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2 毫秒
1.
在民国史料中,真实可靠程度以档案史料为最。研究者广泛运用档案史料,其间也产生一些不尽合理的利用倾向。本文以运用民国档案时常见的三种不合理倾向为对象,探索问题歧异之所在,并注意档案史料与考据、校勘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档案以公文为主。由于民国政府在档案立卷归档中实行的是"有文必档"的原则,使民国档案保存的案卷内容繁多,薄厚不一。由于公文没有和现代的公文一样形成文件标题,只能以问题为单位提供案卷级检索,给档案的鉴定、保管、利用带来了不便。民国档案文件级著录工作的开展,对建成全国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数据中心,实现民国档案馆际交流,更好地为历史研究服务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宗春 《湖北档案》2001,(11):20-2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保管的民国档案总数在一千万卷以上,若加上地、县级等综合档案馆在内,数量可达四、五千万卷以上.多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对馆藏民国档案可谓是"爱不释手"、"倍加关照"、"片纸只字不得损毁",值无大小,事无巨细,均妥善保管.  相似文献   

4.
对档案工作者来说,鉴定是最难应付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民国档案的鉴定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任务更为艰巨和复杂.为确保鉴定工作质量,参考与吸取欧美档案学界提出的鉴定标准(或称原则)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对民国档案的保存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就云南省民国档案的保护策略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基础性的具体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界定民国农业档案范围,分析民国农业档案现状,讨论民国农业文献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民国农业档案数字化的意义,介绍了民国农业档案数字化的具体内容、数字化流程、数字化的成果。从多角度开展数字化研究,建成民国农业档案目录数据库、图像数据库、文本数据库、图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知识库,编制了民国农业档案分类表。  相似文献   

7.
在建国后五十多年时间里,档案工作在民国档案整理工作中,遵循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依据全宗原则、利用原基础原则,对全国民国档案进行了案卷级整理工作,逐步建立了包括全宗目录、案卷目录、人名目录、地名目录等在内的民国档案目录体系,部分档案馆还建立了馆藏民国档案案卷级机读目录数据库。不过,随着民国档案开放力度增大,对档案内容信息的揭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民国档案整理成果已难满足现有的民国档案工作需要,对民国档案信息作进一步开发,即开展民国档案件级整理工作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但这项工作对我们来说是崭新的,我们需要对其必要性、和案卷级整理工作的衔接、应结合档案馆数字化工作开展以及在整理人员启用上如何谋求社会力量的支援等等问题加以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8.
张江义 《档案》2014,(8):17-20
王可风在长期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民国档案编辑注重方法理论、档史紧密结合、优先统筹规划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装订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影响档案实体保管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民国档案装订规范有利于了解民国时期档案的整理与归档制度。文章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档案馆、苏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调研对象,按不同时期选取300卷(件)档案作为研究样本,对民国时期档案装订形式、材料、要求及应用情况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民国档案的装订要求体现了档案管理的基本思想,装订形式的演变体现了传承、扬弃与创新,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还应在重新整理中“整旧如旧”。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政府机关文书档案保护措施受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变动的政治政权影响,呈现出该时期档案保护工作独有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政府机关文书档案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体现的保护思想进行研究,并对该时期政府机关文书档案保护工作开展的特点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厘清民国时期的档案保护理念对后来档案保护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江义  ;吴红玲 《档案》2014,(11):13-15
王可风在长期从事民国中央机关档案工作的实践中,切中肯綮地提出了民国中央机关档案边整理边鉴定、边编辑边鉴定、边清理边鉴定的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我国档案损毁严重,存世档案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有档案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文章在列举民国档案损毁状况的基础上,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丁海斌  孟晓姣 《档案》2015,(4):6-12
民国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文档名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书、档案、公文、案卷、文案、文牍等名词仍然表现出较好的继承性,文件、文书、档案、公文等名词被社会普遍采用,文书类名词和档案类名词也有了比较清晰的区别,文档名词的统一度大大提升,并有理论研究作为支撑。特别是"档案"一词成为统一的通用名词,"档子"、"档册"等词则渐被淘汰,但"档案"一词在专业领域之外的社会普及度还很低;"文件"一词自清末产生后,迅速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文档名词之一。民国文档名词的普及度大大提升,作为文书和档案名词主要代表的"文"族名词和"档"族名词的使用频率高达两位数,取得了突破性的提升。这26个文档名词划分为五大族类,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掌握馆藏民国档案纸张酸化情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于2018年启动了“馆藏民国档案酸度普查研究”项目。通过选取2858张道林纸的pH值,分析其酸化等级、档案时间分布、与年代和字迹关系等特征,从数据分析得出民国档案用纸中道林纸酸化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道林纸超过70%处于酸化严重及以下状态,酸度总平均值为4.70,年平均pH值与档案年代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呈正线性关系,对道林纸酸度变化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为民国档案脱酸和抢救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我国档案损毁严重,存世档案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有档案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文章在列举民国档案损毁状况的基础上,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浙江档案》2003,(7):20-20
案由:1989年5月24日,四川省档案馆发现一起冒充重庆市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以查阅档案,偷窃并撕毁档案的事件,并将作案人李某当场抓获。经查明,李某系重庆市待业青年,198年7月被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雇为院志办公室临时工。1987年3月,该院为编写院志,曾派某与法院一名干部到省档案馆查阅档案。事后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则应以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罪论处。另外,在当前情况下,由于档案管理不善,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在科技档案的保管方面,存在资料散失,成果外流等现象,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加强这方面工作,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档案的保护,更在于确保商…  相似文献   

17.
历史档案研究应充分挖掘档案上所载的各种记录信息,使档案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体现。从文书学角度研究历史档案,为填补档案形成背景空白,多角度还原历史情境提供了可能。利用稿面,探析档案形成时的各种背景信息,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揭示历史活动发展规律;考察公文文种,梳理相关机构间关系,可以认清历史档案价值与史料地位;研究收文处理信息,可以有效展示业务执行者演变轨迹,详细、生动还原业务活动办理的真实场景。总之,通过历史档案细节的探析,将使以档案为主干构建的历史概貌更为系统全面、有机立体,使"死"档案得以激活,档案价值得到更充分、更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黎明 《广西档案》2001,(1):37-37
近年来,档案界开展了对国民档案鉴定问题的讨论,究竟要不要对民国档案进行鉴定,笔试从档案馆的实际工作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陆军 《浙江档案》2000,(4):22-22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指根据一定原则、标准和方法来判定档案的价值,决定档案的保管期限与存毁.通过档案价值鉴定工作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修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提出了“馆藏档案分级管理”的新概念,它是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是强化档案管理的一项新举,对馆藏国民档案分级管理,必须首先对民国档案进行分级鉴定。该从国民档案分级鉴定运作的角度出发,指出许多国外先进的档案鉴定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国民档案分级鉴定有借鉴作用。并提出了国民档案分级鉴定的内容和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