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3年来,开封市鼓楼区文教局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在各级报刊发稿三千多篇,居开封市教育系统发稿量之首。鼓楼区教育系统的通讯员们都说:鼓楼区教育系统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区文教局党委书记王志敏的关心、支持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十月,我有幸参加河南省记协和郑州市记协组织的五羊自行车采访团,骑自行车沿省界进行采访,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苦乐交织在一起我们北队一行6人,都是年轻人。这次我们的行走路线以豫西的三门峡市为起点,经太行山区,沿着河南与山西、河北、山东相接的边界,到达终点开封市。当时我心想:身强力壮,骑车算啥!10月11日清晨,我们启程时,走的是平坦柏油马路,  相似文献   

3.
鼓楼区文教局干部李涵岭离休10年,在家庭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打工助学,每年资助1名贫困乡村的学生。为了报道李涵岭的动人事迹,我于2001年春节这天上午专程对他进行采访。春节期间,又先后3次走访了李涵岭和他资助的学生及有关人员。经过跟踪采访,我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人物通讯《打工助学的好园丁》2001年4月中旬脱稿。稿子完成后,我利用在北京学习的休息时间,借辆自行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奔波,把稿子送到《中国老年报》报社。稿件被《中国老年报》采用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光明日报》记者靳晓燕看到《打…  相似文献   

4.
聚焦     
《中国新闻周刊》2013,(41):22-25
周旋 11月2日,捷克布拉格,穿着民族服饰的当地民焱骑19世纪高轮自行车参加“布拉格之路“比赛。捷克高轮自行车俱乐部成立于1880年。他们的成员每年都举办这个比赛。  相似文献   

5.
作为棒球手,小布什无人能敌,但在学业上,他只是个中等生.他的父母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在山姆·休斯敦小学修建了第一个图书馆,但是他们的大儿子几乎没有在里面读过书.但他可以骑半天的自行车到朋友家,只是为了看一眼1954年8月16日创刊的<体育画报>,那就另当别论了.  相似文献   

6.
1999年5月19日上午,武警山西省总队晋中地区支队政治处来了个拿着一张用毛笔书写的感谢信的小伙子,感谢信是感谢政治处报道员刘晓东和放映员代克的。小伙子说:“我父亲在上个月15日那天夜里被一辆摩托车撞成重伤,是两个武警战士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才脱离了危险。他俩救完人后便悄悄离开了。我们一家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才打听到我父亲的两个救命恩人,今天我就是来找他俩致谢的。”事情还得从头说起。4月15日晚饭后,刘晓东和代克骑自行车去榆次市火车站取影片。9点30分,当他俩走到市工人俱乐部东南角时,发现有人围观…  相似文献   

7.
11月18日从网上看到《新京报》刊登的"厦门鼓浪屿下月起将禁行自行车"的新闻,令笔者感慨不已。初看题目不免疑惑:在各地大力倡导绿色骑行、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的大形势下,鼓浪屿倘若真要禁自行车,可算得上是破天荒的举动。带着疑问,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却一点也没见到鼓浪屿要禁自行车的意思。唯一和这个标题沾边的,恐怕就是新闻中提到的"厦门市日前出台了《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交通管理办法》。根据该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侯钰鑫先生的《大地》,是在"太行山下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上",一个妇孺皆知的真实故事基础上演绎而成.这是一部讴歌时代英雄,赞颂民族脊梁,弘扬主旋律的力作.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201 1年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主人公宇文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一生曲折坎坷,有说不尽的辛酸,道不完的苦难.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他的突出贡献和光辉业绩永载科学史册,并深深留在数千万农民兄弟的记忆里. "三十年前他骑着自行车来到这里,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刚来时自行车是新的,现在自行车早已破旧不堪,骑起来除了车铃不响,所有的部件都叮当作响,堪称上世纪的文物了.他来的时候很年轻,刚在谈恋爱吧,如今变成白发皓首的老人了."又传言:"他的家人都在北京,他顾不上照看他们.  相似文献   

9.
从1991年走进柘城县人武部,走进民兵报道员的行列,张超至今已经整整奋斗了10年。1991年8月柘城县人武部聘请张超为专职报道员,从事民兵新闻报道工作。从此,他写作的热情更加高涨。那时下乡都是骑自行车,到边远乡镇去一趟单程就需要两个小时,但他从不言苦,哪里有新闻他就奔赴到哪里。为了采访我国女篮明星郑海霞的父亲,他两次去郑海霞家却没有见上面。有一次一直等到晚上7点才见到,采访结束时天已黑透,郑海霞的父亲要留他吃晚饭,他说什么也不肯。在回家的路上他还在兴奋地构思着这篇文章,一不留神,车子掉进了路边的…  相似文献   

10.
无臂亦辉煌     
王新 《湖北档案》2001,(6):30-32
在随州有这样一位农村青年:他没有双臂,却能靠双脚烧火做饭、读书写字.1997年7月,举国欢庆香港回归之时,他曾单身一人骑自行车仅用3天时间从小镇到武汉,来回行程一千多里路.  相似文献   

