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英语介词因为多义和用法繁多对ESL/EFL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不少语法家和研究者就介词的教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为了探索其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文章评述了数个基于英语教学的介词on的研究并指出Tyler和Evans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更系统、更规范,该模式必将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介词多义性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在Lakoff(1987)等学者早期研究的基础上,Tyler与Evans(2003)提出了原则性多义网络理论,首次提出介词义项认定的原则,为介词over提出了更加简约的多义网络,影响深远.本研究是从认知语法的视角去审视反思该理论,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前提错误,将介词与其邻近词合作产生的意义加给了介词本身,其结果就是依然给介词划分了过多的本不属于介词的义项;二是在具体做法上存在实例与义项错配的现象.研究认为,在介词多义性的研究中,需要对介词的语义本质正本清源,如此方可得出更为合理的多义理论.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英语介词beyond的多义现象,探讨并确定其作为空间介词的原型意象图式,运用隐喻理论分析其多义性的形成过程。Beyond多义形成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能力和抽象关系认知域的映射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原则性多义网络理论,阐释了介词at原型义项的确定以及不同义项的衍生。通过对比分析两大语料库,研究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介词at各义项的情况,得出中英学生的认知差异使他们在介词at各义项的使用上具备一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认知介词不同义项的衍生,注重介词原型场景功能关系,以及不同认知域隐喻映射的讲解,帮助学习者感知英语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5.
介词的多义研究在认知语言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的原型理论对介词(以"over"为例)的空间核心意义与空间引申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行阐释,然后通过意向图式及隐喻认知分析探索介词的空间、认知域的核心与引申意义是如何映射到抽象领域的。由此来解释介词多义现象乃至所有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对介词in的空间意义及非空间意义的多义现象进行了研究,解析了多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多义模式;通过研究介词in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发现,介词in的多义现象除了辐射型、连锁型、综合型之外,还有一种循环型。总结了针对介词多义现象的学习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高中英语介词教学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下,以多义介词over为例,对其进行认知分析,旨在为介词教学提供新思路,改善其教学效果,进而提高中生对多义介词的掌握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现实到语言,认知在二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人类在互动性体验的基础上经过心智的认知加工,形成beyond的基本意向图示,这是范畴化、概念化和意义形成的基础。在基本意向图示基础上,通过隐喻性思维,将人类所获得的基本概念域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域之中,能够解释beyond一词多义产生的理据和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9.
介词beyond一词多义的奥秘在于其本义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能够拓展为多个意义,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个方面的拓展意义,从而还原了beyond从本义到引申义之间经过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多义词"over"的认知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原型范畴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英语介词over的多义现象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原型范畴理论是介词over多义形成的理论基础,意象图式理论和隐喻理论是over多义延伸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1.
周伶俐 《海外英语》2014,(11):264-266
介词语义网络一直是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介词语义网络进行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概念隐喻模式、意象图式模式及规则多义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因此,未来的研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语义学角度解释英语介词behind的多义现象,指出其意义包括空间意义和隐喻意义。空间意义是该介词体现的最基本的意义,不同的空间意义通过隐喻映射方式扩展为各自的隐喻意义,其多义性形成过程实际是由一个认知域向其他认知域,即由空间认知域向状态、时间等认知域的投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讨论隐喻的认知观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首先陈述了隐喻的认知观,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其次,运用隐喻的认知理论观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解释,描述了多义的意义建构与认知阐释,最后指出应从认知的视角去分析和解释隐喻现象.  相似文献   

14.
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两个理论,对介词多义现象的阐释和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以介词around为例,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阐释其多义性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这两个理论运用于介词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研究发现:around多义的形成实际是一个由核心意义以其原型意义的静态图式和动态图式向其引申意义扩展,以及由空间认知域向时间认知域的映射过程。学生认识和理解介词around的语义范畴产生机制,能够提高长期记忆效果,最终有效提高介词around的习得效果。在介词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阐释其语义认知机制,帮助学生掌握多义介词的语义延伸,提高介词的习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毕懿晴 《培训与研究》2006,23(12):28-30
本文通过对介词进行分析,探讨多义现象的认知理据意象图式的认知机制,分析了中心图式与变体图式对空间域多义的影响以及意象图式的隐喻扩展对抽象域多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传统的语义理论并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认知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隐喻、换喻)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意象图式作为认知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自人的身体体验。它本身不需要任何解释,并且本身就具有意义,当被激活时,就可与范畴或概念相对应,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本文用空间意象图式解释了介词的用法;用事件意象图式解释了及物句型的句法构造。通过简要分析,旨在让英语学习者认识到图象图式可以帮助理解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和动词加宾语的句法结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意象图式理论,可以分析介词off,at,behind的一词多义现象,旨在说明意象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容易、更快速地掌握英语介词的多义现象。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借助意象图式和隐喻,将形象具体的空间概念域投射到复杂抽象的非空间概念域,语言词汇方面的一词多义现象正是人类通过隐喻将一个简单概念域向几个复杂抽象概念域转换的结果。本文基于意象图式和隐喻认知机制,尝试探究法语介词"sur"的多义拓展理据并作出合理解释,因而对法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颖 《林区教学》2009,(2):56-58
从认知角度出发,基于现有的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以英语空间介词为例分析了意象图式的构成及其隐喻投射的运行机制,指出了英语空间介词隐喻意义的形成条件是因为词的原义与隐喻意义之间存在相同的意象图式。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尤其更好地理解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