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别     
今天,听说乐乐大哥和大嫂就要走了,我急得哇哇大哭,因为我真的不想让大嫂走。大嫂很疼爱我,我希望能想个办法留住她,可惜已经没时间了。大家把乐乐大哥和大嫂送到了火车站。我们每个人都拎了一件行李,乐乐大哥手里的包最大,比大石头还要大。  相似文献   

2.
笑话与幽默     
绝招大哥弄了一支甚重的自动步枪在家里,每逢大嫂发脾气,大哥总是二话不说,到旁边擦步枪去了。大嫂便吓得面容失色,一场内战还没开始,就结束了。我忍不住问大哥:“大嫂怕你杀她?”大哥很得意地说:“哪里,她是怕我自杀。”  相似文献   

3.
我的嫂子     
大哥、大嫂都长我20岁,他们成婚时,我才一岁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经常把我抱到她的屋里去睡。她特别喜欢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还给我缝制了许多衣裳。其时,母亲已经四十三四岁了,乐得清静,便听凭我整天泡在  相似文献   

4.
我的嫂子     
大哥、大嫂都长我20岁,他们成婚时,我才一岁多。嫂嫂姓孟,是本屯的姑娘,哥哥常年在外,她就经常把我抱到她的屋里去睡。她特别喜欢我,再忙再累也忘不了逗我玩,还给我缝制了许多衣裳。其时,母亲已经四十三四岁了,乐得清静,便听凭我整天泡在嫂嫂的屋里胡闹。后来,嫂嫂自己生了个小女孩,也还是照样地疼我抱我。有时我跑过去,正赶上她给小女儿哺乳,便把我也托到她的胸前,我们就一左一右地吸吮起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老家的门     
正每次回到故乡,一阵狗吠声过后,老家的院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开门的人不是大哥,就是大嫂。有时,大哥、大嫂下田上山干活去了,门没上锁,我随手推开,便可见到中风多年,腿脚不灵便,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前来迎接我的母亲。老家的那扇院门分为两页、双合门,用厚实的方木板做成。只要人在家,门就像苏醒的母亲,睁着眼睛。家里无人,门合  相似文献   

6.
挑担     
家有风俗:家中排老三,只能叫老三,上面有哥哥姐姐,就得叫大哥、大姐。我是家中的老三,老大是姐姐,老二是哥哥,我就得叫他们姐姐、哥哥,省了“大”字,也省掉了村中儿童戏称我永远只是老三,必须得叫大哥.大姐,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从上了高中,我就没少受过罪,光是脖子上的脑袋就遭遇过三次袭击。刚跨进高中学校的大门,和别的同学一样,特别兴奋、好奇,也一次次的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待四处乱窜之后,终于找到了我自己的班级——高一(5)班。“哇噻,人口蛮多的嘛!”我一边观察教室里的同学一边向教室后排找空位。“请问,这位大嫂,这里有人坐吗?”“没人,诶,你怎么叫人的?大嫂?”“嗯?这个……哦,我有个超帅的大哥,你又这么的超靓,So你们可真是天造的一双,地设一对啊!所以情不自禁,情不自禁嘛!”“真的吗?你哥哥很帅,有刘德华帅吗?”什…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已经去世十年了,但是父亲的离去至今天为止依然是我心中的痛,而且是一种很深很深的痛。我在家里是老小。我们家4个孩子——我大哥、姐姐、二哥、我。我跟我最小的哥哥要差将近9岁,我跟我最大的哥哥差15岁,父亲有我的时候已经将近40岁了。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特别关爱。除了姐姐,大哥、二哥小的时候都挨过父亲的打。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属于"热血青年",有西北男人的豪爽,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18日星期六阴今天是大哥(大哥本不是我的哥哥,只因名字比较男性化,而且很有大侠的风采,故称为大哥)出走之后的第三天,心情很坏,所以和好友小乌鸦一起出去走走。不知不觉走到了一间饰品店前,她停了下来,女孩子总喜欢这些小东西。我看着她在货架上不断翻看一些很孩子气的东西,突然就觉得虽然我们都已18岁,在理论上应该属于成人了,却真的还只是孩子,就像大哥,在走的前一天都没想过自己到底要去哪里,可她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我以为很多东西早已被时间冲淡,甚至湮没,可是,现在它们却在我脑海里一幕幕不停地闪现、回旋…  相似文献   

