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传真     
大众报纸小众传播《新民晚报》积极开办社区报《新民晚报》2006年以来,顺应广告精准传播的趋势,大力开发针对小众人群的社区报。据悉,《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2.
地铁报是报媒适应城市化过程中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产物,凭借其独有的发行渠道和盈利模式成为报业开拓市场的新兴力量。本文分别选取国内和英国有代表性的地铁报《羊城地铁报》和《地铁报(metro)》,从视觉传播的实践出发,通过这两大地铁报在头版视觉元素、内版的视觉设计和广告的视觉设计三大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提出国内地铁报未来的视觉传播改进方向,以提升国内地铁报的视觉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记者》2014,(1):26
编者按2013年,纸媒继续遭遇困境,各种唱衰纸媒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但是与都市报等综合性报纸发行广告大幅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党报、行业报,特别是社区报、地铁报、老年报、健康报等新型报纸则呈现出别样景象。报纸的生存是否东方不亮西方亮?本刊本期解析这些新型报纸的现状及未来,或许人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人不看报纸,但是不是仍然有人愿意看免费的报纸呢?这是地铁报在移动阅读时代生存的基本逻辑。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南京30岁以下的市民,几乎都没有读报习惯、更没有买报习惯。这一广告客户看中的优质人群,目前大多只阅读地铁报。因此,得出结论:相较于传统纸媒的衰退,地铁报籍此尚现一丝曙光。本文试图以天津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城市快报》为例,探讨在报业转型如此紧迫的当下,地铁报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前景,以及其对报业转型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免费报纸的概念及经营理念免费报纸,指面向社会公开发行、以刊载新闻、广告等信息为主的,无需付费即可获得的报纸。目前,世界上经营得最成功的免费报纸应数瑞典的《地铁报》。瑞典《地铁报》发源于1995年瑞典媒介公司现代时报集团MTGAB的一个附属公司,1999年12月29日成立瑞典地铁报集团。到了2005年,瑞典地铁报报业集团在30多个国家拥有分公司,大概有1400职员。1995年至2005  相似文献   

6.
2007上海报媒的活跃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传媒相对稳健甚至保守,但今年频出新招:在新媒体及资本运作领域大胆实践,《东方早报》大报改小报,新创办的社区报、地铁报等继续加剧报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新晚社区报》《家报》和《都市资讯报》等5类报纸。《新晚报》是哈报集团系列报刊之一,在全国晚报综合类排名中位居前十五名,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几家晚报之一,是房地产、医药保健、IT、汽车、金融保险、旅游等广告市场的首选平面媒体,拥有东北三省最大的发行量。晚报采取自办发行的方式,年发行量40万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2,(3):5-6
社区报盈利新模式兴旺的社区凭借足够的人气可以为媒体提供充分的广告资源,而精准的发行渠道也吸引了不少广告客户的眼光。创办社区报看重的正是它这一独特渠道所带来的盈利新模式。模式一:与公司合作经营办报。《新民晚报》于2005年办社区新闻专版,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社区报。  相似文献   

9.
沈文倩 《新闻世界》2014,(4):208-209
《东方卫报》作为一份在地铁内免费发放的报纸,其受众定位主要是早间乘坐地铁的白领上班族。但由于乘坐地铁的乘客数量十分庞大且成分复杂,能够接触到地铁报的人群可以说包含社会各个阶层,不完全是报纸所定位的那部分人群。笔者选择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大学生群体对地铁报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陈明 《传媒》2014,(6):35-37
正国内有16份主要地铁报,其中广州的《羊城地铁报》、成都的《新城快报》、南京的《东方卫报》和重庆的《都市热报》较为知名和成功。这四大地铁报的营销模式各具特色,整体上代表了国内地铁报的四种普遍营销模式。而英国《地铁报》的营销模式也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效应,两相比较之下,能够得出我国地铁报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胡欣 《新闻实践》2010,(5):28-31
近年来,地铁免费报作为传统纸媒嬗变而来的新媒体,已进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人们的视野。 继我国第一份地铁免费报《I时代》报2003年在上海诞生后,今年1月22日,在同一座都市里又出现了"同质"的地铁免费报纸——《新民地铁》。《新民地铁》的成功发行,将会对免费报"寄生"地铁通路的法则带来什么影响?在《I时代》报"独食"免费报业商业利润的状态改变后,  相似文献   

