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警察武力实战化的推进和持续深化,对警察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高警察的体能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当前,公安院校警察体能教学训练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训练方法和模式缺乏系统性,缺乏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撑,主体关系缺乏融洽以及身体素质的差异导致受训警察存在逆反情绪。公安院校警察体能教学训练应聚焦教学目标,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体能定期检测;创新训练模式,改进训练方法,提升训练效果;完善训练体系,促进体能技能教学相融合,改进评价方法;构建和谐关系,正视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训练需求;强化过程管理,统筹身心素质,建立完善体能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是公安院校才人培养的重点。警察心理学课程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定位警察心理学课程,可通过组建高效的教学团队,加强网络课程建设,通过教学中各种心理训练活动的展开,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对未来警察职业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鱼目混珠,警察执法倍受关注,群众基础越来越成为决定警察工作效益的关键,群众工作能力已成为警察职业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作为警察预备队伍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即将承载人民群众的重托,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培养群众工作能力应成为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学生体能自我训练作为警务体能教学训练中的补充和坚强后盾,对提高警务实战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体能自我训练的意义及原则,对警察体能自我训练的方法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公安院校警察体能的更好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擒拿是中国武术四大击法之一。从当前的警务执法实践来看,是警察在执法活动克制斗争、正当防卫的基本技能。笔者从解剖学、训练学、实战分析等方面,以个人训练和教学的角度,针对公安院校的教学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警察是维护社会秩序、服务广大人民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安居乐业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安院校是培育共和国预备警官的重要阵地,是培育高质量、高素质人民警察的摇篮。然而,由于预备警官缺少一线公安工作经验,在思想、行为上不能很好的理解警察素质。公安院校要加强对预备警官警察素质的培育,因此,对于如何培养预备警官的警察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公安院校预备警官的特点,旨在对公安院校预备警官应该培养的警察素质进行分析以及新时代下如何培养预备警官的警察素质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地提高在职民警培训的效果,强化民警的警务技能与素质,是全国各公安院校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近年来警察执法的尺度与标准一再引起社会关注,也使得公安院校必须把新形势下警察培训工作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对待。而要提高和加强民警培训工作的效果,调查、了解在职民警培训的现状与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只有这样公安院校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及合理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挖掘人潜在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心理品质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警察心理学课程改革应当通过各种心理训练方式,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对警察职业的适应力。  相似文献   

9.
警察的体能训练是警体训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从运动训练学角度提出了警察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特点,并结合实践,提出注重训练的速度性和灵敏性,注意力量素质与耐力的训练,以突出警体体能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警察职业具有高压力、高负荷、高危险的特点,对从警人员自身能力的要求较高。公安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全方位地训练学生,形成与发展学生从事警察职业的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警察人性化执法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是执法思想革命的本质要求,是执法工作的优化和执法质量的提高,是科学发展现在执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追逃、擒拿格斗、射击等警务技能都是公安民警在跑动、身体对抗中所运用的必备技能,它关系到民警执法效果、自身安危和公共安全。但身体训练是更好掌握、运用警务技能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运动训练学》为视角,结合"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对警察院校学生身体训练进行探析,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森林公安在职民警培训是提高森林公安队伍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要遵循“政治建警”、“科技强警”的原则和要求,以提高森林公安在职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为中心,积极探讨培训的有效措施,提高培训质量。其措施为:一、针对森林公安机关承担的任务和森林公安队伍建设的现状,调整和充实培训内容;二、采取灵活的、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增强培训效果。三、强化培训管理,促进培训基地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谢波 《天中学刊》2014,(4):39-41
警察涉黑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是经济社会转型期警察权力异化的集中体现,其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警察涉黑犯罪防控机制是政治法律中的一种运行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确保警察和警察系统不受涉黑因子的影响而使其权力的使用向良性化发展。警察涉黑犯罪,既有外部体制的原因,也有警察个体内部的原因。构建警察涉黑犯罪防控机制,要坚持强调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理念,在具体措施上应健全监督、制约警察的内部防控机制;建立公民参与公安执法和投诉警察的外部监督机制;强化警察招录、考核和教育培训机制;完善惩处警察涉黑犯罪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5.
修订后的《刑法》的颂布实施为新时期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同时为适应新时势下与刑事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修改后的《刑法》以法律的形式对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维护人民警察的声誉、形象都作出了特别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搞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提高公安民警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公安机关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总结和分析当前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情况,有利于提升公安教育训练的效果,解决训练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安教育培训是一项着眼于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是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面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应首先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尽快明确各警种、岗位、层级民警的培训目标;改革民警培训的培训模式,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民警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投身培训教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基层公安机关的警力严重不足,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激化。随着同步录音录像的大面积实施以及智能化办案场所的逐步建设,基层公安机关迫切希望能在同步录音录像下实行单警讯问的方式。现阶段,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单警讯问的试点工作,此时应当综合分析单警讯问制度建立的可行性和阻碍性,即同步录音录像的大面积实施、智能化办案场所的建设与发展、公安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为单警讯问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是实行单警讯问制度对讯问警察和技术设备的要求更高,如果不严格按照讯问流程操作,极有可能会损害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因而要为单警讯问制度的实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流程,即明确讯问主体、讯问场所、讯问程序和监督方式等内容,从而在确保执法公正的同时为基层办案机关节省更多的司法资源。  相似文献   

19.
防卫控制技能训练是警察为了能够更好地打击和控制犯罪,减少或避免警察在执法战斗中的伤亡而进行的体能、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探索一套适合警察实际情况和切合警察工作需要的简单易行又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警察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increasing acceptance of LGBTQ individuals in America, homophobia and homophobic attitudes among police officers are still a concern. Both LGBTQ individuals and LGBTQ officers report harassment and discrimination at the hands of police officers.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se homophobic attitudes are evident among students preparing for criminal justice careers.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ose who plan on law enforcement career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homophobic. The current study sought to explore criminal justic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LGBTQ individual and LGBTQ police officers. Pursuant to a survey of criminal justice majors at a large public university,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les pursuing a law enforcement track expressed the most homophobia and homophobic attitudes. Further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gender, not the law enforcement track, predicts homophobia and homophobic attitu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