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再生处置处治技术,从再生方法的特点、适用性、再生路面等级及再生设备等方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方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不同再生方法的适用条件.可以有效地指导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介绍了活性炭再生的几种常用再生方法。工程中常用的活性炭再生方法有:热再生、溶剂萃取、氧化再生、超临界流体再生、生物再生、微波辐照再生等。本文系统评述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天然再生剂大蒜汁并结合开炼、密炼等再生方法对废溴化丁基橡胶的再生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开炼温度、开炼时间、密炼温度、密炼时间及再生剂用量对再生效果均有影响,且在这些因素中,再生剂为主导因素。在开炼温度为55℃、开炼时间为10min、加入再生剂用量为6%时再生效果最佳;密炼温度为125℃、密炼时间10min、再生剂用为6%时取得最佳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4.
要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再生能力的动物,或许要属火蜥蜴了。它们不仅能够自我再生被切除的尾巴、四肢、受损的肺脏以及重伤的脊椎神经,甚至能够再生部分受损的大脑。科学家们在发现火蜥蜴这神奇的再生能力之后,就希望将它的再生机理应用到人类肢体再生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主流汽车厂商纷纷使用颗粒捕集器来处理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以满足环保要求,颗粒补集器的再生控制显得越发重要,而颗粒补集器本身的被动再生能力对再生控制有很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对颗粒补集器的被动再生能力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柴油颗粒捕集器(DPF)频繁再生问题的分析,说明DPF被动再生能力对DPF再生控制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再生骨料混凝土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广泛的应用于建筑领域。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提供可参考依据,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使用性能,促进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强碱性阴树脂再生时的特点,阐述了冬季阴树脂再生采用再生液加热装置的必要性。通过实例介绍了再生液加热在调峰电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牟柏松 《今日科苑》2007,(16):157-157
本文介绍了再生剂的机理、开发思路以及所开发再生剂的性能,与传统再生剂相比较,所开发再生剂的基本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再生混凝土因性能稳定性低于普通混凝土而一直无法得到广泛运用。为解决再生混凝土性能变异明显等问题,提高其力剖强度,实现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通过添加工业废渣或细纤维的方式,并根据坍落度、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等指标,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挂能进行评价,同时探讨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再生粗骨料替代率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和细纤维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密实度:同时在再生骨料替换率不超过2%时,采用双掺法可使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10.
再生铜产业是我国铜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再生铜产业对解决我国铜资源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原料分布、产业分布、技术装备等方面梳理了中国再生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再生铜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对比存在的差距。基于国内再生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总结中国再生铜产业存在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再生铜业务板块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1.
周俊卿 《科技风》2011,(14):161-162
根据潼关至西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再生利用的实际生产情况,介绍了在西潼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采用的泡沫沥青再生技术和水泥冷厂拌再生技术,同时介绍了两种再生技术的生产、施工控制情况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质量检测项目及要求,最后分析了西潼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采用了再生技术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相关再生技术施工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和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从0%增加到100%,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但再生骨料掺量为30%时,再生混凝土强度大于空白试件。当再生粗骨料100%替代天然骨料时,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提高而抗压强度降低,且粉煤灰掺量为20%时,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率较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沥青路在再生技术及再生施工的几种常用方法,吉普际应用及提出沥青再生技术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世行贷款Ⅲ安徽省公路恢复项目G104滁州至汊河段旧沥青路面热再生改造工程,探讨了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介绍了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再生混合料配合比方法与流程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内外沥青路面热再生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运用路面热再生技术的意义,介绍了相关技术方法、特点和不同的适用情况.其中重点对热再生的关键技术--现场热再生进行了分析研究.实践证明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能实现路面快速、机械化维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研究假肢虚拟再生仿真方法。腿部结构较为复杂,残缺再生过程需要根据不同腿部残缺根源部位进行方向和角度的预测,但是由于腿部角度和生长方向推断过程信息过少,造成传统的虚拟腿部残缺再生仿真无法取得足够信息,只能根据简单的向上,造成模拟效果不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视觉的假肢虚拟再生仿真方法。根据误差四元数状态变换相关理论,能够对假肢虚拟再生的方向和旋转角度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为假肢虚拟再生仿真提供准确的依据。根据双目立测三维模拟方法,建立假肢虚拟再生仿真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进行假肢虚拟再生仿真,可以真实的反映残肢不同位置特征点的相关性,从而为假肢虚拟再生手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再生产业特征,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外部性理论和全球价值链三个不同视角,对资源再生产业集群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证明了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完全满足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资源再生产业集群是多重外部性的集合体,集群化发展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资源再生产业环境正外部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对资源再生产业二次污染问题的有效管理方式;而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资源再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是"水往低处流"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大循环也是必然的趋势,集群化发展模式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锌再生资源与回收途径及中国再生锌现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较为明确地描述了锌的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及回收阶段的再生锌生成及回收途径,在此基础上计算出2004年中国再生锌资源量约为171.06×104t,再生锌产量约为35.6×104t,综合再生利用率为20.8%。分析了中国再生锌资源再生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采选环节的散矿石、尾矿、镀锌制品、锌电池等可利用的锌资源,以及锌氧化物制品产生的再生锌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并提出了提高中国锌资源再生利用率的主要方向是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鼓励散矿石、尾矿、镀锌制品等可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研发经济适用的锌锰干电池再生技术、锌氧化物的再生技术,或者寻找锌氧化物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9.
使用废弃混凝土块代替天然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技术,因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概念,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并探讨再生混凝土技术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废旧沥青的三大指标实验研究,对老化的旧沥青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再生方法:在回收的旧沥青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再生剂或添加再生剂的同时加入70号基质沥青的情况下得出了再生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规律,通过大量实验对两种再生沥青进行针入度、延度及软化点三大指标的测定与对比,得出相对优化的沥青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