10.
与谁同类     
在一个池塘里,一只小青蛙幸福地生活着。可是有一天,小青蛙觉得自己的同伴少了很多。原来,是人类不断地在捕杀青蛙。小青蛙想“:我可不能当青蛙了。我要当别的动物!”一天,青蛙在森林里散步,它看到一群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白云围绕着它们,羡慕极了。青蛙大声喊“:鸟大哥,鸟大嫂,我来投靠你们,我不做青蛙了,我要做鸟。”鸟大哥说“:我们没有这么丑的鸟,你会下蛋吗?你有羽毛吗?你会飞吗?”青蛙回答道“:我不会下蛋,我没有羽毛,更不会飞了。可是,我可以帮你们看小宝宝,当保姆呀!”经过青蛙的再三请求,鸟大哥才同意让青蛙在它家留一段时间。有…  相似文献   

11.
从我记事起,家中吃饭的人数一直在9个以上,除大哥在外工作,家中尚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大嫂、二哥、二姐、三姐和我。1976年,大嫂先后生下两个侄子,二嫂也进了门,四世同堂,饭桌上多达12人。饭桌多数情况下放在堂屋,一条大长条桌,边上一条短一点的打  相似文献   

12.
故乡的眼睛     
正每次回到故乡,一阵狗吠声过后,老家的院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开门的人不是大哥,就是大嫂。有时,大哥、大嫂下田上山干活去了,门没上锁,我随手推开,便可见到患有中风多年,手脚不灵便,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前来迎接我的母亲。老家的那扇院门分为两页、双合门,用厚实的方木板做成。只要人在家,门就像苏醒的母亲,睁着眼睛。家里无人,门合上,多像闭目养神的母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门如老去的母亲,夜以继日看守着那院老屋、那个老家。  相似文献   

13.
记得奶奶家的门前是一段小路:小路的一边是一片庄稼地,穿过庄稼地是一条大河;河的对岸是一座大山,山脚下是一大片竹林,正是这一方净土陪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春天春天的早晨,当第一抹阳光悄悄洒进屋子里,大哥、二哥就敲响了奶奶的房门。“丫头,快点跟哥哥一起去玩。”哥哥们催道。“来啦,来啦!”我应了声,胡乱扒上两口饭就随哥哥们一起跑过小路,穿过庄稼地来到河边。这时,河边总会停着一排小船。我们所找的是用墨绿色帆布拱着篷,篷中有个小灶台,灶上架着锅,旁边放着油盐和柴火的那条。一阵小跑上船,大哥便拿起篙撑船,二哥和我则坐在船舱里。…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古代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他3岁的时候,父母就先后去世了,韩愈由他的大哥韩会和大嫂郑氏抚养。大哥和大嫂对韩愈非常关心,不但在生活上照顾韩愈,而且教韩愈读书写字,希望他长大能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因此,韩愈7岁的时候,已经能背诵许多诗文,还会写一些文章了。  相似文献   

15.
大家好,我叫小拇指,是手指家族中的一员。我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大哥大拇指吃苦耐劳,二哥食指聪明机灵,三哥中指相貌堂堂,四姐无名指体态秀丽,我则是手指家族中最小的一员——可爱的小拇指。不要以为我这小拇指小就没有用,其实应该告  相似文献   

16.
我不叫我,叫——偶;大哥不叫大哥,叫——兄台;有钱人不叫有钱人,叫——VIP;提意见不叫提意见,叫——拍砖;支持不叫支持,叫——顶;吃不叫吃,叫——撮;姐姐不叫姐姐,叫——JJ;哥哥不叫哥哥,叫——GG;网名不叫网名,叫——ID;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兄妹俩,哥哥笨头笨脑,不爱动脑筋,大家叫他“傻大哥”。妹妹虽然比他小,但聪明能干,遇事肯动脑筋。所以,哥哥做什么事都得听妹妹的。一天早上,妹妹说:“哥哥,你到外婆家把那张吃饭用的桌子背回来吧!”傻大哥说:“好,我这就去背。”下午,傻大哥背着桌子,顶着烈日,从外婆家上路了。“嗨哟,嗨哟!”不一会儿,傻大哥就觉得桌子不像刚才那么轻了。他  相似文献   

18.
邻居大嫂买了一辆高级轿车,明光锃亮。早晨她上班,兴冲冲坐进去发动起来,对邻居大哥说声:“拜拜!”汽车一溜烟,眨巴眼的工夫就没影儿了!  相似文献   

19.
2001年9月12日,我第一次出门远行,来到了离家千余里的省城读大学。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大哥大嫂南下做工。我们都去了离家同样远的地方。他们在外面每天挣的钱,就只有我在学校一天的花费那么多。(我把我的学费摊在每一天上来计算。)身体好的时候,厂里效益好的时候,他们就拼命地加班。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三弟     
佚名 《高中生》2009,(7):45-45
三个兄弟收到了奶奶寄给他们的苹果。每人收到苹果的个数等于他3年前的岁数。三弟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向两个哥哥提出了一个交换苹果的建议。他说:“我只要留一半苹果,还有一半送给你们俩:然后二哥也要留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大哥平分;最后大哥也要留下一半,把另一半让我和二哥平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