12.
1995年,世界上第一份地铁报——瑞典《地铁报》正式创刊。截至2003年底,地铁报已经覆盖了16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每天拥有读者达1300万。①2004年3月6日,国内第一份地铁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I时代报》正式创刊;2005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戚鸣 《传媒》2013,(2):62-63
澳大利亚社区报多为免费发行,只有少数社区报在便利店出售.布里斯班的社区报《Southern Star》,每周二至周四会被用皮筋卷成卷扔到每家信箱边的草地上.除了投递到家庭,该社区报在城市中心、地铁及社区里的便利店、修车店都有发放,以方便客人拿取.本文以《Southern Star》 为例对澳大利亚免费社区报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纸媒的发展有所借鉴. 《Southern Star》 的版面形态和内容特点 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首次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腾尼斯.1887年,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说,"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罗密斯第一次把该书翻译成英文,"社区"很快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5月28日,《郑州晚报·登封晨刊》(后改名为《郑州晚报·登封播报》)首期报纸出街,截至目前已经出版了30多期,广告收入100多万元。作为《登封晚报》的一叠(D叠),以社区报的形式出报,它的影响和意义在哪里?在"传统媒体走向衰退"的论调中,社区报能否打开传统媒体发展瓶颈?作为形式上的社区报,《郑州晚报·登封播报》能否  相似文献   

15.
刘子欣 《新闻世界》2014,(4):315-316
本文以《东方卫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其免费报纸的属性说起,涉及地铁报做为免费报纸的本质内涵。以《东方卫报》做为调查实例,探讨地铁报刊和传统纸媒在办报定位、内容选择、读者定位、广告经营及报刊发行管理五个方面的差异,由此从各方面归纳出地铁报刊在今后发展的着重之处。  相似文献   

16.
管俊 《传媒》2015,(16):52-53
地铁报就是在地铁内进行免费派送的特殊类型的报纸.我国大部分地铁报都是地方传媒集团与地铁公司联手打造的,具有地方城市地铁独家发行权.2015年3月,由央视CTR针对北京、广州、深圳、天津、南京、杭州、苏州、沈阳、西安、重庆、武汉、郑州等地地铁乘客进行调查的《全国地铁动媒研究报告》出炉.报告显示,地铁乘客规模日益壮大,地铁报联合构成的地铁动媒应运而生,并将彰显其移动、互动、行动、心动的四动一体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1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通过8年的锐意进取,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新女报》、《今日重庆》杂志、华龙网等15报1刊5网以及集团广告、发行、印务、地产、旅游等15家公司在内的我国西部地区实力雄厚的一家大型传媒集团,初步形成书报刊印刷、电子传媒及信息产品开发、广告经营、物流配送、旅游文化、地产开发等6大经营体系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8.
许然  徐硕 《传媒》2016,(13):8-12
2016年5月21日,由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首届社区报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来自《传媒》杂志、上海《社区晨报》、广东《珠江时报》、四川《华西社区报》、重庆《都市热报》的业界精英,与社区报研究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专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媒介与新闻学院的Jock Lauterer教授等学界专家一起,就社区报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社区报的生产与运作模式,以及社区报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14):61-65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实体社区的信息传受形态,也影响了受众的媒体消费习惯。本文以《海西晨报》社区报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区报所面临的困境,社区报在内容上偏"硬",难以真正实现"接地气"的目标;在发行上过于粗放,未能实现精确投递;在广告经营模式上尚未实现分类广告的集约化经营;在社区服务上手段陈旧,未能实现与居民生活的深度融合。本文认为,当下我国社区报的突围之道在于正确认识和运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规律,以媒体融合为手段,开拓社区报的可为空间。  相似文献   

20.
沈阳、西安、重庆等城市地铁报正在筹办中 7月3日,由京城独家地铁报——《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广州、南京三市地铁报共同发起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据悉.举办地铁报发展方面的论坛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地铁报作为一支新兴力量.已经正式登上国内报业大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