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如果以地域分野,湖湘文化与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同样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但作为湖湘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湘文化(狭义的),直至上世纪中后期,湖南人还只是略知一二,外地人则无从结缘;至于潇湘文学,知之者更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北京开会,谈及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2.
如果以地域分野,湖湘文化与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同样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但作为湖湘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湘文化(狭义的),直至上世纪中后期,湖南人还只是略知一二,外地人则无从结缘;至于潇湘文学,知之者更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北京开会,谈及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3.
“巴蜀文化”应该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巴蜀文化”,即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广义的巴蜀文化”是指包括四川省与重庆市两者及邻近地域在内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包括地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由古至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相似文献   

4.
清代广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是编订其寓居湖南八年间的见闻、笔疏而成,多用考据之法,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性质。全书共八卷,近四万字,其中对永州不乏笔墨,包括物产、气候、景致、人物事迹等内容,多有记述及评论,有助于永州地方文化研究之参考。《潇湘听雨录》原书经作者排录点校,已列入《湖湘文库》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5.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欲论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必先界定“中原”、“地方”的地域概念及“文化”的范围,否则无从谈起。“中原”这一地域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是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也有人认为禹定九州,九州即中原。本文讨论的中原文化,是指广义的中原地域内的文化。“地方”这一地域概念,本文是指中原以外的周边地区,凡是在这些地方产生的文化,即为地方文化。如说得具体一些,有时以当地的地名来命名文化,如关陇文化、闽文化、吴越文化、赣南文化、潮汕文化、划分得范围更小一些的有武夷…  相似文献   

7.
清代广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是编订其寓居湖南八年间的见闻、笔疏而成,多用考据之法,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性质。全书共八卷,近四万字,其中对永州不乏笔墨,包括物产、气候、景致、人物事迹等内容,多有记述及评论,有助于永州地方文化研究之参考。《潇湘听雨录》原书经作者排录点校,已列入《湖湘文库》即将出版。  相似文献   

8.
杨金砖 《现代语文》2006,(10):31-31
元结、柳宗元、周敦颐是中国思想化史上的三位巨匠,更是行吟潇湘的三大豪。从元结任道州刺史而初识潇湘,到柳宗元贬谪永州而始得西山,再到周敦颐从濂溪故里走出潇湘,永州——这个“迁客”、“流放”、“贬谪”人的居所——这个被士子称为“南蛮”之地的偏远之州,已擢升为中国思想化史上的一个重镇,掀起湖湘化的千年巨浪,这当然离不开周敦颐的承上启下之功。  相似文献   

9.
所谓“潇湘文学”,可以泛指一切以湖南的人、地、事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以及引喻联想,潇湘二水会流之处的永州是潇湘文学的写作重镇,代表作家即为柳宗元。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其一生其他时期之冠。他一方面承袭屈原楚辞的传统,哀感自身;另一方面也因游历永州山水而体悟人生,笔者曾经探讨潇湘文学的意象情境,归纳出“恨别思归”与“和美自得”两种类型,柳宗元的永州文学作品正是体现了这两种意象情境的绝佳范例。受到潇湘文学影响而产生的潇湘图绘以“潇湘八景图”最为称著,“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与柳宗元的《江雪》诗息息相关,研究潇湘山水画不可忽略柳宗元的重要性,因此,便将柳宗元置于潇湘文学与图绘的脉络中一并思考,以期突显柳宗元在“潇湘”母题创作中承先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湖南科技学院与深圳大学文学院于2014年7月12日至17日联合举办“潇湘儒家历史文化考察”活动。考察活动的思想主题是以理学开山周敦颐为主的宋明儒家,地理主题是永州的摩崖石刻遗迹。考察以濂溪故里为起点,经月岩、朝阳岩考察周子遗踪,至拙岩考察乡贤沈氏遗踪,至九龙岩考察胡致堂遗踪,是为“潇湘圣贤之旅”。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介绍永州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现状,探讨如何实现潇湘文化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建设的效益进行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介绍永州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现状,探讨如何实现潇湘文化数据库,以及对数据库建设的效益进行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共八卷,近四万字,记载其寓居湖南八年间的见闻,其中多用考据之法,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性质。其中对湖湘地方文化有诸多考订,颇具真知灼见。文章重点介绍书中江昱对地方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考据篇目。  相似文献   

14.
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对永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多年对永州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探究,认为永州旅游形象可用“潇湘胜地,山水永州”采概括定位。  相似文献   

15.
永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对永州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成为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基于多年对永州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景观的探究,认为永州旅游形象可用“潇湘胜地,山水永州”来概括定位.  相似文献   

16.
自舜帝南巡,崩于苍梧,葬之九疑之后,九疑、零陵之名便进入史册,尔后,便有潇湘、永州等称。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贬谪永州,作《永州八记》,从此,永州之名远播域内外,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大重镇。易先根先生受潇湘人文精神之熏陶,探舜迹古道,访柳、元遗踪,抒心中情怀。其最近结集出版的《潇湘夜雨》分6辑对永州的奇山异水、名人逸事进行了稽考与描摹,是一部讴歌潇湘大地的力作。  相似文献   

17.
文学,本质上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行为。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充满浓郁的湖湘气息,体现出明显的湖湘文化精神。唐浩明的作品一方面褒扬实干经世,贬低清议空谈,表现为“学为苍生”;另一方面,于事功之外,主张修身、守静,强调“含雄奇于淡远”。儒家文化的“外王”与“内圣”,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心性修炼”在小说中得到了完整诠释。可以说,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对湖湘文化精神,作了当代文学史上最为全面、系统、形象的文学诠释,并借此理性回护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自舜南巡,崩于苍梧,葬之九疑之后,九疑、零陵之名便进入史册,尔后,便有潇湘、永州等称,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贬滴永州,作《永州八记》,从此,永州之名远播域内外,并成为中国化的一大重镇,易先根先生受潇湘人精神之熏,探舜迹古道,访柳、元遗踪,抒心中情怀,其最近结集出版的《潇湘夜雨》分6辑对永州的奇山异水、名人逸事进行了稽考与描摹,是一部讴歌潇湘大地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王船山的《潇湘怨词》分为《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及《潇湘十景词》三组,其山水文化一方面为山水与景观文化,体现船山对家乡湖南的情愫。另外一方面为山水与隐逸文化,即船山在面对国家灭亡时发出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20.
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通常认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我们一般采用狭义上的说法。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文化史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必修和选修9个模块中,文化史内容占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