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吴邦国批示强调义务教育仍是人大监督重点(据新华社)全国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9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出重要批示,强调九年义务教育仍是本届人大监督重点。  相似文献   

2.
国家     
《吉林教育》2008,(18):2
胡锦涛向地震灾区和全国孩子祝贺节日;刘延东考察地震灾区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召开。  相似文献   

3.
国家     
胡锦涛在河南看望特殊教育学校和农村学校师生(据新华社)在第2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正在河南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专程来到郑州市盲聋哑学校和焦作市博爱县清化镇高庙中学看望师生。  相似文献   

4.
国家     
《吉林教育》2009,(5):2-2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举行二次全会审议职教改革与发展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刘延东在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际联席会议上强调:标本兼治 突出重点 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央为中西部两项教育工程增加资金 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80亿元 特教工程4亿元。  相似文献   

5.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国家以特产驰名全球,而有些国家则以"没有"著称于世。没有农业的国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农业,是不堪设想的。而地处地中海沿岸、三面被法国领土包围的摩纳哥,就是一个没有农业的国家。摩纳哥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国土东西长仅3.5公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远见     
胡尧熙 《教学随笔》2010,(1):24-25,67
2008年9月,韩国《中央日报》发放了7万份调查表,想知道本国公民最讨厌哪个国家。结果显示,半数以上韩国人最讨厌日本,其次是中国,排在第三位的是同胞朝鲜。但韩国人在讨厌的情绪之外却有难能可贵的地方,他们一面讨厌日本,一面又将日本列为“最应该学习的国家”;一面抗议美国在韩驻军,一面又认为它是仅次于日本的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远见     
胡尧熙 《阅读与鉴赏》2009,(11):16-17,53
2008年9月,韩国《中央日报》发放了7万份调查表,想知道本国公民最讨厌哪个国家?结果显示.半数以上韩国人最讨厌日本.其次是中国.排在第三位的是同胞朝鲜。但韩国人在讨厌的情绪之外却有难能可贵的地方.他们一面讨厌日本.一面又将日本列为“最应该学习的国家”;一面抗议美国在韩驻军,一面又认为它是仅次于日本的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8.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国家以特产驰名全球,而有些国家则以"没有"著称于世。没有酒店的国家瑞典和沙特阿拉伯都是禁酒的国家。瑞典的一般餐馆只准在晚餐时供应少量的酒;买酒需持有"购酒特许证",并到指定的地方购买。警察发现醉汉时,可以随  相似文献   

9.
1.无水之国:科威特(Kuwait)国内没有河流湖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可供食用的地下水很少。其国际贸易主要是出口原油、进口淡水及制淡水的设备。 2.无姓氏之国:冰岛(Iceland)位于北欧,人口24.9万。居民没有姓氏,只有名字,人名重复率极高。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老人     
陈磊 《学习之友》2012,(7):34-36
2011年9月23日上午,成都。阴晴不定。一列车队急速向郊区的建川博物馆聚落进发。车内,坐着四位耄耋老人。下午两点钟,建川博物馆内,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我的抗战2》全国首场巡映式开幕。四位老人受邀上台。看得出,他们都很激动——一位老人,拿着话筒,久久不愿放下;另一位,因为激动,说话已不连贯。  相似文献   

11.
没有农业的国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农业,是不堪设想的。而地处地中海沿岸三面被法国包围的摩纳哥,就是一个没有农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国家的本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手段和工具。民族与国家相伴而生,相依而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龟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13.
逝去的国家     
《小学时代》2011,(9):28-31
听人说,我今天去的小亚细亚,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一座“桥”。你能想象吗?这里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从旧泪的建筑上,也许你还能发现战争留下的痕迹呢。不过,我现在唯一的感觉是——好热呀!怎么,还有动物不怕热?那大概就是耐寒又可爱的骆驰了。  相似文献   

14.
潘艳艳 《外国语文》2023,(1):102-111
国家安全话语研究服务于国家安全治理,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如何用话语来建构、维系、增强、消解、转化并利用安全问题来影响人们对安全的感知以及所采取的应对行为。国家安全话语研究的范畴和边界取决于国家安全问题,要基于新的国家一级学科——国家安全学进行研究,其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国家安全学所涵盖的众多领域和话语分析的工具性决定了国家安全话语研究必须采取多视角、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国家话语研究旨在以非强制方式来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问题,通过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来培养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凝聚人民共识和力量,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从而消除安全威胁,提升国际话语权;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国家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5.
国家的秘密     
国家的秘密,北京知道。 作为帝困的首都,明清两代的北京气势非凡。运河般宽阔的护城河旁,芦苇挺立,岸柳成行.树影婆娑。每当鸭子在河上滑行,或清风从叶间梳过,倒映在水面的垛墙就会开始颤动并破碎。抬头望去,城楼和城墙突兀高耸,在万里晴空的映衬下现出黑色的轮廓。门楼那如翼的飞檐秀插云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国家     
国家,每当我们听到这个词,都会由衷感到亲切并充满温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即使身在别处,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情感也植根于此,我们的思念也缠绕于此。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期的国家形态与国家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由部落国家向统一国家过渡的历程。代表王权的王国文明与代表地域的方国文明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为中华文明最终走向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天下为一家”的国家观念的价值核心就是“尊王”。“尊王攘夷”对封建国家观念以及近代中国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民族心理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出发点。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国家安全的捍卫者。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了解国家安全,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国家治理以及公共财政透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通过强化审计独立性,拓展财政审计领域,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及追踪问责制度等路径向公众提供完整、可靠的国家公共财政信息,推动公共财政透明,促进国家治理实现"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对国家治理能力中"治理"一词的相关分析"治理"这个词,不管是在中文里还是在英文里都耳熟能详,但是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却被赋予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个之间几乎可以说不到十五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所讲到治理的标的都不是人,而是物。"治理"在英文里其实也是个新东西,它是新自由主义潮流的副产品,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被引入到中国。但是,"治"、"治国安邦"这些概念则历史悠久,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