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多,我国种植已经使用了滴管栽培技术,将覆膜与节水充分结合,让农业种植效率更高。在这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温度能够有效提升,并且达到一定程度的蓄水能力,保障了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栽培模式、选种、覆膜、调节时间以及防病虫害等方面的完善达到玉米种植的系统化管理,从而提升产量与质量。本文基于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要点,分析了玉米种植各阶段的步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技术应用要点,旨在优化玉米种植,提升该技术应用效力。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史海滨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内蒙河套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建立了区域小麦、玉米、向日葵高效生产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提出了内蒙河套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规程,完成了《激光平地技术规程》、《加工番茄膜下滴灌与栽培技术规程》和《河套灌区番茄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规程》技术规程3件,  相似文献   

3.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将节水技术与覆膜栽培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项全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本文以新疆乌苏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为例,对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进行介绍,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节水技术的发展,滴灌技术在蔬菜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滴灌技术在蔬菜上的应用体现在节水节肥效应上,并且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对洋葱超宽膜滴灌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推动了超宽膜滴灌技术在蔬菜领域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棉花膜下滴灌工程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膜下滴灌经过多年的推广与实践,现已逐步发展成为最为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对新疆兵团农七师124团2000亩棉花滴灌工程进行了典型设计分析,阐述了棉花滴灌工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技术是在日光温室黄瓜种植中是极为重要的,是结合了某县的现代膜下滴灌农业温室黄瓜种植进行相应的分析,主要是从节能、节水、省肥、省地、省工等方面来确定,主要是从栽培模式、技术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成功经验,通过分析疆外滴灌技术应用优势以及制约因素,提出滴灌技术是一项非常好的节水技术,在疆外具有良好的市场潜质,思考如何在疆外推广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膜下交替灌溉在西北旱区番茄中的适用性,将膜下滴灌和交替灌溉相结合,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下限、灌水定额对番茄耗水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番茄生育期耗水强度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开花~挂果期。交替滴灌条件下,番茄生育期灌水13次,其中定植水50mm,开花期灌水45mm,挂果期灌水198mm,灌溉定额为293 mm的灌溉制度具有明显的经济产量效益和节水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行农田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作为保障,此时就需要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用以满足农田种植需求。但是对一些水利工程不完善的地方,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农田工程的顺利进行,逐渐研发出了膜下滴灌技术,其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具有节水、节肥、增产的优势,因此成为农田水利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在现代节水型灌溉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剖析了膜下滴灌的优点,膜下滴灌技术在干旱贫水区很值的去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霍彦 《科技风》2012,(6):73+75
近年来,滴灌节水工程在全国各农业基地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农业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为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滴灌工程也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农业区域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改善了半干旱地区的节水条件,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但由于人工操作的滴灌工程的可变性过大,致使滴灌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自动化控制技术打破了这一僵局,是滴灌工程的又一次技术改革。本文就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滴灌工程中应用的意义及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新疆滴灌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和滴灌技术在提高新疆农业经济效益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优势,再以滴灌技术对新疆农作物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节水和节肥效果,尤其是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能很大程度提高新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针对常用的喷灌、膜下滴灌、渗灌技术对不同农作物的灌溉模式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进一步说明其具有的推广价值,并提出针对我国农田节水灌溉现状的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淡水资源稀缺,需不断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常用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滴灌、渗灌、管道灌溉等,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灌溉的应用,对节约水资源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化灌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手段,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附加高效节灌技术,有效缓解了用水矛盾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文章从节灌系统设计和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要求、农田节水节肥和增产增效等方面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节水滴灌技术条件下的农田节水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项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小麦增产新技术——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简称地膜小麦或穴播地膜小麦)经过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李守谦研究员等人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在陇原大地诞生了。同行专家认为,这是继杂交稻、杂交玉米、地膜玉米、水稻早育稀植之后,我国粮食增产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的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速生丰产林自动化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引进”已经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该项目在引进美国绿木源公司杨树速生丰产林节水灌溉与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和本土化创新研究,初步探索和总结了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应用的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21)
为建设"优质、高效、高产"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从2013年起,四川省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但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中的滴灌措施系统造价普遍较高,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制约了四川省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文章以得荣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基础,论述了在保证项目可行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经济性的优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苏荟 《科研管理》2013,(2):145-151
资源禀赋是诱致农业技术变迁的重要因素,农业技术会朝着节约稀缺资源的方向变迁。本文利用1996-2010年兵团农业有关数据和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实证分析了兵团滴灌技术选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兵团棉花滴灌技术的选择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的结果,尽管诱致机制和环境不同,节水滴灌技术在节约稀缺资源和市场需求的诱致下可以被水资源缺乏地区大面积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李鹤 《中国科技纵横》2014,(20):267-268
本文针对缺水区的生态条件,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以大田试验为支撑,系统研究了覆膜条件下玉米发育过程和形成规律及水分对其影响,并探讨其生理原因,进一步挖掘节水玉米的产量潜力,实现节水高效并提供理论依据;探索覆膜条件下玉米产量与不同阶段土壤水分和灌水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寻求出了以提高水分利用率为目标的节水、优质、高产的作物较佳灌溉模式,为较优调控水-土-作物-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在试验区的试验对寻找一套合理灌溉方式和灌水量指导当地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