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力量素质是准确掌握运动技术和迅速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处于青春发育的前期,也是多种肌肉增长的敏感期,所以重视发展初中学生力量素质,有其深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6—8岁开始,儿童就能顺利地掌握游泳技术。而专门从事游泳训练应从9—10岁开始。在这年龄期允许他们参加比赛,不过至少要有三年系统性训练的基础。13—14岁女孩和15—16岁的男少年的运动成绩相当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际上女子中长跑成绩提高很快,但我国在这方面成绩提高较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迅速提高女子中长跑成绩,必须进行多年训练。一般把训练分成三个时期:14—16岁为基础期;17—20岁是建设期;20岁以后为提高运动成绩的训练期。我国不少女子  相似文献   

4.
<正> 人体的结构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是在变化的。根据人体解剖结构变化的特征,可将人体发育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婴儿期(出生后至一岁)。 (二)幼儿期(一岁至三岁)。 (三)学龄前期(三岁至六岁)或称学龄前儿童期。 (四)学龄初期(七岁至十二岁)或称学龄初儿童期。 (五)学龄后期(十一、二岁至十八、廿岁)或称少年期。这一时期也称青春发育期,前两年为青春前期(青春突增期),后四年为  相似文献   

5.
女子举重训练运动负荷节奏的安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举重这运动训练中,如何合理地安排好运动负荷是训练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人机体只有在巨大的运动负荷的不断刺激下,各方面才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机能才会得到改善和提高,各种运动素质才会得到发展,进而增强体能,不断增长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女运动员的月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各种年龄的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迅速增加,加之现代很多运动项目的女运动员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早期就已经开始从事系统训练,女子机体特殊的生物特点是月经。月经的出现是女子一生中很重要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阶段。当前,一个迫切的任务是了解、研究和观察从事体育运动的女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对月经的影响和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机体内发生的反应和运动能力的变化。研究对象及方法我们对西安体育学院4个年级186名女生,陕西省体校61名女运动员(月经已来潮者),陕西省运动技术学院(省女队)91名女运动女员共338名女运动员,并对西北大学文、理系二年级女生153人(非运动员)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年龄、运动年限,专项年限,月经初潮年龄,经期血量,经期血色,月经持续时间,经期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人数,  相似文献   

7.
压力下的"Choking":运动竞赛中努力的反常现象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王进 《体育科学》2005,25(3):85-94
压力下的“Choking”用来描述运动员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在重大比赛中发生运动成绩下降的现象。“Choking”与通常所说的“比赛失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Choking”是一种心理现象 ,定义为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 ,主要与努力有关。但是 ,这样的努力并不能帮助运动员提高或保持成绩。这是因为增加的努力通常会引起意识控制运动过程。而这种意识控制会破坏已有技术的自动执行 ,导致习惯的运动过程发生衰变。采用 3个研究来揭示运动中的“Choking”现象。研究 1测试意识控制运动过程引起运动成绩下降 ;研究 2测试压力增加自我注意引起的成绩下降 ;研究 3测试自我意识和特质性焦虑 ,预测压力下的成绩。对上述 3个研究发现进行理论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1.多年训练阶段;2.运动员的身体类型;3.运动能力及发展的特点;4.爆发力的因素和适合运动能力的强度;5.根据年龄和训练水平而订的训练计划的结构。多年训练阶段训练短跑运动员的过程是从开始进行田径训练直到退出参加比赛为止,包括方法学和理论上的系统学习。这一过程被称为“多年训练阶段”。一般情况下,一个运动员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短跑运动员是在10岁或11岁。经过11—14年的系统训练后,22—23岁的女性和22—24岁的男性可望达到运动成绩的颠峰状态。假如我们有意要到30岁左右再退出比赛,那么运动员将进行18—19年的系统训练。短跑运动员多年训练阶段的划分,要符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的情绪波动会影响比赛时的成绩,这早已被人们所认识;但是,落实到比赛现场,落实到16—18岁的运动员身上,赛中情绪又是怎样影响运动成绩的呢?这种影响与刺激的性质和受刺激者的年龄、性别又有什么关系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运动场上做了实验研究。实验以沈阳市第五职业高中(市体育训练田径重点学校)的40名运动员为对象,分  相似文献   

10.
运动训练这是多年的过程。为了提高运动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必须了解运动成绩逐年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安排多年训练的计划。在这一方面,分析高级运动员的经历,特别是分折他们从一开始到技术的成熟阶段的经历对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很有参考价值。所选择的专项训练的年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常数。运动器官及植物性神经机能和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不是同时的,运动员在各个运动项目中达到高的运动技术水平的  相似文献   

