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2008,(13):14-14
粽子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广东一带的人以含碱的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再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这样的粽子称为"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即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到了唐代,包粽子的米已"白莹如玉",粽子的形状也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粽。元朝和明朝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了用芦苇叶钮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现了豆沙、松子仁、胡桃等,粽子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粽子飘香时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豆、香菇以及切成块的五花肉,用酱油等调料拌好备用.接着,奶奶将拌好的原料用小勺舀进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来临了。以往,端午节都是从外头买粽子,吃现成的。今年可就不同了,我们全家人都提议自己包粽子。端午节这天,妈妈买来了粽叶、糯米、绳子。“包粽子喽!”随着妈妈的一声令下,我们全家人一齐出动。我放下手中的笔,奶奶放下了晒衣架,爸爸关了电视,妹妹放下了布娃娃,一起跑到桌子前,望着包粽子的材料,不知如何下手。妈妈笑着说:“我做个示范给你们看。”妈妈抓起一片粽叶,卷成一个菱角形,往里面装上糯米,封好口,系上一根绳子。就这样,三下五除二包了一个粽子。我心想:这不是挺简单吗?于是,我也学着妈妈的样,把粽叶一卷,可这粽叶到我手里…  相似文献   

5.
端午粽飘香     
林越 《小火炬》2014,(5):22-22
离端午节越来越近,街匕飘来阵阵粽香! 中午放学,我看见奶奶已经在厨房里包粽子了。只见她熟练地拿起三片翠绿的粽叶,卷成了漏斗形:再往里面加上掺有红豆、肉丁的糯米,然后把粽叶包成三角形,压紧;最后,用棕榈叶线把粽子扎好。这样,一个棱角分明而小巧精致的粽子,就在奶奶的手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6.
<正>粽叶的清香、糯米的香糯,我永生难忘。——题记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喜欢端午节。每年我们家都是全员动手,制作粽子。粽叶是买的路边小摊儿上新鲜清香的叶子,而糯米则是姑姑亲自送来的。我们家不像别人家一样用蜜枣、用白糖增添粽子的甜和腻,反而除了糯米以外什么都不加。因为我觉得只有那淡淡的清香才值得回味。妈妈是包粽子的干将,而爸爸、姐姐和我只是帮手。妈妈包粽子的时候,先将粽叶卷成一个  相似文献   

7.
人们盼望以久的端午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在准备包粽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迎接端午节的到来。妈妈买回糯米和粽叶子,我高兴得连嘴都合不拢了,一会儿抓起一把糯米看看,一会儿拿起粽叶子,像皮带一样系在腰上。晚上,妈妈把粽叶子用沸水泡了,剪掉粽叶子的尖端,要开始包粽子啦!我急忙跑过去看,只见妈妈拿了4片粽叶子,拢在手上,两只手一转,粽叶子便折成了漏斗状。妈妈把糯米装在里面,再用一张粽叶子把剩下的部分封严,一只手稳稳地抓紧,另一只手拿一根绳子,一端咬在嘴里,一端在粽子上绕了好几圈,最后打了个结,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做这些动作时很麻…  相似文献   

8.
甜蜜的味道,尝起来总是让人心旷神怡,喜笑颜开.我最喜欢的甜味,是外婆为我包的甜粽的味道. 小时候,我最爱吃甜食,每每到了端午,外婆就会给我包粽子吃. 端午前夕,外婆早早备好白白的糯米、墨绿的粽叶与深红的红豆,找一个闲暇的夏日午后,包一锅甜甜的粽子.这时,小小的我便围在外婆身边,饶有兴致地看她包粽子.  相似文献   

9.
味道     
<正>奶奶包得一手好粽子。吸满了酱油的米粒包裹着鲜猪肉或是红豆沙,包上粽叶,放入装了水的土灶里用柴火煮上一下午。拆开粽叶,米香,酱香,粽叶香,混夹着几乎要满溢出来的馅儿的香味,简直是世界上最棒的味道。这些天,奶奶又包了粽子。我从锅里捞出尚  相似文献   

