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胡适在张孝若<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的序言中写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1],于是,70多年来,学者们几乎众口一词,日张謇是"失败的英雄".人们认同"失败的英雄"主要因为他的大生集团的主干企业最终被银团接管,也基于认为他有太多的理想没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学史料》(1996年第2期),刊载了张光年(光未然)与李辉的对话,张光年全面地谈了他对周扬一生的看法。 张在30年代就认识周扬,长期与周共事,并直接在周的领导下工作。张对周的工作、思想、生活与性格有较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张仃往事     
一生纠结在政治与个性之间的张仃,在办完离休手续那天,回到家,在地上打了一个滚,他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可以画画了  相似文献   

4.
2月21日下午,忽然接到鲁湘兄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告诉我张仃先生当天上午仙逝了。鲁湘兄声音很沉重,也很疲惫。我猜想,他一定是刚刚从张仃老人身边离开的,他的眼前和心中还贮存着张仃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音容,而不像我身滞岭南,远隔千山万水,无法亲至病榻之前,  相似文献   

5.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近代著名藏书家张元济的藏书类型、访书途径、藏书用途、藏书归途等方面作了述,并分析了他的藏书、访书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正1890年,张福运出生"在一个兼有公使馆区和贸易商人的自由港里",这个自由港就是烟台,当时处在德国人的铁腕统治下。就像今天大多数的巾国小孩热衷上外国语学校一样,在开明父亲的安排下,他自12岁起就读于美国长老会毓璜顶英文馆,自小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基础。在获悉清华庚款留美预备班的招考消息后,21岁的张福运星夜兼程,赶往京师,考上了第三批、也是清政府的最  相似文献   

8.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历史。在清末、民国、新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张元济先生的身上时刻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辉,展示出爱国救国的巨大精神力量,他的一生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下面我简述在各个历史时期张元济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9.
电话里道弘同志说厚枢同志给他一份1938年7月2日张元济给郑振铎信的笔迹影印件,他在《张元济书札》中没有找见,又问《张元济书札》封底因何有书号而没印定价。所说此信已收入《张元济书札增订本》。至于为什么没有定价和有增订本,就说来话长了。  相似文献   

10.
张元济一生对古籍整理呕心沥血,贡献卓著。从收集古籍、校印古籍方面,论述了张元济古籍整理的卓越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11.
<正>张元济生于1867年,死于1959年,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历史时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始终。他没有旗号,没有宣言,没有太多的理论,甚至也不屑于对自己的选择做任何堂皇的解释,但他开明、稳健、实干、执着而且富于识见,数十年如一日把商务印书馆从一个简陋的小印刷作坊办成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和"东方文化的中心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他本人亦从前清翰林转变为现代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成为那个动荡岁月里有所建树的典型,他的名字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2.
张元济与涵芬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因参与戊戌变法失败而留居上海的张元济应好友夏瑞芳之邀,辞去南洋公学职,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从此开始了他一生辉煌的文化出版生涯。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同志是伟大的爱国者,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他一生追求真理,实践真理。他从大半生的亲身经历中,认识到“中国无出路则已,如有出路,必要走上社会主义的这条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他由一个卓越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者。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救国运动、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他和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密切胶合在一起。他和人民心连心。他如同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爱护我们祖国的未来——年青一代。作为一个革命文化巨人,在许多方面,他堪与伟大的鲁迅、郭沫若媲美。他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14.
康丽 《出版史料》2005,(2):77-78
张仃先生年届九十,是我国成就卓著的工艺美术家、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漫画艺术家。他一生都孜孜不倦地耕耘在艺术的园地里,曾有友人这样来概括他的艺术成就: “独领风骚成全才,鬓华虽改艺常青。”这的确是精辟的知言。为了全面总结其艺术成就, 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仃艺术成就展”。张  相似文献   

15.
清末状元张謇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一生成就斐然,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如此高的成就,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其父亲教子有方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不念旧恶 1853年,张謇的祖父张朝彦逝世,留下李某的一笔债务,李某对张謇的父亲张彭年多次蛮横逼债,张彭年认为父债子还是应该的,但不能受侮辱.于是请来亲戚朋友,确定了还债日期,通过转借、典当周转到了一笔钱,立即把李某的债务还清了.  相似文献   

16.
《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史实考订吴廷俊徐铸成先生所著《报人张季鸾先生传》1986年12月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之后,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产生了较大反响。作者“以一‘家’之言,就所知、所闻及长期的亲身感受,为季鸾先生写一篇小传”,①不仅对张季写的一生作了一个比较系...  相似文献   

17.
张謇是清末民初政坛的重要人物,虽然为官的时间不长,但是深受儒学背景影响的他一生都在为重德、勤政、选贤任能、积极改革吏治而努力。本文阐述了张謇勤政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勤政廉政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19.
介绍叶挺的生平和崇高的革命品格。叶挺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在二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深受党和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相似文献   

20.
张謇是清末民初政坛的重要人物,虽然为官的时间不长,但是深受儒学背景影响的他一生都在为重德、勤政、选贤任能、积极改革吏治而努力。本文阐述了张謇勤政廉政思想的理论基础,并对其勤政廉政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