11.
民主德国哈雷博士认为,各类运动项目后备力量开始训练的时间,根据迄今为止的经验应该是: 一、技术性项目(花样滑冰、跳台跳水等),初学者的训练应从5—7岁开始,出最好成绩的年龄参差不齐,例如花样滑冰从13—15岁(双人花样滑略晚一些),女子体操从15—17岁,男子体操从18—20岁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 女子的形态和机能有很多特点,青春发育后,这些特点更为明显,因此参加运动时应当照顾这些特点。一、女性青春发育在青春发育前,男女孩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参加运动时无需考虑过多。青春期一般定为10-20岁。女孩进入青春发育期比男孩大约早二年。女孩的月经初潮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在青春发育期内,形态、机能、心理和行为方面都发生一系列的突变。9-10岁以前,在身高、体重、胸围等发育指标方面,女孩低于同年龄的男孩,9-10岁以后女孩的各项指标超过了同年龄的男孩,即女孩的突增期比男孩早二年。14-16岁以后,男孩各项发育指标赶上并超过了女孩。但男女青春期机能的发育曲线不出现上述交叉现象。例如,男孩的肺活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某些器官的机能都要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运动之前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根据它们的发生顺序,分别叫做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状态五个阶段。研究和掌握各个阶段的规律,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伤害事故和提高运动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赛前状态是在进行训练或比赛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它可以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来适应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并能克服神  相似文献   

14.
儿童、少年在技能的形成、知识的获得及提高某一运动项目的技能,都存在着差别。这是因为少儿的发育速度是各种各样的。7到12岁的年龄周期是相对静止阶段。13到16岁的少年期与其他所有阶段有截然的区别。在这个周期,机体的整个生理系统急剧变化,心理系统也发生改变,明显地看出个人特点是遗传素质决定的和在儿童发育期所受的外界影响。此外,决定运动成绩的机能系统和器官的训练也有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 在选择有潜力的十项和七项全能运动员的过程中,运动员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年龄、其训练年龄,以及开始进行专项训练的年龄,均起着指导作用。从苏联参加近四届奥运会(1968—1980年)的全能选手情况来看,其平均年龄的起伏范围是在24.1和26.6岁之间。同时,其训练年龄已大大推迟,即从7.4岁推延到13.2岁,而开始进行专项训练的年龄却提早很多。  相似文献   

16.
青春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他们的运动青春就更加宝贵和短暂,因为它是运动员出成绩、攀高峰的黄金时代。但是,有很多运动员宝贵的运动青春却是在林彪、“四人帮”严重干扰和破坏的混乱年代里渡过的。那个时候,运动员们纵然是青春似火,却终究是壮志难酬。粉碎“四人帮”以后,他们又焕发了青春,夺得了新的运动生命。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并且创造出了比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利用本文介绍的模式指标之前,有必要考虑到两个重要因素,即运动员开始专项训练的年龄和达到最佳成绩所需要的理想训练时间。统计资料证明,铅球项目达到其最好成绩之前的开始训练年龄是:男子10.3到11.6岁,女子12.1到13.6岁;相应地,铁饼运动年龄为:男子13.6到14.5岁,女子11岁;标枪项目为:男子10.5到11.8岁,女子12岁。在选拔有潜力的投掷运动员时,人体形态测量也是重要的。体重和身高指标必须异常出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人的个体发育的特点是各个发育阶段都受前一个发育阶段的身体变化的影响,它也与心理活动的发展有关。根据沃朗斯基发现的这一规律,人的大部份心理活动特点和运动素质在生长发育的时候会出现最迅速的变化。因此,这一规律也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在什么年龄出现运动成绩发展的临界阶段,在这个阶段,运动成绩将以最快的迅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超负荷训练对生理机能与提高意志品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运动中,当肌体在超负荷运动训练时人体生理机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运动技能也同时受到破坏,运动成绩受到影响,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为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其作用,使肌体承受新的运动负荷,不断的调解运动生理机能;加速运动的超常化,克服运动极限的困扰,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前提下,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群体运动对青春启动前期肥胖学生身体形态、自我意识的影响,探索干预过程中肥胖儿童的身体形态变化与自我意识变化之间的共变关系。方法运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60名9~11岁小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正常体质量26名,单纯性肥胖34名(肥胖对照组与肥胖干预组各17名)。肥胖干预组进行了每周4次、每次60%~70%HRmax强度的群体有氧运动,干预周期共22周,同时从身体形态、自我意识分析干预效应及之间的关系。结果肥胖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正常体质量学生;群体运动干预在改善肥胖学生身体形态(身体脂肪比率和身体质量指数)的同时,自我意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且与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比率呈显著负关系。突出体现在自我意识总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维度上。结论群体运动干预有效提高青春启动前期肥胖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降低身体脂肪比率和BMI值,两者存在共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