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蕴涵着对人的生命、健康、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关系的思考。结合生态学研究的部分观点,重新解读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蕴涵着的深刻的和发展谐的生态意识,对当代世界和平及和谐发展有着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约翰·邓恩的诗歌、散文和布道文等都蕴涵着深刻的死亡主题。他坦然接受死亡,肯定死亡,并试图以死亡的广泛性和必然性呼吁人们与他人、与世界和谐共处,因为丧钟是为每个人而鸣响的。本文拟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邓恩作品中的"死亡"意象,总结其死亡观,探讨他对生存与死亡、人死之于我死两大关系阐释的深刻内涵,揭示其生死一体和人我互爱、患难与共的思想其实蕴含了当今整体的、和谐的生态理念,并分析其成因,以期为当今生态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职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可以从儒、道、佛三个角度解读教材中的生命意识:儒家是执著人生,追求不朽;道家是超脱通达,渴求自由;佛家是一切本空,顿悟成佛。文章还对兼受儒道佛三家影响的苏轼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作了具体分析。最后探讨了受西方哲学思潮影响的鲁迅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里面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智慧。学界对其中的文体论、创作论等已经作了充分的研究,文章将从生态美学的视角,以《原道》、《明诗》、《物色》三篇为例,从“自然会妙”、“顺美匡正”、“情以物迁”三个层面对其生态美学智慧进行探索研究,并力图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探索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周恩来作为新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较早地提出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并把环境问题提高到影响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他的许多观点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今天的环境保护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生态学从生态整体意义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当代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作了调知,以此来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原因。他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现状在理论上从人对自然的角度作了深刻的剖析,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看作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并最终把生态危机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诉历史唯物论蕴涵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逻辑,并致力于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解决生态问题,因而在理论上与当代生态学具有被整合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川端康成的说理性散文<花未眠>,是从花未眠的这种自然现象引出对自然美的探讨,然而细读文本,就会发现作品中隐含着一种"死亡意识".在这里,"死亡意识"不再是一种普通人的思想意识,而是作家审视生活和自然的哲学思考,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人生意义.据统计,川端康成近三分之一的作品都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死亡"简直就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灵魂.从分析川端康成作品的"死亡意识"入手,无疑更有助于我们领悟川端康成文学作品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8.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通过对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体系的研究,反思伴随现代文明和发展中出现的诸如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生态失衡以及唯科学主义和技术万能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面向生态经济模式的企业困境与机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传统工业经济模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开始反思,开始由传统工业经济模式向生态经济模式转化;在这种转化的历史变革中,企业会承受困惑与不安,但同时也蕴涵着发展的机会.对企业而言,经济模式转变中蕴涵着新的投资机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合理利用政府资源与环境政策,可以增强企业的实力;在经济模式转变中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创设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0.
王丽艳 《考试周刊》2014,(31):42-42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所占的比重较大,因而鲁迅作品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很大影响。然而,在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鲁迅作品教学质量,作者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教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目前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力图通过从生活原型升华为伟大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在表现贵族女性安娜对爱情执著追求以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社会大变动的同时,阐释列夫·托尔斯泰留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的宗教思想和某些迷信意识,从而使读者了解到:一个即使像托尔斯泰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时代、社会乃至家庭给他留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陈姗姗 《海外英语》2012,(7):277-278,284
约翰·罗斯金的许多作品中都提出了他的生态主张,体现了他的生态关怀。他笔下描写的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具体要素包含了建筑领域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从描写建筑到批判社会对生态的破坏、从忧虑生态环境到关注人性的完整,罗斯金高度融合了对建筑的艺术批评和对人整体和谐发展的关怀。他对于哥特式建筑深层次的思考与当下生态批评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也体现了他对人和谐快乐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列夫·托尔斯泰在50岁那年发生了思想观念的巨大转变,此次精神危机也使他获得了精神的“重生”。他对精神生命的强烈追求,在小说《复活》的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的过程中得到了再现和阐释。  相似文献   

14.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复活》中表现出比较成熟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可以发现父权制下男性对自然的统治与女性的统治的一致性。托尔斯泰表达了对女性遭受土地生存权利和爱情婚姻权利的双重剥夺的不满,揭示了沙俄男权社会制度是危害女性生态发展的根源,并对女性自身意识觉醒和生态方向的救赎发展进行了多种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完整的女人,总要扮演女性、妻性、母性等三种角色。当这三种角色相互协调时,就会让女人感到满足和幸福;反之,当这三种角色相互发生冲突时,就会让女人感到不满和不幸,甚至导致悲剧。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安娜就是典型的例证。试从安娜所扮演的女性、妻性、母性之间的角色冲突这一视角来分析安娜悲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构成了新时期维护和实现高校稳定的生态本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新时期维护和实现高校稳定的问题形成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及协调发展的生态化需要;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为新时期维护和实现高校稳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靠的生态化途径;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与新时期维护和实现高校稳定问题的理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于实现人的多重本质表现样态之间的生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美是整生”的生态美学理论视角对劳伦斯的小说《袋鼠》进行探析.《袋鼠》记录了其旅居澳大利亚时期的心路历程,小说对澳大利亚美丽而原始的自然生态、动荡纷争的社会生态和漠然、从众与迷惘的精神生态的真实书写,体现了劳伦斯对生态文明社会的探索与反思;揭示了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应该是自然生态美丽、社会生态和谐、精神生态平衡从而达到整生之美的“生态大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华兹华斯是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诗人,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下半叶现实主义大师,二者的艺术立场相去甚远。然而,前者的《〈抒情歌谣集〉序》和后者的《艺术论》都主张艺术"情感论",而且二人对"情感论"的诸多理解都惊人地相似。相似性在某种意义上显露了艺术的普遍规律,这是导致二者异曲同工的深层缘由,当然,它也显露了艺术及艺术观念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晚年的民间故事是他“救世新术”的“福音”,更是反映人民生活的重要作品。托尔斯泰自幼爱听故事,他以为故事是向人民说话的最佳方式。它的民间故事来源多样,内容非常丰富,分为三类:现实主义故事,取材现实,针对性强;用现成神话与宗教寓言故事改写加工的故事,褒贬明确;童话故事,更多适合儿童接受。托尔斯泰的民间故事在艺术手法上多种多样,使用人民的口语、平行式句法的情节三次重复、故事结构单纯简朴、情节顺序开展又首尾照应,等等,使他的故事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列夫·托尔斯泰对20世纪俄罗斯一系列作家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高尔基对托尔斯泰的理解和接受、布宁心目中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历史观对帕斯捷尔纳克的影响、阿尔丹诺夫的历史小说与托尔斯泰的历史小说之间的联系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托尔斯泰的思想与作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资源,始终在滋养着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始终在这一文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