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农地规模经营陈富春,郭锐一、规模经营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典作家在论述农业问题时曾指出,我们不应含糊其辞他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应科学他讲,“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就是说,以...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农业的基础地位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出现了一些认识偏差和实际工作失误。对此,文章批评了各种错误认识,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基础地位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和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吴展蛟进入农业时代后,人类天天受惠于农业。但是,由于传统重农思想仅仅是从经济上去认识农业,不仅难以从理论上真正说清楚农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深远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难以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怎样才...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坚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的小康,必须确立现代农业发展观,实现农业知识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农业不是一种单纯依靠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农业,而是一种涉及面广,必须进行系统调控的现代化大农业,政府行为,科技能力和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操作系统的三个最基本要素,政府行为是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推动力量,科技能力是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根本手段,而公众参与则是可持续农业系统调控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是周恩来经济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他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始终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他还阐明了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因为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影响工农联盟的巩固,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还指出,要搞好农业,必须重视农业的科学研究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
西南地区高等林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初步研究陈榆生,姬介南,张天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林业是农业之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林教育是农业和教育这两个基础、两大战略重点的结合部,办好高等农林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如何积...  相似文献   

8.
农业基础论是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论。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依赖于农业的发展,目前应从农地制度改革、发展“农协”式组织、提高农民素质、调整工农业关系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方面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再认识陈文科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在部分经济学报刊上发表文章,对如何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进行了新一轮的讨论。这次讨论,是在我国农业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背景下进行的,焦点是重新认识农业基础论。笔者以为,无论从什么角度和方法“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周恩来生前十分重视我国的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属的战略思想,如:农业是一种切国民经济的基础,抓紧粮食,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全面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的家业机械化,现代化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依照“狭义“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福建农业过去50年的发展历程,并就未来福建农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其现状出发。对生物多样性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及农业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作了综述。并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当代知识和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以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协调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为目标,以高产、优质、高效和农村共同富裕为宗旨,采用传统精细农艺与现代科技结合,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从目前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不可持续因素的制约,因此,根据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现状及其协调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知识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5.
衡阳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以雨养农业为主,经常遭遇干旱与洪涝风险,因此防洪抗旱是衡阳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依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从抑制干旱与洪危险性、降低农业水旱灾害脆弱性以及转让农业灾情三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减灾体系、水利工程体系和社会化防灾体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评价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应包括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安徽省2000—2008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其动态发展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安徽省农业及其子系统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民素质低严重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农村人口素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三个不适应:农民认知水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适应、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适应、农民的行为习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不适应。人口低素质通过制约科学技术发展、造就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破坏者、造成人口膨胀和结构失调从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农业人口素质,抓好教育和农业科技普及, 增强生态意识和环保法律意识,促进农村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针对沿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为理念,在土地治理资金筹措、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现代化农业示范作用、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提出对策,以实现沿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沿运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的素质是解决农业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农民素质的现状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农业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由发达国家提出的世界性农业发展战略,是当前世界农业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本文分析了世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趋势,阐释了中国发展可持续农业的约束条件,指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