”呢?通过姐姐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的表现使学生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