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凭借的材料。材料是同一的,但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却千差万别,其中缘由除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外,教师在处理教材能力上的差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否把握、应用好教材,使其所蕴含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谈小学自然教材的优化处理江苏陆飞江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实现教材的优化处理,是提高自然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把握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重要前提把握教材要从全局着眼,从整体上去认识教材。首先,通过反复阅读教材,查阅有关教学参...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下生物教材处理要把握好六要点。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灵活地使用教材,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有效地整合教学内容,巧妙地拓展思维广度,慎重地把握教材难度。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师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要创造性、灵活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准确理解教材为基础,准确理解教材,一是要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意图:二是要从微观上正确把握各册、各单元的教学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老师钻研教材,要做到深入浅出。“深入”,就是“潜心研读本文”,感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表达特点;“浅出”.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教材的优化处理○陆飞江(江苏省海门县教研室)小学自然教材是小学自然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实现小学自然教学目的的基础。如何发挥自然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实现教材的优化处理,是提高自然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把握教材是教材优化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宜红 《学科教育》2002,(12):15-18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现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对课程资源的综合、合理、有效利用。它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避免形式化,极端化。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得到飞速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教师在教材面前不应是被动的执行者,而应积极地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研究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联系,而且要挖掘教材育人的潜在因素,切实把握教学目标,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做教材的奴隶,只讲教材;而要做教材的主人,学会灵活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的语言要精练、简洁,一语中的。同时,要求教师能准确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整合教材,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近日,有幸听了季老师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他那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及具有鲜明指向性问题的提出,都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摘录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教学指南》是与大象版《科学》教科书相配套的教师用书,是教材教学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编写组编写这套教师用书的宗旨是“引领教师领悟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帮助教师开阔 教学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增强教师对本套教材的适应度和信心指数,使教师与科学实验教材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和材料。如果学生继续用以前习惯了的学习方式,靠参考书、靠教师来把握学习的重难点,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英语到主动地学习英语,逐步齐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广大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凝聚着众多教育专家与教师的智慧和心血,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盲目随意地改编教材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把教材奉为“金科玉律”,进行照本宣科式的讲解同样也是不可取的。打破原有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理念对每位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教师的"教材把握力"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首要标准。教师在研读教材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理清每一课时内容在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产生的背景及其蕴藏的思想方法,更应该从学生"学"的视角深入地把握教材,搭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思维之脉。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点,生活经验为助力,认知规律为中心,正确理解教材,合理运用教材。  相似文献   

18.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所凭借的材料。材料是同一的,但教师之间的教学效果却千差万别,其中缘由除了教师素质、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外,教师在处理教材能力上的差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能否把握、应用好教材,使其所蕴含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保障。下面结合小学数学中的几个例子,谈一谈处理教材的几种方法和技巧。一、依照学情,调整教材内容和顺序教学的对象是人,不同地域和时间范围内的人的认知基础有着显著的差异,用同样的教材、同…  相似文献   

19.
工作在课程改革第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笔者认为除了把握课改的一些新理念,还需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教教材,而是驾驭教材,用活教材。 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生长点、重点、难点和关键。例如,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从把握教材的角度讲,教师至少应该把握以下几  相似文献   

20.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教学过程──第五组课文教学建议□黑龙江李丽君,田常泰准确地把握教材特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条件。把握第五单元义务教材的特点,必须把整组课文研读,搞清编者的意图、基本训练的主线及其重点。这样,教学设计才有坚实的依据,教师的施教才会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