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涛 《科教文汇》2012,(12):150-150,155
通过对青岛部分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现状调查,发现在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设施、学生态度等方面有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促进武术教学的健康发展,结合"新课改"的精神以及武术项目的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晓部  王玉国 《科教文汇》2008,(13):120-120
高校武术教学中,在教授武术技术技能的同时,也在传承中国的武术文化。武术文化能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人格的价值,拓展武术文化的本土传承、弘扬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武术作为一种体育课程资源走进了部分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课堂。武术运动的体育性和民族性以及武术运动的实用性和时尚性吸引了大批的高校学生[1]。但是,武术运动作为选修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场馆和器材的制约,武术选修课不能很快很好的在高校中展开,而且专业武术教师较少,不利于武术教学的展开,选择武术课程的人群相对比较固定,多是武术爱好者且绝大多数是男生。武术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角度有误,往往都是用竞技武术来宣传武术课程,使很多同学造成误解,认为武术就是对抗、暴力、血腥的运动,而忽略了武术的健身、修身、养德的作用,武术教师主要都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却很缺乏。本文针对武术选修课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教育过程中,应该从武术历史、武德、武术技术等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牛立军 《内江科技》2011,32(8):41-41
本文就武术与足球的联系进行探讨,着重从武术散手的技术与足球、武术散手的身体训练与足球、武术散手的心理学基础与足球以及将武术散手融入足球有利条件等几方面加以浅述分析,从宏观上论述了武术散手对足球运动的促进作用。旨在建议把具有我国文化特点和适合我国运动员身体情况的武术散手中的训练方法融入足球训练,以提高我国足球队的竞技水平,试图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吴慧芬  潘迪 《知识窗》2013,(4):80-80
武术训练以攻防本质和攻防技术为依据.本文结合武术套路项目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出强化武术基本功练习、突出武术技法训练的理念.以促进练习者对武术技法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李鸯 《科教文汇》2014,(10):152-153
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组织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课程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提出了调整和丰富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水平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等改革举措,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教法安排,在武术课的教学中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组织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课程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提出了调整和丰富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水平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等改革举措,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教法安排,在武术课的教学中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本文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和武术训练的特点,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在武术训练中的运用,旨在为武术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四川省12所高校的40位教师和180位学生进行武术选修课教学发展现状的调研,对影响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发展现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对武术课比较感兴趣,对教学内容不满意、对学生的技术考评手段过于简单和不能全面地检查、评定学生的学习质量等。为四川省高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曾耀光 《大众科技》2009,(12):165-165
根据武术散打横踢腿技术运动特点,提出了拉韧带、空击腿、器械训练、自然训练等几种训练手段,对武术散打运动员掌握和运用鞭状发力这一技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武术套路中的旋子转体技术动作分析,从助跑、助跑踏跳、腾空旋子、空中转体、落地五个方面,阐述各个方面的动作技术、发力顺序和容易受伤的部位以及原因,给广大武术爱好者提高动作技术水平和改进技术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3.
马真真 《科教文汇》2010,(18):152-152,172
对高校公体武术课学生认同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学生对武术课价值、武术教师、武术课效果、武术课评价的认同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公体武术课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攻防演练在武术套路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武术学习兴趣、建立套路演练的攻防意识,使中华传统项目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还使学生学到一定的攻防格斗技术。在武术教学中,攻防演练的确是较为实用、可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向新建  杨峰 《内江科技》2007,28(8):79-79,81
专项力量和速度是武术套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也是武术运动中最基础的素质之一,是武术套路训练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武术套路运动技术所必须的专项力量与速度,采用最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力量与速度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良玉 《内江科技》2014,35(9):148-148
武术操是中华武术在传承与发展中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武术操进入高校,丰富了高校武术课程的内容,为高校武术课走出"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困境带来了转机。在跆拳道、瑜伽等外来文化强势来袭的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了承袭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研究通过文献法,从武术操的特点入手,探讨了武术操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的具体运用,以期为改善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任学锋 《内江科技》2007,28(10):82-82,130
很多武术爱好者对于武术中的"气"说理解模糊,甚至认为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妄说,从而影响了习武者习练武术的效果以及人们对武术健身、养生功效的认识,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开展.本文通过气与养生、气与劲力、气与美学三个方面论述了武术中气的合理性、气在习练武术过程中的中重要性以及气对人体健身、养生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郝芳娟  王发元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183-183,18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谈法,对青少年武术运动员基本技术的训练进行研究。经过调查发现运动员基本技术训练缺乏兴趣,教练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陈旧。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及训练效果,本文针对当前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为我国青少年武术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传统武德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冬华  陶涛 《科技广场》2005,(7):123-126
中国古代武术有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技术、功法,也形成了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武德从它的内涵、传授形式、表现方式等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等方面进行研究,以阐述其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付常喜 《内江科技》2009,30(2):45-45
本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探析,阐述了武术软实力的概念。武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武术生命的传承延续力、武术精神的民族凝聚力、武德的感召力、武术的艺术审美力、武技的创新力五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武术软实力的建设主要有武术文化层、竞赛管理体制层和对外传播层三个方面,以此加速武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