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作者是李泽厚,李泽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书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文是因为有关"救亡"与"启蒙"的文章很多,其中,认为反对"救亡压倒启蒙"观点居多。本文试以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角度为切入点,将先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一书中与五四运动相关的其他文章,主要是<胡适陈独秀鲁迅>、<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一瞥>这三篇文章,借以论述李泽厚本人关于五四主要人物把重点放在启蒙和文化上的原因、启蒙如何先从属于救亡和后又如何完全为救亡所压倒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然后整合其他专著和论文的观点.以便探讨五四时期文化启蒙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对救亡的意识形态批判所包含的革命话语的解构和试图开启的文化现代化目标进行详细地阐释与解读,进而梳理李泽厚与80年代文化逻辑的关系,同时将这一关系放置于50—80年代的历史逻辑中进一步落实。因而“五四”的文化政治、“救亡”意识形态批判、“五四之争”、80年代文化逻辑的转向等构成本文考察的基本问题域。  相似文献   

3.
对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人来说,研究“五四”发端的新文学的任何~方面,都木能忘却新文学是如何诞生的,因而就绕不开启蒙的话题,绕不开救亡的话题。以往众多论著对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或言之不明,或偏颇误解,从而不能很好地解释造成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原因及由此而来的思想发展和历史后果。本文再谈这个老话题,试图对此作些初步的考察。先谈救亡和启蒙的关系。至今较为流行的是李泽厚为代表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说。更具体地说,二者的关系不外两种:一是启蒙与救亡相互促进二是救亡压倒启蒙。这种表述至少昭示了我们这么一个…  相似文献   

4.
略论近代中国的“启蒙”与“救亡”张丽萍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一直是两个突出的主题.它们二者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从根本上讲,到底是救亡引发了启蒙,还是救亡压倒了启蒙?我以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的。1840零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把...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提倡的“民主”“科学”的内涵较第一阶段有了深化,也是民族救亡向前和向上的发展。从五四启蒙到五四政治运动,不是“民族主义淹没了文化启蒙”,而是“启蒙运动本身救亡目标的实践表现”;从五四启蒙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不是“偏离了新文化运动的初始航向,而是纠正了初始目标脱离实际的航向的道路选择”;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绝不是‘超时’的盲从,而是民族救亡在更高水平上的历史选择”,可见“文化断裂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热”中,关于“启蒙”和“救亡”,也算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前期,启蒙居主导地位,“五四”后期,救亡上升为主导,于是“救亡挤掉了启蒙”,从而使“五四”开创的启蒙运动出现了“断裂”,“五四”以来的文化和文学,自然也就成为白茫茫的一片历史空白。这倒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救亡没有挤掉启蒙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的启蒙主义思想。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契机,就孕育成《狂人日记》、《阿Q正传》……“一发而不可收”,终于凝聚成《呐喊》、《彷徨》这两声五四启蒙运动中最振聋发聩的巨雷。同西方启蒙文学家相比,鲁迅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时代中。五四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发展各阶段高度浓缩的社会:资产阶级刚刚同  相似文献   

8.
正一、众说纷纭:阿Q革命的研究小史阿Q的革命问题一直备受鲁迅研究者的关注。原因很多,首先是时代原因,李泽厚和舒衡哲就认为,现代中国的基本模式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无论"启蒙"还是"救亡",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与历史进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其次是中国共产党倡导无产阶级革命,强调工农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因为阿Q是个农民,所以阿Q的革命问题也格外值得关注。早在1926年郑振铎就指出:"像阿Q那样的一个人,终于要做起革命来,终于受到那样大团圆的结局,似乎连作  相似文献   

9.
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种不同性质的思想启蒙林华国有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历史上,从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历次政治救亡斗争在其初期都有思想启蒙与之相伴,二者相互促进,但后来的发展却总是“救亡压倒了启蒙”。封建思想不但未能得到认真清算,而且在解放后借...  相似文献   

10.
"救亡"或"救国"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主题之一。1915-1921年间,陈独秀发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从运动前期提倡思想启蒙进行"救人"、"立人"以挽救中华民国,转向运动后期主张革命"救国",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广大民众,陈独秀的启蒙思想发生重大转变,这使得五四启蒙知识群体发生分裂。  相似文献   

