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材中提到:甲苯的化学性质较苯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而在实验中,苯往往也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芳香烃教学中常以苯与甲苯、二甲苯分别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振荡的实验来对比说明苯具有特殊的安定性,它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甲苯、二甲苯比苯活泼,由于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甲基被活化而较易氧化,二者均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对于这个重要演示实验的做法,人教版原高二化学统编教材第135面指出的是"把苯、甲苯、二甲苯各2 mL 分别注入3支试管,各加入3滴 KMnO_4酸性  相似文献   

3.
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用,现在出现了褪色与不褪色之争。通过掌控实验条件,既可以让苯不能使酸性高酸酸钾溶液褪色,也可以让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立即褪色,并提出了配合氧化的新见解,从理论上解释了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胡一毅 《中学理科》2003,(10):32-34
【例 1】 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A 氯化铁溶液、溴水B 碳酸钠溶液、溴水C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解析 :A选项只能鉴别出苯酚和己烯 ,不能区分出甲苯和乙酸乙酯 .B选项也不能区分出甲苯和乙酸乙酯 .D选项中的己烯、甲苯、苯酚溶液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所以不能区分 .C选项中 ,溴水与苯酚有白色沉淀生成 ,己烯能使溴水褪色 ,高锰酸钾能使甲苯和己烯褪色 ,只有乙酸乙酯不能与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正确答案为C .【例 2】 现有三组混合液 :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  相似文献   

5.
以苯能否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探究理性认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本质原因,重温了苯的特殊稳定性和现代理论解释,认为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提出实验教学及其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对《化学教学》92年第6期刊登的“常温下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能氧化甲苯(二甲苯)吗?”一文中的“高锰酸钾氧化甲苯(二甲苯)”的实验提出不同意见。说:由于该文章得出“常温下,高锰酸钾酸性稀溶液是不能氧化甲苯,二甲苯的,高锰酸钾酸性稀溶液的退色现象是由于二甲苯中的杂  相似文献   

7.
曾凡芝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2):112-113,118
以苯和甲苯为例进行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芳香烃的实验探究,对试样纯度、高锰酸钾溶液及硫酸的浓度、反应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最适宜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中学化学教师都知道,甲烷和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苯的同系物却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苯的同系物被氧化时一般都是其侧链被氧化为羧基,如甲苯的氧化产物是苯甲酸.  相似文献   

9.
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改进江苏省沛县师范学校(221600)宋志贵中学化学教材中,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实验做法是:向盛有高锰酸钾的试管中通入乙炔气体.由于乙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较慢,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大量的乙炔将进入空气,乙炔中的杂质气体也...  相似文献   

10.
王新 《山东教育》2005,(32):33-34
一、教学背景 学习高中新课程必修《化学2》中“苯分子的结构”时,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授课后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老师,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你看这个结构行不行?”我定睛一看,“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问题,可是当时没有抓住这个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在讲《乙烯》这节内容时,教师一定会讲到乙烯区别于甲烷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化学性质,一是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同时一定会强调前者的褪色是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后者的褪色是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这两个反应褪色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可有些细心的学生却有自己的想  相似文献   

12.
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是鉴别物质的常用试剂,这是由于溴水中的单质溴(Br_2)和次溴酸(HBrO)能氧化许多还原性物质,并且Br_2还能与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导致溴水褪色;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它能使许多还原性物质氧化,而本身被还原成低价态的锰的化合物,从而导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根据溴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二氧化硫使稀的品红溶液的颜色先变深后褪色这一"异常"现象提出疑问。通过实验验证了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除了二氧化硫外还有氨气,对物质推断中认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硫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1.乙醇与丙酮。错误方法之一是用单质钠,以为乙醇酵分子里羟基中的氧原子可被钠取代产生氢气,而丙酮分子中因无羟基则不能发生取代反应故无氢气放出。实验证明丙酮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氢气:2CH_3COCH_3 2Na—→2 [CH_3COCH_2]~-Na H_2↑.错误方法之二是仿照乙醇与浓硫酸在170℃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以丙酮代替乙醇来做实验,以为不会产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气态物质,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但经实验证明,丙酮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态物质能很快地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水褪色,因为二分子丙酮脱去一个分  相似文献   

15.
乙醇与浓硫酸制乙烯的体积比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化学(试用)课本下册第152页介绍了实验室制乙烯时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是1:3。我们用这个比例做了多次实验。制出来的气体只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却点不燃,且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在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当混和液温度上升到150℃时液体颜色开始变黄并逐渐变为褐色,并慢慢加深,开始有少量气体逸出时,液体颜色很快就变黑了。当温度到170℃时,混和液全部变黑,有较多的气体逸出,通入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很快褪色,这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点燃时,只能  相似文献   

16.
例 8. 关于化合物 2-苯基丙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本题考查苯及烯烃的结构与性质。烯烃因为含有双键,所以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属于烃类,易溶于有机物,难溶于水。苯环上有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上有六个原子共平面。化合物2-苯基丙烯的结构式为 ,双键右侧的碳原子上还有三个氢原子,这三个氢原子与碳原子不共平面。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中验证乙烯性质时,一般用浓硫酸作脱水剂,采用乙醇分子内脱水的办法制取乙烯,验证其与溴、高锰酸钾的反应及其可燃性。但在实验过程中,常出现以下现象:炭化严重;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慢;高锰酸钾褪色后有棕黑色沉淀;乙烯燃烧时,火焰颜色接近H2,CO等气体燃烧时特有的蓝色。这些现象的产生影响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的认识。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致使乙醇发生严重的炭化反应,同时实验装置和试液选择的不合理也严重影响了对乙烯性质的认识,因此在制取和性质实验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制取时应注意的问题乙醇炭化产…  相似文献   

18.
1KMnO4溶液与H2SO4反应乍看题目,有的读者会产生疑问:KMnO4与H2SO4中Mn、S两种元素均已达到最高价态,怎么可以发生反应呢?这需从一次实验说起:前段时间,几位教师在演示苯的同系物二甲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实验时,因褪色速度太慢,想到可能是酸性太弱,遂往试管中加了两滴浓H2SO4(恰巧正在使用浓H2SO4),振荡后紫色褪去。为了使试验现象明显,褪色迅速,于是往盛有KMnO4溶液的试剂瓶中滴加了两滴管浓H2SO4。待到上课演示时,KMnO4溶液的紫色已经消失,变成了无色溶液,试验无法进行。KMnO4溶液和浓H2SO4均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达到了最…  相似文献   

19.
题目 :如何鉴别苯、己烷和己烯 ?这是一道开放性实验习题。只要用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就可区别出己烯 ,而苯和己烷都不能与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因此不能用溴水及高锰酸钾溶液区别苯和己烷。有比较才有鉴别。要区别苯和己烷 ,则要找出两种物质的性质 (物理的、化学的 )差别 ,这就要求我们去查找或推测己烷的有关性质。根据同系物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结合教材上“几种烷烃的物理性质表”知 ,两种物质都难溶于水 ,且密度都比水小 ,从溶解性和密度上无法区别。因苯有毒 ,不宜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加以区别。苯的熔点为 5.5℃ ,己烷的熔点应介于戊…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常规的性质实验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SO_2的性质。SO_2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_2又具有氧化性,当SO_2气体通入Na_2S溶液中时,SO_2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硫,所以会产生黄色浑浊。SO_2与品红溶液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受热后发生分解,溶液又会变为红色。因此,当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