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块系,由于在教材的编排上,两类文章自成体系,从客观上造成了教学中现代文知识与文言文知识的脱节。其实,文言文是现代文的基础,现代文是文言文的延伸,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教师应在教学中着力体现两者的关系,使现代文教学与文言文教学互相渗透、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时知其源,学习古代语言时有兴趣。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单元都有共同的主题,由体裁、内容、特色等类似的课文及其相关内容组合而成。涉及到的篇目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共200余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讲读课文,顾名思义,讲读课文是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学习的课文,重点体现老师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作用;另一类是自读课文,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前者,老师们的态度显然都很一致:深挖教材;  相似文献   

3.
<正>如何做好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是语文界经常探讨的课题。因为文言文离我们的年代久远,其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文相距甚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教起来头痛,学生学起来也头痛。探讨一个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还学生们一个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在从事文言文教学前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作为21世纪的语文老师我们该采取什么样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传承民族文化.吸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应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相比现代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要淡一些,感悟能力要弱一些。基于此,长期以来.老师们教学总怕学生不能理解,希望面面俱到,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将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机器;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文言文”学习,如果没有兴趣,或者兴趣不持久,肯定是学不好的。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持久兴趣,是攻克文言文学习难关的一个前提条件。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朱晓芳 《课外阅读》2011,(7):254-254
语文教学调查中,如果把文言文和现代文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学习现代文,只有少数学生喜欢文言文,难道是那些传诵千古的文章魅力不及现代作品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一方面古今语言的差异造成学生阅读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把文言文的教学似乎更偏重于文言字、词、句的翻译和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学生往往容易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和默写上;还有,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地应用也使得学生们对它难以热爱,然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怎样让文言文的教学课上充满乐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我认为课始激趣、课中应持趣、课末增趣。如何做到引趣、持趣、增趣,我们教者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兴趣始终伴随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文科爱好者》2004,(22):45-49
学习要点预热 张老师:Hello,everybody!学生们:Hello,Mr.Zhang!张老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英语的“一般过去时态”,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综合的复习和总结。下面是知识提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发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是这样学习文言文的:当老师补充相关背景.疏通文意、解说词句时.他们不以为然;而当教师一旦进行口头对译时,则专心致志,挥笔疾书;当教师进行复习检查时,他们就可以手持课本,眼观笔记(一般已密密麻麻地小字记在书上原文下面),流利地进行对译了。这种学法只能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很难提高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课程目标”第九条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可现实是,一方面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文言文,一学习文言文就眉头紧锁,痛苦万分,甚至有学生说:“老师,你讲吧,我们都记着呢!”记,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过一句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老师都不敢撩开这层“面纱”.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都感到左右为难:讲深了,怕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怕学生什么也没学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正确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未能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陷入了困境.其实,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儿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以“趣”为先导,以“读”为主轴,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独特的魅力,积累更多优秀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1.
姜俊丽 《成才之路》2009,(34):73-73
在近几年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感叹文言文难学,越学越没兴趣。他们认为花时间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可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还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其实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我们今天学习文言文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使我们多掌握一种工具,为了更好地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现代汉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还是从语文考试的角度看,阅读都是一个十分尴尬的角色。在阅读的两大板块中,现代文阅读较之文言文阅读,其处境更加令人难堪。作为中学的母语教育,老师教不好现代文,学生不爱学现代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平均分多年来处于及格线以下,社会舆论为之愕然,每每把现代文教学和考试作为抨击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忙忙碌碌究竟干了些什么?语文教学、语文考试是不是有病啊!有人曾经向中学生做过调查,问他们喜欢不喜欢现代文,学生坦诚回答:“如果老师不讲,我喜欢;如果不考,我喜欢。”还有学生戏称:“…  相似文献   

13.
黔驴不笨     
许多老师在教文言文时总觉得文言文没什么现实意义,离我们生活太远了,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一般都是这样:语言知识的学习与储备、文体的了解、作者态度与思想情感的了解与评价。学生也这样认为,学文言文无非就是为了考试,学好文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语句和重点句式就可以了,平时再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就相当不错了。有这种看法的老师和学生,是大错特错了。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喜欢文言文的倾向。我曾经就任教的初一年段两个班级做过调查,发现有90%的同学不喜欢文言文。不喜欢,没有兴趣的学习不会是积极主动的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平时在阅卷过  相似文献   

15.
提起文言文教学,我侵有着不知所以的犹豫和彷徨。做学生时对文言文的学是最记忆犹新的,方法很简单,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的串讲,学生忙于记词义、记译文,力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的基础扎实了,然而这样的教法却激不起丝毫情感的涟漪:而令学习了不断跳动着“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等新名词的新课标之后,我把文言文教学同现代文教学力求摆在同一位置,即把认识字面、句面意思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进行。学生学得轻松了,可是一到来真的,学生对课文字而的认识总是漏洞百出。如果我们老师的教法町称之谓“煲稀米粥式”,那我的教法,就可称之谓“煮夹生饭式”。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的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之中的重点、难点。如果老师不讲解字词句的意思,学生理解不了文章的内容,怎么去欣赏它的美?又怎样去理解它的感情?可是,老师讲解课文,那“之”“乎”“者”“也”又令学生生厌,面对这问题,我困惑不已。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看似掌握了,可是每到测试,学生个个紧锁眉头,成绩出来,那不理想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生们都埋怨说是老师专挑不重点的内容考他们,他们复习好的重点老师偏偏不考,有学生还嬉笑着说:“真希望我的座号就是我的分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朱瑜章老师在《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中就提出:“要恢复传统语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诵读上下功夫。”①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语文教师的认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常看到有些教师以为“读”是灵丹妙药,能包医百病,他们在教授文言文时,不管学生是否了解文意,只让学生读,读后也不指导,不正音,有时甚至就干脆一节课让学生去读,还美其名曰“把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几年文言文分值在中高考中比例的提高,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已愈显突出。于是,一些老师急功近利,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随意改变教材的编写顺序进行授课,更为极端的是部分老师甚至放弃了现代文教学,一味强化文言文教学,其结果是欲速则不达。尽管选文都是精品,尽管教师讲得眉飞色舞,但由于背离了学生实际,欠缺了教学方法,结局只能是教师一厢情愿,学生睁着双眼却紧闭了心灵。久而久之,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言志”“缘情”的特质被泯灭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被浇灭了。  相似文献   

19.
灵魂之杯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要过文言文教学这一关。现在的高中新教材.文言文的份量很重.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相对而言比提高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更难。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有一个体会就是千万别把文言文讲死了,讲成章句学.让同学们变成“寻章摘句老雕虫”。我觉得要树立这样几个观念:联系的观念、发展的观念、整体的观念。这样.可以让文言文的教与学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0.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几年,经常会看见这样一种现象:在教学进度还没有到文言文单元时,学生便提前捧着书本死记硬背文言课文。直背得眼冒金星、稀里糊涂,以至苦不堪言,而两个文言单元下来,学生面带疲惫,焦头烂额,真正似艰难跋涉在无边苦海中的“苦行僧”。鉴于此,我认为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关键要领学生入门,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