11.
启蒙与救亡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交织在中国现代历史之中而无法解开 ,《生死场》就是它所收获的一个苦果。它展示了各种类型的救亡者及其爱国主义精神 ,但同时又在或一程度上与民族精神文化的某些弱点联系在一起 ,形成极其复杂的审美面貌  相似文献   

12.
蔡世连 《山东教育》2001,(17):19-20
五四新文化运动只是给人们思想上造成极大的冲击,并没有触动封建的政治经济制度,更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随着五四的退潮,救亡再次成为历史活动的中心。但是,由于历史要求进行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综合变革,所以,即使在救亡时代,启蒙仍是历史的一个重要使命。教育担负着启蒙和救亡的双重使命,对于教育界的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如何协调启蒙和救亡的关系、如何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成了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寻路也因此成了救亡时代教育小说的一个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3.
五四的主题     
什么是五四的主题,什么是五四的精神实质?有人提出是“救亡、启蒙”。在“救亡”与“启蒙”二者的关系上,有人提出“救亡压倒启蒙”,还有人提出“救亡、启蒙谁也不能压倒谁,两者都很重要”。我认为,用救亡和启蒙两个词来概括五四的主题显然不够准确,不够科学。科学的提法应是五四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有两种涵义:狭义的“五四”是指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广义的“五四”则是指这一天前后若干年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一般来说,其上限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前的文学革命,下限则大抵可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限.的确,“五四”运动既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前者的主旨在救亡,后者的主旨是启蒙。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相互影响、互相促进,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现代历史  相似文献   

15.
启蒙、救亡与革命时代的终结-再论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以来,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出现了一些不同看法,也引起了一些尖锐的分歧,李泽厚提出的否定辛亥革命的论点是以“救亡压倒启蒙”为学术依据的,这一公式存在着学理上的缺陷,但不应全盘抹杀它的学术价值。辛亥革命是一场具有空前意义的伟大革命,同时辛革命又是一场结束了封建帝制,然而民主制度的计划痛苦流产的不成熟的革命,因此,从思想反思的角度上说,“救亡压倒启蒙”的公式并不违反历史学的基本规范,对辛亥革命的进行反思,同样需要重新检讨清末革命派对保皇派的批判。  相似文献   

16.
审美主义的内涵及其在西方现代美学中的两种路径,即感性的、主体性的审美主义和主体间性的审美主义。最后,笔者对中国现代存在审美主义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对刘小枫先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中关于中国审美主义的一些说法进行了商榷,并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启蒙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救亡与启蒙是社会应当面对的主题,然而,救亡与启蒙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历史地看,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化,救亡催生了启蒙,但接下来,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推动,启蒙暂时超越了救亡,而五四运动的爆发又使得救亡再次压倒了启蒙,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们的双重变奏构成了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通过从康德到福柯对启蒙的连续性解读,展现启蒙的现代性维度--一种批判的态度,“五四”文化启蒙正是西方文化启蒙与中国启蒙传统相融合的产物,表征着“五四”精神。但现代中国的启蒙由于救亡 图存的现实社会需要又表现出自身的缺憾。而启蒙的现代性不仅为我们理性地认识“五四”,更为我国超越“五四”提供了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从救亡、启蒙的历史呼呈和公正、进步的现实诉求角度,考察了贯穿20世纪中国学始终的“现实主义”流变史。认为:“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国学中,形态时易,内涵歧混,命运多变,虽杂“实”却一“名”。出现这一世纪奇观的原因有二:一是学对特定社会现实和学自身双重诉求的双重回应;二是曲解了的辨证唯物主义与实用功利主义的共同要求。由此决定了21世纪乃至更远的中国学中仍将有“现实主义”的忙碌身影。  相似文献   

20.
<正>《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是张宝明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本著作。作为1995年南京大学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能够与余敦康的《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以及林安梧的《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之哲学省察——以"血缘性纵贯轴"为核心的理解与诠释》等当时已成名的专家学者的书籍一同入选"‘中国:现代性与传统’论丛"这一书系,足见此书的价值和意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