11.
1997年8月14日至21日,陕西日报在一版刊登了系列报道《陕北农民石光银和他的治沙公司》(一组四篇,合写)。此组报道被评为“陕西新闻奖”一等奖。 笔者是这组报道的参与者。回顾石光银治沙报道的全过程,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绞尽脑汁,苦苦求索五年间,得来都是苦功夫。 1992年,我刚到榆林驻站时,就听到定边县海则梁乡农民石光银的许多传奇事迹。他联合几户农民治沙,成效不错。后来,我特意去定边采访了他,但写稿子时,总觉得没有新意,如何报道石光银的问题一直搁在心里。 一年后,又到石光银治沙的地方走了一回,采…  相似文献   

12.
自1984年12月20日至今年7月22日,我从石家庄市出发,骑自行车沿河北省四十六个边缘县份进行了系列采访,历时七个月,行程三千三百多公里,实际采访了五十五个县市(包括原计划之外的九个县)。在这五十五个县市  相似文献   

13.
12岁开始,他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骑自行车到杭州西湖畔的一个小旅馆学英语。当时,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一有时机他就免费为他们当导游.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口语。1979年.他同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小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一起玩了三天,成了好友。6年后的暑假,他应邀去澳大利亚住了月余。众多外国游客对他潜移默化的作用.加上这次澳大利亚之行.实实在在让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相似文献   

14.
河南“时代青年”杂志社青年记者时永昌,于五月初骑自行车从郑州出发开始了他环绕河南省边界的考察采访。“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徒步采访长征路,时永昌受到很大的启发,他坚持骑自行车考察采访河南的边界地区,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历史和现状。目前,时永昌同  相似文献   

15.
去年11月27日,我骑自行车到离机关5公里外的团后勤基地采访。行至驻地郏县王集乡时,发现路边和田间地头堆满了大冬瓜。缘何会出现这种现象?我就下车问了几位村民。原来,1995年这个乡部分村民种了冬瓜,亩产4000多公斤,一亩冬瓜可卖两三千元。看到种冬瓜收入高,1996年该乡几乎家家都种了冬瓜,并获得高产。只因供大于求,价钱与去年相差甚远,至今该乡还有1000万公斤冬瓜卖不出去。从团后勤基地采访回来后,我又到这个乡其它几个村转了一回,又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拍了两幅照片,以《明年还种冬瓜吗?》为题发出,很快在《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6.
一位农民通讯员写稿着了迷,不分忙闲闻讯便出征采写,短到一句话新闻,长到四五千字的通讯,但因写作盲目性,半年来连一条一句话新闻也没被采用。自己家承包的11亩责任田却几乎被草荒吃掉。可他为了报上有名,电台有声,前些时又卖掉了200斤红薯干,去省报社送稿了。我敬佩那位通讯员在写稿方面吃苦耐劳、勤奋不息的精神。但是,又不同意他的做法。我们是业余通讯员,不需要“时刻”写稿不止,“业余”乃本职工作以外的时  相似文献   

17.
为勤工俭学奏凯歌 □王兆来   2001年 4月 22日,中国新世纪特色之路──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暨颁奖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行。我撰写的人物通讯《领头雁的风采──记开封市鼓楼区文教局党委书记、教育生产公司总经理王志敏》,在全国 1万余篇文章中脱颖而出,被指定在大会上交流,并荣获三等奖。手捧获奖证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勤工俭学鼓与呼的酸甜苦辣难以言表,我终于实现了为勤工俭学奏凯歌的奋斗目标。   1995年 3月,我采访鼓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胡继明时,受胡副区长委托,我深入到 10多个校办企业进行调研,和校…  相似文献   

18.
自1978年从西北民族学院毕业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工诈至今已整整20年。格桑旦增在回顾他20年记者生涯时,深有感触地说,只要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刻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记者。格桑旦增先后在电台驻日喀则、那曲、拉萨等记者站工作过,这段时间,是他与人民群众贴得最近的时期。他坚持实践出真知,生活出新闻。他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厂矿、学校和部队。当时,记者站条件艰苦,每次外出采访,都是骑自行车或骑马。下到县或乡里,经常是坐大卡车的车厢板,晚上住帐篷、羊圈。在20年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西藏的山…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台湾巨大集团董事长刘金标带领两岸28位骑友,从北京到上海,历经1668千米风吹日晒的考验,写就了这场“京骑沪动”单骑壮游。这一年,他75岁高龄。一辆自行车究竟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生活方式呢,请看蓝丽娟的同行笔记。  相似文献   

20.
刚 给《新闻记者》写完一篇分析假新闻的文章(载《新闻记者》2002年第2期) ,又从2002年1月25日的网上 ,看到一条被人们点击次数颇高的新闻 :“今年39岁的广东梅州市蕉岭县农民王来生八年磨一剑 ,完成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 ,受到国际社会重视。”这使我想到看报时剪下来的另一条新闻 ,即200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发表的《敢峰就哥德巴赫猜想发表论文》 (我原计划就这条“新闻”说几句 )。这条新闻根据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教育世纪》第一辑里收入的一篇文章《直取“1 +1”之探索———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