10.
四个五角粽     
母亲这几年身体大不如前,每年端午节的粽子,不再亲自动手包了,都是孩子们到外面买些五芳斋的粽子吃。母亲包的粽子,可比五芳斋的要好吃得多了,不仅是里面的糯米和五花肉好吃,就是外表的五个尖尖的角翘翘的,也好看。儿子吃完了五芳斋的粽子,常常这样对母亲说。  相似文献   

11.
端午的粽子     
小时候,端午节曾带给我无数的好奇,包粽子便是其中一件。两张墨绿的粽叶,在父亲的手中乖巧地变成了漏斗状,浸过酱油的糯米被放进去之后,一块肉,一个蛋黄,再是些糯米,馅算是放好了。也不知父亲是怎么包的,只看到双手翻转之间,粽子的雏形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2.
包粽子     
宇昊 《小学生导读》2008,(Z2):60-61
要过端午节了,奶奶买回粽叶、糯米和火腿等,准备包粽子。放学回到家,刚一推门,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我急忙向桌子扑去,桌上的粽子正冒着热气呢,我抓起一个粽子剥了皮就往  相似文献   

13.
端午文化     
贺飙  ;任梦晨图 《小学生时空》2009,(6):F0003-F0003
端午节到了,满大街都飘着粽叶的芳香,钱狗狗捧着一大包粽子来找福咪咪和贾旺鼠玩。  相似文献   

14.
端午包粽子     
端午节的前一天,爸爸去超市买了糯米和粽叶。妈妈把糯米放到一个盆里,然后往盆里装满水,妈妈说:“把米泡一个晚上,明天包粽子。” 第二天早上,妈妈、奶奶还有我都起得很早。奶奶找来两团棉线,说是捆扎粽子用的。妈妈拿来包蔡子的馅,有蜂蜜、大枣、糖、桂花、红豆。我照着奶奶、妈妈的样子开始学包粽子,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包,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到三角包里,然后放糖、桂花、蜂蜜、红豆、大枣,再搁一把米把三角包填满,最后把三角包用线扎紧。  相似文献   

15.
习惯·爱     
世界上有一种习惯,叫做"爱"。好浓的棕香,端午节又到了!每逢端午节,母亲总会包又糯又甜的红豆馅儿粽子给我吃。每次,母亲都习惯性地将没有任何馅料的粽子角切掉,留下满是红豆馅儿的粽子心的部分给我吃。年幼的我总是很开心地吃下香甜的粽子心,却从来没有注意过母亲躲在厨房里,悄悄吃着切下的粽  相似文献   

16.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相似文献   

17.
端午的味道     
我家的端午过得虽平淡,但却开心、幸福。从我记事开始,每年临近农历五月,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端午节的吃食——粽子。每次包粽子的时候,我最喜欢在母亲身边转来转去,名义上说是帮忙,实际上是想借机偷吃碗里的馅。那拌了蜂蜜的大枣干儿、葡萄干儿,吃上一口,能甜上好些时候。母亲包的粽子特别好看,穿成串,提起来像玲珑的风铃。我也会动手包几个,只是往往会多一个角、少一个角。但是,无论是几个角的粽子,母亲都会夸奖一番,说我能干。那甜甜的粽子馅,让我的童年生活变得十分甜蜜。  相似文献   

18.
倪嘉欣 《新作文》2011,(6):15-15
这天一大早,我就跟着奶奶包粽(zòng)子,看奶奶包起来挺容易的,一裹(guǒ)一封一扎,一个玲珑(línglóng)的粽子就成了。可到了我的手上就不听话了,一扎就散了,我很着急,"奶奶,  相似文献   

19.
粽子源于先秦北方用芦叶包黍模仿牛角祭祀之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向南方迁移,角黍传播到江南地区,与当地筒粽的制作元素融合,成为现在以包制糯米为主的端午节令食品。  相似文献   

20.
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艾叶、菖蒲,用来辟邪、驱赶蚊虫.此时,你若是行走在乡间,一定会闻见那淡淡的艾叶清香……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过端午节时,我和家人总是兴致勃勃地聚在一块儿包粽子.妈妈先把粽叶卷成冰激凌筒的形状,然后把米和排骨、香菇、板栗、海蛎干放进去,封好口,最后再用事先泡好的柔韧的草绳把粽子捆得结结实实的.我们学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开开心心地包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