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课题是陕西省教育厅的研究项目,课题从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展的实际出发,探讨项目管理在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的运用。课题针对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方法的空白现状,研究出一套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项目管理方案。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远程教育工程计划实施过程中合理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持久发挥效益提供支持保障。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广大农村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使用光盘、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怎样将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对于信息技术素养不高的农村教师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村远程教育。)的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使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提升农村教育水平,作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二学校,我校十分重视“四种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下是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直接作用于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如下阐述: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适应了西部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两部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和物质手段;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促进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星 《辽宁教育》2011,(11):27-2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体实施方案》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积极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农村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有效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进行了研究。结合整个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计划以及开展的现状,在文献研究以及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派生德尔菲调查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专家评议等研究方法,经过系统全面的研究,形成了具有较高可信度和可操作性的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化促进西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2007年国务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五年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实施与应用情况如何?文章从教育信息化在西部的概念、教育信息化在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使西部地区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文章认为由于在西部地区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跨越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教育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全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现场交流会。会议总结、展示了中西部地区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对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动员和部署。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中西部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工作,推动我区农村地区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按进工程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9.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城乡教育数字鸿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衡发展,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与实施对消除我国城乡在教育方面数字鸿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乡数字鸿沟的现状、危害,通过对湖北地区部分边远学校进行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消除城乡数字鸿沟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通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来消除数字鸿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中,“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设备配备的主要对象是村小教学点,为各村级小学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根本目的是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中小学去,使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与教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本文就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中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开展。对农村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谈一谈农村中小学如何更好地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学年开学前夕,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召开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动我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重点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对今年首批进入工程的晋中、晋城、临汾、运城四个市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一、充分认识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重大意义近年来,国家和我省认真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省战略,先后在基础教育领域组织实施了多项富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国家以信息化为突破…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为了贯彻国务院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由国家投入巨资,研发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大项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让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了农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使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如何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好途径。该研究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施的具体情况为例,从三维的角度分析制约可持续发展因素,探讨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以便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农村远程教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惠及农村教育、农业和农民的重点工程,更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农村信息时代的开始。实现“一网三用”,既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平台,又有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民科普教育和信息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110-111
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深化教育改革,从而实现该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文章分析就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检验的唯一标准是应用效益”。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2004年全面实施以来,国家、地方投入了大量资金,工程实施至今,应用效益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本文利用绩效技术的研究方法,对安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进行绩效分析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分析设计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卫星教学收视点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模式,自200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各校已经全面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声光图像,使身处高山峡谷、密林深处的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城市名校名师的教学资源,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一年里,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速度十分迅猛。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据报道,到2004年9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到年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至此,国家共投入13.64亿元,地方配套9.1亿元,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部6个省以及山东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部分农村地区进行了集中连片试点,试点工作十分成功,现已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启动和实施阶段。教育部提出的免费向农村中小学提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